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动感生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35384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动感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4课动感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4课动感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课动感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4课动感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动感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动感生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凤凰初中美术配套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第4课动感生活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生活中人们忙碌或悠闲的身影构成了我们的动感生活,教材通过各种风格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动态人物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从观察动态开始,以速写为手段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取速写资源,在把握住人物大体动态的描绘后尝试进行有主题的人物创作。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展开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规律,探索人体运动的特征和绘画的各种语言,借助各种风格的人物画作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内容。在学习中感受画动态人物的无穷乐趣,更使我们进一步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一、教学路径观察生

2、活中到处都是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辛勤劳作、努力学习、运动休闲。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观察各种状态人物的动作变化,使我们了解身体运动时的动态特征和结构特征,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发现用速写的手法可以快速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瞬间。速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水彩的、线条的,也可以是块面与线结合的,我们可以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得速写的素材,也可以在报纸、杂志及影像作品中捕捉精彩的瞬间,锻炼我们的人物造型能力。体验运用速写的方法,借助动态线,尝试快速画出身边同学的各种动态。研究通过经典作品的研究,进行有主题、有场境的人物创作分析。创作十四五岁,好动的年龄,如花灿烂、美丽。选定某一主题,运用线条、色彩,或写实或装饰的

3、画法,创作一幅描写我们动态生活的作品。2. 课时建议本课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观察、了解,体验动态人物速写;第二课时,动态人物的主题创作。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动态人物画作品,体会绘画人物的神韵和不同风格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对人体运动时具体结构变化的研究和探索,初步了解人体结构、比例、动态的基本知识,感受人体结构、动态美。技能目标:选定某一主题,运用线条、色彩,或写实或装饰的画法,创作一幅描写我们动态生活的作品。情感目标:通过动态人物的学习,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会人物画的艺术魅力,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人体的运动美,体会人物的神韵和不同

4、风格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学会借助动态线快速描绘人物,有主题地进行创作。教学难点:运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主题地创作动态人物作品。三、教学准备各种动态人物资料、图片、纸、笔、色彩颜料等。四、教学要点速写:速写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概括、扼要、准确地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描写下来的一种绘画方式。快速地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借助报纸上的照片、杂志上的插图,以及影视中的图像,抓住动作特点,用线条或色块快速记录,锻炼我们捕捉动态的能力。画速写时,通过眼睛去看的同时,调动所掌握的知识和其他的感官:听觉、嗅觉和触觉以及自己多年积累的感受。如果仅仅靠眼睛,它们有时会错误地引导我们。动态人物的创意

5、:抓住动态人物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是写实也可以装饰的),完成有主题、有场景、有故事的动态人物作品。人体动态的基本特征:人体由于重心、重心线和支撑面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人体动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立蹲与坐卧、走跑与推拉、跳跃与游弋。人体概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眉以上至后脑;面颅位于眉以下,形成面部轮廓。躯干分为颈、胸、腹、背、腰五个部分。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下肢分为髋、大腿、膝、小腿、踝、足等部分。动态线是人体中表现动作特征的主线。动态线一般表现在人体动作中大的体积变化关系上。人物侧面时,动态线

6、往往体现在外轮廓的一侧;当人物正面时,动态线会突出脊椎和四肢的变化。抓住动态线对于画好动态速写是至关重要的。画动态线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动态线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2. 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 动态线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他的是动态辅助线。 4. 抓住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和小腿与脚的结合处。教学过程与方法从“关注你我他”(人物肖像画)到“在临摹中感受”(动态人物的临摹)再到“动

7、感生活”(动态人物的写生创作),构成了整个造型表现的人物画单元。动态人物的写生与创作是其中较难把握的内容,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动态人物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并能在一定主题情境中尝试人物创作,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动态人物和关注生活的兴趣,课程设计中要关注多角度实践,借助经典作品为学生打开视野。鼓励学生在尝试描绘人物的形态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的感受。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关注教学情境的营造,教学活动应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单元下,以“情”为隐线串起所有过程,为全课创设人文情境。1. 观察与交流观察生活中人们忙碌的身影,艺术家笔下动态的人物,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

8、欣赏作品时的感受,画面传达的气氛、意境及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现与尝试: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鲜活的动态人物呢?讨论发现除了实际生活,还可以从照片或影像中获取更多的速写资源。师生通过几组作品的分析,感受快速捕捉人物动态的窍门,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手法并尝试。2. 研究与交流在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人体比例的特点;如何下笔;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快速地捕捉人物的动态;描绘动态人物应关注人体比例和动态的印象。选择大家感兴趣的作品,重点分析场景与动态人物如何有机地结合以及作品主题的表达。构思与创作:确定主题与内容,描写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也可以选择照片或视频中的人物。用装饰或写实的手法,创意地展示我们精彩生活

9、的瞬间。教学评价建议举办班级人物画展,也可以随机地组合成有趣的画面。通过动态人物的学习,初步了解人体结构、比例、动态的基本知识,感受人体动态美。体会艺术作品的画意,关注学生的参与、研究、分享、运用与实践。参考案例活动一:欣赏与尝试1. 通过欣赏亨利摩尔的一组做作业的女孩,大家用语言描述画中女孩的情景。2. 师生一起欣赏逛街端着一篮石头的男孩等作品,发现用速写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身体运动的变化、画中人的情绪与生活状态,也揭示了画家的思想。3. 师生一起用速写的手法,选择身边的同学,初步尝试描绘同学的瞬间动作。4. 在自我尝试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各自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活动二:寻找与发现报纸上的照

