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37009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四 模拟锁相环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用锁相环构成的调频波解调原理。2、学习用集成锁相环构成的锁相解调电路。二、实验内容1、掌握锁相环锁相原理。2、掌握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三、实验仪器1、1 号模块1块2、6 号模块1块3、5 号模块1块4、双踪示波器1台四、锁相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1、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锁相环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4-1所示,它由相位比较器PD、低通滤波器LF、压控振荡 器VCO三个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输入信号为Vi(t),输出信号为V0(t),反馈至输入端。下 面逐一说明基本部件的作用。鉴相器PDVD(t)环路滤波器LF3压控振荡器VCOV0(t)-J1图 14-1 锁相

2、环组成框图一、压控振荡器(VCO)VCO是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参数通常是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为加在VCO上 的电压,故称为压控振荡器,也就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器,实际上还有一种电流频率变 换器,但习惯上仍称为压控振荡器。二、鉴相器(PD)pd是一个相位比较装置,用来检测输出信号v0(t)与输入信号V)之间的相位差e e(t), 并把ee(t)转化为电压vd(t)输出,vd(t)称为误差电压,通常vd(t)作为一直流分量或一低频交 流量。三、环路滤波器(LF)LF作为一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滤除因PD的非线性而在Vd(t)中产生的无用的组合 频率分量及干扰,产生一个只反映e e(t)大小的控

3、制信号Ve(t)。ee按照反馈控制原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vco的频率发生变化使得与输入频率不相等, 这必将使v0(t)与V”)的相位差ee(t)发生变化,该相位差经过pd转换成误差电压vd(t),此 误差电压经LF滤波后得到vc(t),由vc(t)去改变VCO的振荡频率使趋近于输入信号的频 cc 率,最后达到相等。环路达到最后的这种状态就称为锁定状态,当然由于控制信号正比于相 位差,即V (t) x 0 (t)de因此在锁定状态,ee(t)不可能为零,换言之在锁定状态v0(t)与V”)仍存在相位差。2、锁相环锁相原理锁相环是一种以消除频率误差为目的的反馈控制电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误差电

4、 压去消除频率误差,所以当电路达到平衡状态后,虽然有剩余相位误差存在,但频率误差可 以降低到零,从而实现无频差的频率跟踪和相位跟踪。当调频信号没有频偏时,若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与外来载波信号频率有差异时,通过相位 比较器输出一个误差电压。这个误差电压的频率较低,经过低通滤波器滤去所含的高频成份, 再去控制压控振荡器,使振荡频率趋近于外来载波信号频率,于是误差越来越小,直至压控 振荡频率和外来信号一样,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被锁定在与外来信号相同的频率上,环路处于 锁定状态。当调频信号有频偏时,和原来稳定在载波中心频率上的压控振荡器相位比较的结果,相 位比较器输出一个误差电压,如图142 ,以使压控振荡器

5、向外来信号的频率靠近。由于压控 振荡器始终想要和外来信号的频率锁定,为达到锁定的条件,相位比较器和低通滤波器向压 控振荡器输出的误差电压必须随外来信号的载波频率偏移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这个误差 控制信号就是一个随调制信号频率而变化的解调信号,即实现了鉴频。图 14-2 锁相环 (PLL)3、同步带与捕捉带同步带是指从PLL锁定开始,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f (向高或向低两个方向变化),直 到PLL失锁(由锁定到失锁),这段频率范围称为同步带。捕捉带是指锁相环处于一定的固有振荡频率易,并当输入信号频率f偏离上限值fV i Vi max或下限值f 时,环路还能进入锁定,则称f - f =纣 为捕捉带

6、。i mini maxi minv测量的方法是从 J4 输入一个频率接近于 VCO 自由振荡频率的高频调频信号,先增大 载波频率直至环路刚刚失锁,记此时的输入频率为塔-再减小fi,直到环路刚刚锁定为止, 记此时的输入频率为fH2,继续减小fi,直到环路再一次刚刚失锁为止,记此时的频率为fL1 , 再一次增大fi,直到环路再一次刚刚锁定为止,记此时频率为fL2由以上测试可计算得:同步带为:fHi-fLi 捕捉带为: fH2fL2五、集成锁相环 NE564 的介绍下图为NE564内部组成框图。其中限幅器由差分电路组成,可抑制FM信号的寄生 调幅;鉴相器(PD)的内部含有限幅放大器,以提高对AM信号

7、的抗干扰能力:4、5脚外接 电容组成环路滤波器,用来滤除比较器输出的直流误差电压中的纹波; 2 脚用来改变环路的 增益;3脚为VCO的反馈输入端;VCO是改进型的射极耦合多谐振荡器,有两个电压输出 端, 9脚输出TTL电平,11脚输出ECL电平。VCO内部接有固定电阻,只需外接一个定时电容就可产生振荡;施密特触发器的回差电压可通过 15 脚外接直流电压进行调整, 以消除 16脚输出信号的相位抖动。AMI聽魏密特未 fl VCOOJ偏置2后椅波处理电路VCO沁和汀;FSK:输出FM解调楡出! 14占讣: 縫发电平制罄“空:4司丁* V V V V * rVW “ 定时电容+Ec 坏路昨込利可rT

8、-o 2増掘控制图 14-3 NE564 内部组成框图在本实验中,所使用的锁相环为高频模拟锁相环NE564,其最高工作频率可达到50MHz, 采用+5V单电源供电,特别适用于高速数字通信中FM调频信号及FSK移频键控信号的调 制、解调,无需外接复杂的滤波器o NE564采用双极性工艺,其内部组成框图如图14-3所示,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 14-4 所示。图 14-4 NE564 内部电路原理图1 )限幅放大器舛为限幅放大器,它主要由原理图中的QQ5及Q7、Q8组成PNP、NPN互补的共集一 共射组合差分放大器,由于Q2、Q3负载并联有肖特基二极管D、D2,故其双端输出电压被 限幅在2VD=0.

