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35671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稿2010年12月5日中国共产党大洼县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大洼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赶超目标、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大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具有特别重大意义。一、把握开展机遇,理清开展思路,开创大洼加速开展新局面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取得重大成就。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县始终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开发开放和盘锦资源型城市转型等重大机遇,咬定“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围绕”,突出“三大

2、任务”,狠抓“四项重点工作”,加快提升“三化一业”开展水平,全县经济社会开展呈现出增长加快、构造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县域经济持续开展。2009年,我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44个县市第12位,提前实现“争十进百”奋斗目标,全面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县域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开展任务,为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夯实根底、供应保障。工业经济强势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遵照“土地集约、工程集聚、产业集群”的开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逐步形成了以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为核心、以305国道和盘营公路为轴线、以各镇工程集聚区为补充

3、的临海临路临市经济带的“一核一轴三带多园”产业开展格局和海洋工程、石油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农产品及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安康开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几年来的开展,全县初步形成了水稻生产优质化、机械化,水产养殖设施化、精品化,棚菜生产标准化、基地化,畜禽养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开展格局。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现代效劳业开展快速。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旅游业作为牵动现代效劳业开展的支柱产业,围绕打造“中国湿地休闲旅游名县”的目标,完善了“一带三区十景一城”的旅游总体规划,形成了红海滩湿地生看法假、辽河大辽河消遣休闲、蛤蜊岗金滩踏浪、生态农业观光、历史文化览胜

4、、地热温泉体验、到辽滨看海等旅游品牌。根底设施建立扎实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4亿元,强化了县城根底设施建立,实现了县城集中供热、统一供水、污水集中处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立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事业协调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和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确保了广袤人民群众成家立业。全县各类保险根本实现了全覆盖,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经过“十一五”的开展,大洼实现“争先升位”和“富民强县”的根底已经奠定,政策机遇已经拥有,开展框架已经初步搭建,体制机制已经初步理顺。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新形势。将来五

5、年,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开展周期,我县也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主要体此时此刻以下三个方面: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大洼加速开展供应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向海开展、全面转型,建立滨海新盘锦”的开展战略以及辽河特大桥建成通车、盘锦港开港通航等一批重大根底设施工程相继竣工投用,为我县在加速吸引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聚集方面缔造了更为明显的新优势。更为强势的内生动力为大洼加速开展供应了有力的支撑。全县经济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速度,根底设施更加完善,园区经济异军突起,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主导产业日益凸现,连续多年累积的开展根底,为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开展积蓄了强大势能。更为明

6、晰的开展思路为大洼加速开展指明白奋进的方向。确立了咬定“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围绕”,突出“三大任务”,狠抓“四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思路。同时,严密结合县情实际,踊跃应对全市区划调整,审时度势,着眼将来,确立了“三化一业”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开展的主抓手,谋划了以“两城两区五园”为载体的空间开展构架。三“十二五”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统领开展全局,以“争先升位、富民强县”为目标凝合开展干劲,以向海开展为引领牵动全域转型,以“两城两区五园”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以“三化一业”为抓手支撑经济增长,以招商引资工程建立为核心打造产业集群,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增加开展活力,更加留意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更加留

7、意统筹城乡协调开展,更加留意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加留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爱惜,更加留意和谐社会建立,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把我县建立成为全市向海开展的桥头堡、转型开展的隆起带、创新开展的示范区。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省五强、全国五十强;剔除辽滨沿海经济区增长因素,位居全省十强、全国百强。-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全县生产总值到达2200亿元,年均增长51%其中县域板块1200亿元,年均增长42.4%;辽滨板块1000亿元,年均增长6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到达153亿元,年均增长60.2%其

8、中县域板块53亿元,年均增长50.1%;辽滨板块100亿元,年均增长7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到达8000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其中县域板块30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辽滨板块5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达120亿元,年均增长28%。- 经济构造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造更趋合理,到2015年,三次产业构造比由2010年的16.8:60.7:22.5调整为8:58:34;民营经济主导地位更加凸显,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新兴产业比重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 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开展同步增长和

