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35876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214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方案建议书案例(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册1“智能化信息化项目” 方案建议书2009年8月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录方案完整性说明51.概述61.1项目背景61.2项目范围61.3项目意义71.3.1短期效益71.3.2长期效益71.4项目目标82.项目建设方针和原则82.1系统构建原则82.1.1统一的原则92.1.2统一的表述形式92.1.3统一实现方法102.2与外部系统的关联和接口133.需求分析133.1概述133.2现状分析143.3业务功能需求143.3.1信息交换平台143.3.2安检和播音管理153.3.3备用售票管理163.3.4旅客信息发布管理173.3.5行包管理183.3.6营运管理193.3.7车流管理信

2、息同步203.3.8结算管理203.3.9检票管理213.3.10办公自动化系统223.3.11GPS/GIS定位(建议性补充)244.项目重点与难点分析244.1多系统的有效集成244.2系统对于多客运站的可扩展性254.3系统安全策略265.业务架构275.1概述275.2架构设计295.3业务分类295.3.1业务关联306.技术架构316.1概述316.2系统特性分析326.3设计原则336.4技术路线356.5架构设计386.5.1逻辑架构386.5.2技术体系架构406.6支撑平台416.6.1安全管理平台416.6.2运维管理平台456.6.3存储与数据备份系统466.6.4技术

3、支持平台466.7应用平台476.7.1集成应用开发与运行管理平台476.7.2安全及用户身份管理506.7.3报表生成器526.7.4门户系统536.7.5GPS/GIS平台556.7.6统一报表平台566.7.7系统测试平台627.应用架构627.1概述627.2设计原则627.3架构设计637.4应用系统设计657.5应用实现687.5.1信息交换平台687.5.2统一门户平台727.5.3营运管理系统797.5.4旅客信息发布系统897.5.5安检及播音系统957.5.6行包管理系统997.5.7备用售票管理系统1107.5.8检票系统1237.5.9结算管理1277.5.10车流管理

4、系统1417.5.11库存系统1437.5.12办公自动化系统1547.5.1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647.5.14安全管理1677.5.15操作审计1767.5.16GIS/GPS定位1777.5.17统计与决策分析1838.硬件及网络设备架构1848.1概述1848.2设计原则1848.3架构设计1858.3.1系统架构描述1858.3.2数据库服务器设计1868.3.3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设计1898.3.4核心存储设计1968.3.5中间件软件设计1988.3.6数据库软件设计2048.3.7维护管理工作站设计2068.3.8多功能一体化打印机设计2088.3.9售票设备规划2118

5、.3.10检票系统设计2148.3.11行包设备设计2198.3.12主机和存储可选方案220方案完整性说明本方案建议书从对项目背景、项目现状、需求理解及分析入手,对*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的整体业务、数据、技术和硬件及软件应用架构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总体设计。并对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涉及一些专项方案和工作做了具体阐述。本项目技术方案建议书共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主要描述了本项目在整个世博会大前提下的背景,以及该项目对于整个世博会而言,并且对于将来区域旅游方面能够带来的积极意义,并给出了本项目的具体项目目标。第二章项目建设方针和指导原则,主要描述项目建设和规划方面的主要思路、方法,以及顶层设计

6、原则的制定。第三章需求分析,根据招标文件中的业务情况,对客户目前的实际业务进行了完整系统的分析和整理。第四章项目重点与难点分析,将在项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重点和难点单独提出进行分析。第五章业务架构,从业务架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组织部署、业务分类和核心流程。第六章技术架构,根据业务需求特点,作出系统特性分析。根据设计原则作出技术线路和技术架构,同时将支持本技术架构的相关支撑平台和应用平台进行介绍。第七章应用设计,从技术和业务的结合入手,描述应用设计原则和应用系统设计,并分解描述各个核心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和业务功能。第八章 硬件设备及架构,对系统的整体硬件设备、网络架构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描述

7、。注:本文中提及的本项目即指*智能化信息化系统项目,本文中提及的本系统即指*智能化信息化系统。1. 概述1.1 项目背景2007年,浦东新区旅游业直接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在2010年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更将带动大量的外地乃至国外游客进入上海,并辐射及利用上海周边的旅游资源。为了配合上海世博会的规划和实施,以及进一步对上海的旅游、长途客运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以此带动上海旅游和交通行业的整体发展,上海交运巴士集团将在世博场馆附近建立首家集旅游、长途客运、商务办公、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基地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 为满足上海世博会的需要,整个工程将按照先新建、后改建的顺序施工,预计在2010年

