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35147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 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 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 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 作用。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 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 科举制影响的深远。190

2、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过百 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厦门大学刘海峰 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 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一 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概括而言有以下几 方面: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 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 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

3、衡的 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 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 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 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 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 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 臣检删孟子。君主通过删除不利于自身统治的思想、以符合自身利益的内容为答案等手段,

4、 选拔符合封建统治的人才,并借此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从而做到“天下英 雄如吾彀中”。第三,科举制具有社会教化和文化繁荣功能。教育、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但 并不是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能够享受这一权利。科举制度实施后,儒家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得 到了强化,这对于仕子们认识、了解、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文化氛围和 社会背景。许多读书人,即使考试落第,还可以在乡村从事私塾教育来谋生,这不仅给读书 人提供了生活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受功名利禄的吸引,读书人也空前增加,不 分城乡,皆多读书之人,正是“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大批的诗人、词人,如 “三苏”,也是

5、进士出身,这不能不说是科举制的教化作用。对其他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科举制度也有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还有科举制的公平原则,“其公平竞争机制,使有才学者能够脱颖而出”,实 现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时代贫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事实是很多的。当然科举制度也是有弊端的,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第一,科举制度的僵化行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科举制,在其初设时,隋唐时期注重文词 诗赋,对文化的促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唐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宋朝时,也有 较发达的理学、文学和史学,但明清以后,由于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学为依据,从而限制了 人们的思想,致使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大多数成为范进式的庸才腐儒

6、,流弊无穷,影响到了社 会的各阶层。由于功名的诱惑,大批读书人不能静心学习,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以考试为指 挥棒致使太学教育受到科举考试的弊病;宋朝,只重科举取士而忽视学校育才,助长了侥幸 奔竞的风气,士子们无心学问,士风学风败坏,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第二,科举制影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科举制以儒学为考试内容,从而导致了自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四书”在观念上成为学问的全部,自然科学技术则被视为无足 轻重乃至与传统利益相悖逆的东西。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三项出现在科举制度行星的时期,但 火药和指南针都难以找到发明者,可见科技发明的不被重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写成后, 因“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7、”而遭冷落;李时珍历试不中后,潜心从事医学研究,但他的 本草纲目写成后无人问津,甚至在他去世后朝廷仍然不许刊行,“从皇帝到文人学士,对 自然科学技术不仅不懂,而且不屑一顾,盲目排斥”。总之,科举制度既有其存在的优势,又有种种弊端。当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中国的传 统的科举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其考试内容始终停留在儒家学说上,因而与近现 代的工业文明脱节,既无法教育出先进的科技人才,反而科举出身的官僚们鄙视科学,成为 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承袭千年的古老制度,它自身也体现出了一些最 初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弊端,比如科甲朋党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座主、们省、同年等新的称谓 的出现,一

8、个读书人,不以教授他知识的老师为恩门,却以录取他的主考官为恩门,不看重 同窗苦读的同学关系,却看重同科及第的同年关系,这显然是重利轻义的表现。唐朝以后, 朋党之争愈演愈烈,也体现了科举制度下的党争问题。二废除科举制后的社会影响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给清末和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 方面:第一,农村教育的停滞。最初,人们预测,“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 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学堂之经费和学生都会 “顿增无数”。不过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投资是比较低的,而新式学堂教育的投 资则比较大,办学经费遇到了困难;出于对读书

9、前景的失望和对新的教育体制的不信任,家 长们也不再热衷于将学生送进学堂,他们甚至担心“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以为窃 盗之预备;学唱歌业,谓将练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信口诋谤,无所不至”。这样, 在农村,读书人的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第二,科举制扩大了城乡差距。在科举制度下,士人趋于乡村一城市一乡村间的流动模 式,遍布乡村的士人从乡村流入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 归宿一一乡村,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科举废除后,传统士绅区城市 就读,调走了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开始衰落,他们区城市就业,则抽走了乡村的资金,乡村 经济开始贫穷。从教学

10、内容看,各类学堂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和外语等专业,学农 业的很少。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 而在农村无法就业。“科举制虽以一纸诏书废除,但是新式学堂却非一纸诏书所能在农村建立, 这导致了士绅流向城市就读就业,也带走了乡村的文化和经济资源”。第三,考试与选官的脱离。科举制担负着为政府选拔人才作为官员的任务,科举制度在 中国建立起了一个从政治录用到政治角色养成的行政录用机制,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上下沟通、沪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废止后,在选官 制度上出现了缺失。民国时期,按照孙中山的设想,南京政府设立考试院,

11、但它已无法像中 国古代一样组织全国规模的大型选官考试了。三反思鉴于科举废除后的种种后果,清末民初即有人主张为科举平反: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 也”,认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公开说“复科举便”;杜亚泉说:“吾直以 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孙中山则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 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胡适认为“(科举) 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 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 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学堂是造就人才

12、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的制度;用 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 标准”。2005年,刘海峰在书屋杂志上撰文为科举制平反,主张为科举制平反,引起了 较大的争议,遇到了诸多的反对声。如龚友德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上作质疑“为科举 制平反论”,反对“平反”。本文在此提出几个问题抛砖引玉:第一,关于科举制废除后的乡村教育停滞问题。乡村识字率的下降被用来论证科举制的 废除是历史冤案,在我看来还缺乏足够的理由。科举制垂千年而立,因而其一旦废除,导致 农村教育出现缺失,这是可以理解的。以妇女裹脚为例,当人们提出要解掉妇女的裹脚布时, 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抵制解脚

13、令的情况,甚至个别妇女宁愿自杀也不愿放脚。乡村教育问题也 是这样,学堂在农村的兴办面临困难,因而导致农村识字率下降,这个问题不是教学内容所 造成的,而是客观形势和主观认识造成的。第二,关于科举废除后的城乡差距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过去的城乡差距小,与其说 是差距小,毋宁说是城市发达程度较低:尽管在宋朝以后中国的城市就有较大的发展,毕竟 缺乏现代的工业、金融业、商业等现代要素的支撑。近代中国城乡差距扩大,是中国的城市 在欧风美雨下走向同化,而农村则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封建生产关系下无法良好发展的结 果。其解决之道,在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不是归因于科举制。第三,科举制巩固封建皇权,为专制社会的苟延

14、残喘补充活力。这种理由也不成立,论 者据此反对为科举制平反,缺乏理性思维。这一论调建立的前提在于科举制仅仅能够为封建 皇权服务,但事实上,英美的文官制度是学习中国的科举选官建立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 把科举制仅仅作为封建专制的附属品。第四,科举制是否扭曲人性?这是关于科举制是否能真正起到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作用的 反思。刘海峰教授等学者认为科举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而反对者如龚友德教授则认为“科 举制确实选拔了一些优秀的官员,但另一方面为此而被它淘汰、扼杀、扭曲的各类人才何止 千万倍”,且许多人才也不是科举培养出来的。尤其科举目的是选拔官员,而考试内容是测试 记忆理解,因而考试内容与职业是脱离的。教育只能为选官服务,使人才发展畸形化。我认 为这主要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提高身阶、实现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由于科举制度对 人们的意义过于重大,以至于人性的被扭曲。在高考恢复的最初几年,也出现过因为高考失 败而轻生的现象。而今,高考不再是人们成才的唯一途径时,就没有为高考而轻生的现象了。 可见,我们可以批判科举制度成为进身唯一途径、成为人们的唯一希望时,大大地扭曲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