9、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40000元,年均增长20.8%,农夫人均纯收入到达30000元,年均增长21.6%;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1.5%以内;推动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各类保险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均绿地面积到达8.5平方米。- 社会开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开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县常住人口到达50万人,城镇化水平到达65%以上;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加,科技进步奉献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效劳体系不断完善,教化事业均衡开展;公共卫生效劳体系进一步健全,主要安康指标到达全省先进水平。二、加快优化空间区域布局,推动向海全面转型开展 围绕全市实施“向海开展、全面

10、转型,建立滨海新盘锦”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空间区域开展新格局,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用城镇化拓绽开展空间、集聚开展要素,用园区化培植产业集群、搭建就业平台。五加快推动临港经济区建立。充分利用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及东北雄厚的产业根底,依托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和盘锦新港等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全县新的经济增长极。着力做好规划实施、土地调整、资金筹措、人才引进及机制创新等工作,扎实推动起步区动迁和根底设施建立,大力开展专用汽车及汽车配件、重型装备、轻工机械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及临港物流等现代效劳业。到2015年,临港经济区工业总产值到达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成为我县经济开展

11、的“航空母舰”,成为创新开展的示范区、向海开展的先导区。六加快推动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建立。依托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和天下奇观红海滩,融合辽河、大辽河、大凌河三个入海口旅游资源,调整度假区规划布局,整体谋划旅游工程开发。重点规划建立温泉度假基地区、生态花园城区和低密度利用区三大区域,建立以生态环境体验为核心,集旅游、休闲、度假、运动、疗养、商务、居住等于一体的红海滩湿地温泉小镇,努力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闻名遐迩的国际湿地休闲之都。到“十二五”期末,完成1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立。七加快推动北部综合商贸效劳区建立。以打造辐射全县乃至市区的商贸效劳圈为目标,充分发挥毗邻市区的区位优势,以田家镇为核心

12、,以大洼镇、唐家镇为补充,以向海大道和305国道为“黄金走廊”,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昆仑大酒店等现有商贸效劳企业的效劳体系建立,扎实推动汇美建材中心、昆仑商厦、尽然之家等重点工程建立,大力发呈现代商贸、高端商务、现代物流及文化旅游等现代效劳业,踊跃构建布局合理、业态多样、拉动消费的现代效劳业开展新格局。八加快推动特色“五园”建立。遵照“统一布局、资源共享、联动开发”的原那么,统筹园区功能,提高承载实力,构建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的产业开展新格局。加快双新新立、新开石油管材机械加工产业园、东风生物工程产业园、西安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清水鸭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新兴石油配套产业园等特色园区

13、建立,以扩大增量引领产业升级、构造优化,使其成为具有较高投资强度和科技含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到2015年,特色“五园”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九加快推动大洼职业教化城建立。树立“城校互动”的开展理念,把职教城作为大洼县城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带动商贸、建筑、交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开展,成为我县乃至全市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接受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聚集效应和社会功能,建立成为生态环境漂亮、根底设施完善、办学特色显明、以产学研为主、辅以少量高级住宅的多功能现代新型城区。加快推动规划设计、土地划拨及资金筹措工作,着力打造省内乃至北方数一数二的职

14、业教化院校,为经济社会开展供应人才和科技支撑。到2015年,入驻各类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50所,在校学生总数到达5万人以上。三、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开展水平坚持以增量带动构造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工程建立为核心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立新型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开展水平。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到达4000亿元,年均增长43.6%。加快建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改造提升盘锦石油化工总厂、辽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洼石油化工总厂等传统石化炼制企业,大力开展精细化工产业,提高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打造集石油化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石化产

15、业集群产值到达300亿元。加快建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充分利用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及东北雄厚的产业根底,以临港经济区为依托,加快推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工程建立,踊跃引进国际知名装备制造企业,重点开展汽车及汽车配件、节能电器、石扮装备、医疗器械等系列产品,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加快建立机械加工产业基地。立足盘锦晨宇工程区、双新新立、新开石油管材机械加工产业园和新兴石油配套产业园的根底优势,着眼为油田效劳,重点开展石油管材、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及各种机械零部件,打造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机械加工业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加快建

16、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坚持把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鼓舞产业创新开展。以高翔深海管道、天琪医疗器械及辽宁世宝恒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推动以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立。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亿元。十一大力发呈现代农业,建立优势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以建立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夫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加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为主线,加快推动优势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立。到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到达90亿元,年均增长14.1%,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促进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