8、3月前完工。建成后的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将是浦东地区最大的长途客运站,坐落在浦东地区的黄金地段,距离世博会国家馆500米。上海交运巴士集团将充分发挥客站、车辆、线路等资源,延长产业链,吸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企业进入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发挥旅游集散功能,为走出上海、拓展长江三角洲业务起到积极作用。*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就是为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服务的一套整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本系统将覆盖集散中心的营运管理、票务管理、行包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结算管理、车辆管理、库存管理、信息发布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应用领域;同时本系统将通过构建一套信息交换平台以及门户网站来对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

9、之间的流程处理、信息交换发布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整合,以达到各个子系统之间业务层面的松耦合性,和数据层面的集中性,从而满足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准确性、 安全性、 及时性,以及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系统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于2010年1月10日前完成主要生产系统(客运生产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并投入试运行;第二阶段:于2010年5月份完成其它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并投入试运行,按照局、行业等要求完成售票、检票及行包软件的试运行工作。第三阶段:于2010年8月完成整个系统终验,并进入设备3年、软件5年的质保期。硬件及软件设备终生保修

10、。1.2 项目范围*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包含信息交换平台、旅客信息化发布系统、安检和播音系统、营运管理系统、行包管理系统、检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车流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备用售票系统等十一个管理系统和平台,并且将排除去上述十一个系统的弱电设备及相关部分,主要负责上述十一个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与实施。其中车流管理系统属于弱电系统范围,本系统仅负责与车流管理系统的相关接口。备用售票管理系统是在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售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功能,作为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售票系统的备份系统,将在第二阶段开发。1.3 项目意义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上海首家集旅游、长途客运、商务办公、会务为

11、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基地,在整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上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是上海旅游和交通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项目作为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自然在整个行业中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本项目是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能够得以正常、稳定运作的重要支撑,是其中的关键核心。1.3.1 短期效益本项目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门户网站的建立,将项目中设计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和规划。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各个子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将相应的数据分享给各个子系统使用,这种规划方式将从整体上起到所有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减少了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冗余及无效数据,降低了各个子系统之

12、间的耦合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信息孤岛的产生,加强了企业对IT信息化投资的保护。1.3.2 长期效益1.3.2.1 提高对应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由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松耦合性,所以在整个系统体系内部可以灵活的添加新的子系统以便适应新增加业务的处理。而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和门户网站,增加了应用层面和数据层面的透明性,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得到降低,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对应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1.3.2.2 提高整个企业的决策能力由于所有子系统的数据和信息都统一由信息交换平台进行存储、管理和分发,这样的环境就允许企业能够对企业运营期间产生的各个方面和角度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不同方面和角度的数

13、据在统一的环境下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必然能够对企业运营的整体情况给予更清晰、准确的支撑,为高层领导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必将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决策能力,使企业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看破玄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飞速发展。1.4 项目目标建立上海浦东世博旅游集散中心长途客运站智能化系统应用平台。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接轨。通过客运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客运、货运、旅游集散、信息发布、综合监控等功能。本工程分两阶段实施:l 第一阶段:于2010年1月10日完成系统设备、信息发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除第二阶段完成的软件外)、其它设备以及售票、检票、行包系统的设备及与原软件系统的衔接。l 第二阶

14、段:于2010年5月底完成新的售票、检票、行包软件的设计及调试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开发、测试和试运行。其中备用售票系统是在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售票系统使用后,在其使用效果基础上增加部分功能,作为该售票系统的备份系统,并实现市内多站点联网售票业务。人事资源管理功能在原使用的巴士集团的人力资源系统基础上,增加部分功能模块,包含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l 第三阶段:于2010年8月完成整个系统终验,并进入3年的质保期。2. 项目建设方针和原则2.1 系统构建原则面对一个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仅仅实现方案和问题在整体上的映射并不充分,在问题和方案的局部之间,甚至是重要细节之间同样应该保持明确和稳定的映射关联。这种映射关联的稳定性随着时间和规模的变化不应该发散。因此,保证企业本身的状况与规划方案之间映射关联的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分析和设计活动必须基于统一的原则、统一的表述形式。在本项目的系统建设中,东软推荐使用面向对象的原则、统一建模语言(UML)作为实施系统的指导方法。同时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l 统一性:平台建设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思想,确定统一的网络总体架构、统一的业务平台、统一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交通营运信息平台与其它平台的顺利对接。l 可靠性: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