9、30.4V左右。因此可有效抑制FM调频信号输入时干扰所产生的寄生调幅。 Q7、Q8为射极输出差放,以作缓冲,其输出信号送鉴相器。(2)相位比较器(鉴相器)PD内部含有限幅放大器,以提高对AM调幅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外接电容C3、C8与内 部两个对应电阻(阻值R=1.3k)分别组成一阶RC低通滤波器用来滤除比较器输出的直流误差 电压中的纹波,其截止角频率为二吕。滤波器的性能对环路入锁时间的快慢有一定影c RC3响,可根据要求改变C3、C8的值。在本实验电路中,改变W1可改变引脚2的输入电流, 从而实现环路增益控制。(3)压控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是一改进型的射极定时多谐振荡器。主电路由Q21、Q2

10、2与Q23、Q24组成。 其中Q22, Q23两射极通过12、13脚外接定时电容C,Q21、Q24两射极分别经过电阻R22、 r23接电源q27、q25。q26也作为电流源。q17、q18为控制信号输入缓冲极。接通电源,q21, q22与q23、q24双双轮流导通与截止,电容周期性充电与放电,于是q22、q23集电极输出极 性相反的方形脉冲。根据特定设计,固有振荡频率f与定时电容C的关系可表示为振荡频率f与C的关系曲线如图14-5所示。HsVCO有两个电压输出端,其中,VCO01输出TTL|日电平;VCO02输出ECL电平。输出放大器A2与直流恢复电路A3是专为 解调 FM 信号与 FSK 信

11、号而设计的。输出放大 器 A2 由 Q37、Q38、Q39 组成,显然这是一恒流源 差分放大电路,来自鉴相器的误差电压由 4、5 脚输入,经缓冲后,双端送入A2放大。直流恢二u-lDFnf一:JqcHrc:复电路由Q42、Q43、Q44等组成,电流源q40作Q43的有源负载。若环路的输入为FSK信号,即频率在f与FREQUEHCY kHz图14-5 f与C的关系f,之间周期性跳变的信号,则鉴相器的输出电压被A2放大后分两路,一路直接送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送直流恢复电路A的Q42基极,由于Q43集电极通过14脚外接一滤波 电容,放直流恢复电路的输出电压就是一个平均彳一直流。这个直流电压VF

12、再送施密 特触发器另一输入端就作为基极电压。若环路的输入为FM信号,A3用作线性解调FM信号时的后置鉴相滤波器,那么在锁 定状态,14脚的电压就是FM解调信号。施密特触发器是专为解调FSK信号而设计的,其作用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TTL数字 信号。直流恢复输出的直流基准电压Vf (经r26到q49基极)与被a2放大了的误差电压 Vdm分别送入Q49和Q50的基极,Vdm与VREF进行比较,当Vdm VREF时,则Q50导通,Q49 截止,从而迫使Q54截止,Q55导通,于是16脚输出低电平。当VdmV Vref时,Q49导通, Q50截止,从而迫使Q54导通Q55截止,16脚输出高电平。通过15

13、脚改变Q52的电流大小, 可改变触发器上下翻转电平,上限电平与下限电平之差也称为滞后电压vh。调节vh可消除 因载波泄漏而造成的误触发而出现的FSK解调输出,特别是在数据传输速率比较高的场合, 并且此时14脚滤波电容不能太大。ST的回差电压可通过10脚外接直流电压进行调整,以消除输出信号TTL0的相位抖动。六、实验步骤1、锁相环自由振荡频率的测量将5号板开关S1依次设为1000”, “0100”, “0010”, “0001”(即选择不同的定时电容),从 TP6 处观察自由振荡波形,并填写表14-1。波形频率(MHz)幅度(Vp-p)S1=1000C=20p19.7593630.66VS1=0

14、100C=47p9.7587061.40 VS1=0010C=110p4.4862272.40VS1=0001C=1100p1.1530384.80V表 14-12、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1)将S2设为0010 (即VCO的自由振荡频率为4.5MHz),并完成下表所示的连线。源端口目的端口连线说明1号模块:输出信号 f=4.5MHz,Vp-p=500mV5号模块:P7为PD送入参考信号5号模块:P55号模块:P8将VCO输出送入PD5号模块:P46号模块:P3测量VCO输出信号的频率2)用双踪示波器对比观测5号模块信号输入端TP8和VCO输出信号TP6的波形,观 察频率的锁定情况,完成表14-2

15、。先按下1号模块上“频率调节”旋钮,选择“X10” 档,然后慢慢增大载波频率直至环路刚刚失锁,记此时的输入频率为命1,再减小fi , 直到环路刚刚锁定为止,记此时的输入频率为培2,继续减小fi,直到环路再一次刚刚失 锁为止,记此时的频率为fL再一次增大fi,直到环路再一次刚刚锁定为止,记此时频 率为 fL2由以上测试可计算得同步带为:fH1- fL1捕捉带为:fH2- fL2频率同步带捕捉带ffffSl=00011.1523351.1572241.1658261.175942Sl=00104.6380724.6410894.7158814.723087Sl=01009.98916210.005916210.18916410.199016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