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读后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35524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孔子》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读后感 ?孔子读后感1孔子,是我国驰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好学的故事流传至今。孔子30岁时,他已经有了三千多名的学生了。可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孔子曰:“圣那么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如果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哪!孔子的着作?春秋、?论语。其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孔子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学那么是当今社会的济世良药,特别是儒学在抗拒西方个人主义,强调社会意识,勤劳,容忍,节俭等方面可以作为现

2、代一种新途经受到肯定。孔子的好学值得我们学习,他说过:“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能和孔子一样刻苦学习,也能成为一位值得他人尊重的学者。孔子的好学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品行更值得我们学习。他待人有礼,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学识,让别人来崇拜自己。?孔子读后感2时间过得真够快的,转眼间三月份已过了一多半了,古人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前者我感受过了,但琴艺书法我是半丝不会的,所以我用读书充实这段时光。在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孔子这部书。虽然只是粗度,但这已让我受益不少,相信古人所说的开卷有益就是这个原因吧。下面我简略介绍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大概可分为儒释道三家,而佛教的

3、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才是真正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中国古代人民自己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而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孔子这部书主要是阐述儒家思想的着作。?孔子一书讲到了仁的概念,孝的含义,礼的作用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现实。而我所说的仅仅是孔子对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不同事情与不同心态的划分。当然?孔子一书博大精深,区区千字必是言之不尽,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一局部述说。由于本次阅读略显仓促,且文言文字言简意深,我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孔子一书,不过经过屡次阅读,我相信我会更好的理解它的。孔子读后感3孔子出生在春秋战国

4、中晚期的鲁国。孔子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之所以能蜚声海内外,完全得益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的母亲带年幼的孔子来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靠亲友的接济和给别人做零活度日。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有影响,对国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孔子很早就出去干活,赚钱养家。孔子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他不但钻研历代经典,在历史经验借鉴得失,他还把历史的名人作为学习的对象,学习他们的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教训。他崇拜周公。子产。管仲等人,并把他们当做学习的典范,学习他们治国的道理和做人的方式。孔子最初开始收徒讲学,大略是在27岁。那时他的学生还不多而且都是些

5、希望出人头地的平民子弟和士族子弟。他们看到有些统治者都向他询问不懂的东西,所以对他很尊重。接着就投到了他的门下学习。孔子教学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度,向所有喜欢学习的人传授知识。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没有其他的要求,但凡喜欢学习的成年人不管老幼。贫贱。国籍等条件,都可以投到他的门下学习,这就是有名的“有教无类。孔子还曾经做过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那就是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途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孔子和他的弟子都没有屈服。当然途中也有很屡次当上了大官,但最终孔子还是继续周游列国。学习无止境,人不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吗?就像孔子一样,学习才是自己的,名利都是浮云。?孔子读后感4读?孔子之后,对孔子加深了了解,

6、使我回忆,让我思考。历代封建统治者,“总是重新塑造孔子,使之成为维护礼治秩序的精神支柱。“用种种粉给他来化装。还有后辈的腐儒,在孔子的天空散布了暗云,这不能归罪于孔子,要打击的是这些对象,不应打击孔子本身。当然,圣人也不免有时代与阶级的限制,不能要求?论语每一句话,都完全正确。过去有一种阶级分析,把孔子归属于奴隶主。爱人是爱奴隶主阶级,因此孔子便一无是处。这实在是一种教训,学术可以反正探索,但是不能不尊重科学。另外是关于对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谁都明白要保持批判的眼光,不取国粹主义,也不取欧化主义现代化不等于欧化。所谓黄土色的土文化,不一定落后,蔚蓝色的海文化,不一定先进。要科学地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孔学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它的潜力和活力。事实证明,它不是可以轻易打倒的。而需要重视它。我们不能摒弃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不能死守排除现代化的传统文化。要建设和开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继承改造传统文化,在这根底与立场上,吸收、消化外国的优秀文化有机地融洽为一体,借以发扬中国特色的文化主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