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心理调适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35416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心理调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领导心理调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领导心理调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领导心理调适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领导心理调适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心理调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心理调适(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心理调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的发展,面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急剧变革和社会信息的空前丰富,人们的心理负担也在日益加重。人们所要处理的心理问题不再是以前那些简单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压力的处理,而要处理更加复杂的心理问题。例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要学会处理竞争带来的挫折和压力,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要学会协调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处于烦躁、愤怒、忧郁、压抑的状态之中,我们把这种状态又称为“第三状态”。而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的领导者又属于“第三状态”的多发人群。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心理力量的作用在日益增长。现代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2、他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现代领导者提高素质和实施领导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的程度和水平,既是领导者的共同心愿,也是领导者履行职责和提高领导效能的需要和保障。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领导者正常工作的保证,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生活像一条路,总有一些坑坑洼洼;生活像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像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酸甜苦辣”总是难免的。比如荣获升迁嘉奖,喜出望外,心情非常激动;某项工作没处理好,受到领导批评,心情又非常沮丧;某件事情产生误会,影响了同志间的关系,心情非常烦躁;还有个人成长不顺利,工作中压力过

3、大、阻力重重等。要勇敢地跨过这些坑坑洼洼,就需要努力做好必要的心理调适,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适不好,就会趴在坑里站不起来,缠在麻里走不出来,醉在酒里清醒不了,甚至铸成大错、留下遗憾。这些都是我们所不希望的。因此,在了解心理失衡的危害、原因的基础上,运用领导心理调适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做到“不为功利所动心,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心理状态,就一定能够成为生活和事业中的强者。一、从“杯弓蛇影”谈起心理失衡对健康的危害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杯弓蛇影”的故事吧。说的是晋朝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

4、杯里,有一个客人误以为杯里有条毒蛇。回去以后,疑心自己中了蛇毒,就生了一场大病。后来,他得知是挂在墙上的弓映照出的影子,才解除了疑虑,病也就自然好了。这故事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却很多。医学文献中记载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年轻女人从嘴里偶然吐出一条蛔虫,此后,她常常感到恶心,天长日久,竟患了顽固性呕吐症。多方医治,均无疗效。她总认为呕吐是由肚子里的蛔虫引起的。后来,医生给她做了腹部手术,告诉她虫子全部取出了。这样,她的病戏剧性地痊愈了。但是这时,不幸的是,她又听说,做手术时,根本没有取出任何东西。于是,呕吐又连连发作,并且越来越严重。最后,她竟然拒食任何东西,一心想要饿死

5、蛔虫。结果,自己竟然在饥饿中死去。这两个故事,都是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失衡而导致疾病的典型例子。所谓心理失衡,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人体,引起心身紧张状态,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的结果。这种心理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表现为警觉、敏感、注意力集中、情绪适当唤起,它能够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应付和调整能力,发挥机体的潜能。例如做报告前,心跳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使机体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这有助于集中精力。但是,如果这种失衡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了机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妨碍人的感知和判断,干扰思维能力,造成认知能力障碍;或者不能有效控制情绪和情感,造成情绪、情感障碍。这些都严重妨碍

6、了机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甚至导致各种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危及人的身体健康。前面讲的“杯弓蛇影”等两则故事,就是由心理失衡导致了认知功能障碍,从而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并在错觉支配下发生了冲动或紊乱并引起疾病的例子。其它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风摇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的错觉,都是由心理失衡导致的认知能力的降低所引起的。关于心理失衡带来的情绪、情感障碍能导致疾病的认识,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中就有所阐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意思是说,大怒则气血上冲,以致引起昏厥;过度的嬉笑,能使心血缓散,精神不集中;过度的悲哀,能使人意志消沉,耗伤肺气

7、;过度的恐怖,能使气下陷,引起大小便失禁;突然受惊,可使心神紊乱,惊慌失措;思虑过度,可导致气滞不畅,脾胃运化无力。通常所说的“思则气结”,正是出于这番道理。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芦花荡三气周瑜的故事,精忠岳传中“虎骑龙背,笑煞老牛皋,气死金兀术”的描述;说唐评书中“笑煞程咬金,哭死程铁牛”的故事,都可以视为这一阐述活生生的例证。可见,情绪能影响健康,早已为我们的祖先所注意。为了验证情绪的作用,古代一个学者还曾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模拟实验。他把一胎生下的两只羔羊安排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只羔羊近旁拴了一只狼,这只可怜的羔羊终日战战兢兢地跟这只威胁生命的狼生活在一起,本能地处于极度的惊恐

8、状态。结果,饮食不进,日渐消瘦,不久就死去了。而另一只被安排在没有威胁的环境下生活的羊羔,却一如既往,欢快地生活着。在这里,无疑是情绪起了关键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心理失衡招致的疾患和死亡,引起了科学家的警觉。从20世纪六、七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心理与健康的课题上来。他们在探索中惊奇地发现,在当今时代,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等疾患,无不与精神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医学家从40年代末开始,历时25年,对哈佛大学204名毕业男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9名豁达、宽厚、意志坚强的人,全部都事业有成、婚姻美满,只

