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349901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 汤琳 由于受社会诸多负面因素的干扰,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当代个别小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专横、固执;有的自卑;有的依赖性强;有的自私,逆反心理重;有的待人不真诚,嫉妒心强,好猜疑;有的情绪偏激。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给他们调控消极情感的方法,指导他们矫治不良的性格,帮助他们学习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优良的意志品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以下是创设班级良好心理氛围的几种尝试:一、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是一种侧重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它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运用

2、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成功教育的实施,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有针对性地从各种角度和层次分别确定学生不同的成功目标,多肯定、多鼓励,不放弃、不忽视,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自我发展方面作出的各种积极的努力,认定他们都有成功的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功点、闪光点。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具体含义指在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认识的主体在对被认识到的客体(或自我个体,或他人、群体)的才能、作品、成功、成就等的价值获得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知对被认识客体的重视和赞扬,对被认识客体施加影响,使被认识客体乐于参与,并内化为一定素

3、质,按一定科学方向前进的培养人的工作。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表征性赏识教育,即被认识的客体中小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个显性或隐性的心理所表露出来的符合教育目标的价值行为,为认识的主体(学校中主要指班主任)所理解、所发现时,就要给予肯定,施以赏识教育,而不是无动于衷。二是活动性赏识教育,即班级要善于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班主任要全身心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以适时发现学生的才智,及时施以赏识教育。同时要通过各种活生生的范例使学生发现自己在这些活动中的价值所在,对活动产生兴趣,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三是心理内化性赏识教育,即班主任通过人格的震慑力量对学生施以赏识教育,

4、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并将有关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三、情境教育。情境教育强调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它以渗透着教育目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通过角色的转换,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促使小学生主动地投入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充分发展。情境教育的教育模式结构概括为四个方面: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把小学生活动空间中的每一个区域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以充分利用环境,控制环境。通过多样的课外教育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通过野外情境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课堂心灵活动的源泉。

5、并从这三个领域拓宽教育空间形成多维结构的情境,丰富促进了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教育源”使儿童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到滋润、感悟,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创造一种“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趣、智”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根据教育教学活动进展的需要,除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外,还可以担当其向往的角色、扮演童话角色、扮演现实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对话,角色的情感交流,使得教育教学内容更加现实化、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注意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动脑、动手、动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