10、片、杂志上的插图以及影视中的影像都是我们速写的资源。1. 回忆所学知识关于人体比例和动态的基本规律。2. 师生讨论:如何捕捉精彩的瞬间?描绘动态的人物注重的是形体还是运动的感觉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最适合自己呢?3. 带着问题共同欣赏各种风格与主题的动态人物速写作品。4. 师生重点研究分析电视中的拳击比赛,发现一:作者把人物当成移动的影子,分成几块变化的形状,靠近分开,再随性加画伸缩的拳脚,用线和块面相结合,抓住快速的印象,完成了这一组生动有气势的拳击比赛。发现二:我们要画的不仅仅是这个东西像什么,还要关注它在做什么,要去感受形体产生的各种动作。5.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欣赏学习其他名家的作品,并

11、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活动三:构思与创作1. 先确定描绘的内容和主题。以身边同学为对象或根据生活照片画出动态人物,也可以以运动场上的同学为描绘对象。2. 讨论表达的方式方法,可以独立完成某个瞬间,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将动态组合为有趣的画面合作完成。3. 抓住自己的感受进行人物速写与创作。活动四:展评与交流举行作品发布会,展示各自的作品并交流心得。活动五:拓展与延伸十四五岁,正是好动的年龄,我们奔跑、我们跳跃,到处是我们青春的身影。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快乐的身影。相关链接极简的描绘:极简线条素描往往节奏迅速,一张连一张,直至认为可以达到最简约、流动、新鲜的程度。而且是精心简化,以使绘画语言呈现出某种

12、单纯的性质,直接与观者进行心灵的对话。马蒂斯(法国)学马蒂斯学生作品复杂的意义:绘画从不把复杂的描绘看做是获得熟练技巧的唯一训练方式,相反那是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描述心境的一种手段,精致而丰富。 情感的记录:画家用画笔记录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是生命的种种体验。 带一本视觉笔记本:有很多很棒的现场活动情景、思想观点如果没有被及时地记录在绘画中,则会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令人遗憾不已。而带一本绘画本或视觉笔记本在身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随身带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自己的探索过程:不仅仅有记录生活的速写,还要有追忆自己生命体验或奇思怪想的默写,有因自己强烈“内心需要”而“有感而发”以表述朦胧意象

13、的草图,以及在形式上对人物探索的记录。希望你也准备一本速写本。动感地带:在一个时段里的一个图像:杜斯堡俄罗斯舞蹈的韵律的七张构图速写,画了一系列的动作变化来决定他最终想要画什么,从舞者身上得出最终的构思。将线条融进一个图像:翁贝托博乔尼在骑自行车的人的活力中看起来画的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但博乔尼真正感兴趣的却是那些可以表现快速骑车时的动感活力的点线符号。亨利福塞利(英国)头部及身体的韵律伯里曼(美国)运动钟摆伯里曼(美国)影像的利用:瑞士画家贾克梅蒂常常以照片、杂志、书页、录像为基础进行创作。在无止境的、令人又痴迷又焦虑、筋疲力尽的对于感觉和视觉的研究过程中,贾克梅蒂画了一遍又一遍,画几笔,又

14、画几笔,一直牢骚不断。头像座位已经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甚至作为绘画它也不能说明什么。唯一具有其自身生命和意义的,是贾克梅蒂所进行的不懈斗争。德加画中的许多瞬间变化的舞女也来自摄影。19世纪中期起,摄影刚刚流行,德加也成为摄影爱好者,并且利用照片画面,德加往往采用当时尚属新颖的“特写”式“新闻照片”式的构图,德加的摄影技术证明了形象同观察的时空有密切关系。如此来构图,世界可以是歪斜的、倒置的、片段的。这正是德加追求的窥视效果。如此作画,必须在不断流动的时空中抓住景物的瞬间状态。 构图中的人物关系:构图或布局是创作人物画之前最先要考虑的,是指在画面之内各种物象的安排。构图形式有两大特征:一类是包含传

15、统绘画的要素,是有规律的构图形式;而另一类则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构图形式,形成新的画面构成理论。构建骨架,第一种是动态的,“势”是方向性较强、最有聚集的力;第二种是静态,一般呈上下方向,表现在左右两侧的力往往是均衡的。 水乳交融的趣味:夏俊娜是一个很“纯”的画家,她画中的主角多是都市女孩,她们或坐或立或倚于簇花旁,动作神态中流露出幸福舒适的自足,还蕴含着她们青春的梦想、浪漫的情调,画面氛围相互融合。德尔沃则是位抒情诗人,他画得很仔细,表现细枝末节、小故事、神秘的背景和他对鲜艳色彩的热爱,用古典主义方法结合超现实主义的思维,使画面更加完整。凡高曾经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很多素描习作。可以说,凡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深沉厚实的写生画风格是他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挚爱,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他是那个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凡高(荷兰) 夏俊娜(中国) 想象的空间:克里姆特是一位对人生有着独特体会和探索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死亡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描绘,把绘画上升到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的层次,把绘画的装饰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因素,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人物绘画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