9、有两人得了慢性病;而48名经常处于焦虑、忧郁状态的人,都是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并有18人得了重病,较多人死于50岁左右。1980年,希腊的每日新闻发表了篇研究报道,认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孩子患肠绞痛,通常“并不是由于吃了什么东西”,不符合卫生要求引起的,而是“因为有某种苦恼在折磨他们,即由情绪不佳引起的”。长寿学者胡夫兰德也曾说过,“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适合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事实也正是这样,从古今中外无数的实例、调查和临床实验中可以看到,由心理失衡引起的行为和刺激,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后果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消耗着人的精力、损害着人体健康。明白了心理失

10、衡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就应进一步了解心理失衡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措施,自觉调节心理状态,努力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心情经常处于轻松舒畅的状态。二、掌握“选择的自由”心理失衡的主观原因与调适原则如果我们向每一个人提出问题:“你愿意选择快乐,还是愿意选择烦恼?”大概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快乐。”但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深地陷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我希望快乐,但是痛苦和烦恼之事不请自到,我无法抵御。”的确,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每个人都会面对来自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但是,人是否真的

11、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面对外部刺激无法抵御、任其摆布而又无能为力呢?读一读维克托法兰柯的感人故事,可能有助于我们正确解答这一问题。法兰柯是犹太裔心理学家,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死亡营,遭遇极其悲惨。他的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唯一的亲人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受到严刑拷打,朝不保夕。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忽然之间顿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在客观环境上,法兰柯完全受制于人,毫无人身自由可言,但他的心理意识却是独立的,超脱于肉体束缚之外。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换言之,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他发现自己还有选择如何

12、反应的能力。他在脑海中设想各式各样的状况。譬如说,获释后与妹妹团聚时喜悦的心情,获释后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折磨所获得的宝贵体验,传授给千千万万的人。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越了纳粹的禁锢。这种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他协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意义,寻回自尊。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法兰柯运用难得的自我意识,发掘出人性最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来自于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除自我意识外,我们还拥有“想象力“,能超出现实的枷锁;有“良知”,能明辨是非善恶;更有“独立意志”,能够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每个人都具有这四种天赋,只是人们忘记

13、或是没有很好地利用它们。其它动物智慧再高,也不具有这些天赋。以电脑来作比喻,动物的程式是由本能与训练设定,而且已定型无法更动。人类却可自己创造程式,完全不受本能与训练所约束。因此,人的反应与外界刺激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而是刺激意识反应关系。在意识过程中,人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的作用,主动控制外界刺激对自我心理的影响程度。人对外界的物质、精神与社会刺激仍会有所反应,只是如何反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极易为自然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里,就没精打

14、采。而有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气的变化对他的情绪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本身的价值观才是关键。如果他认定工作品质第一,即使天气再坏,依然不改敬业精神。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就在于人们所选择的态度不同,小罗斯福总统夫人曾说,“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伤害你”。以圣雄甘地的话来说就是:“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令人受害最深的不是悲惨的遭遇,而是“默许”那些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人对外部的不良刺激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完全可以通过选择积极的态度而减轻外界不良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从而避免烦恼或痛苦。积极的态度,正是人进行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所谓积极的态

15、度是一种思考的模式,它教导我们在面临压力的情况时,仍能寻求最好、最有利的结果。换言之,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身处最困危的情况中,仍可能为白己找到最佳的成绩。而事实也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看,你便极易达到你的目的。积极思考其实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不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突然被解雇,毫无理由可言,只能说是一种政策上的调整,公司不再需要他了。遗憾的是,半年以前,另一家公司想以优厚的条件聘请他。他当时告诉老板这件事,老板却极力地挽留他:“我们需要你,而且,留在这里对你绝对有好处。”可想而知,这位朋友的心情有多痛苦。他徘徊在不被需要、不安全及被拒绝的情绪中,他的心灵深受创伤,他感到沮丧

16、、愤世嫉俗。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找到好工作呢?有一天,他无意中翻看了我的讲稿,他开始怀疑象他这种状况,积极思考有用吗?虽然如此,他仍然发现,正是许多消极的情绪,是让他一蹶不振的原因。于是他开始试着改变思考的原则,摒弃消极思考,并开始积极思考。他开始询问这次解雇对自己究竟有何意义?就在他开始积极思考后不久,他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问他近况如何?“喔,我刚被解雇!”他老实回答说。“啊,你真坦白!”那位朋友有些惊讶地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告诉了朋友,最后说:“我想,只要有信心,即使一扇门关上了,也将有另一扇门为我打开。”过几天,朋友打电话告诉他,他们公司正好有一份悬缺良久的工作,待遇虽不及他以前的工作,但是很有潜力。他欣然接受了,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同时他发现,这正是他梦想的那种工作。面对新的工作,他越来越起劲,几乎忘了失掉前一个工作所带来的不快,渐渐获得了个人成长。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