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34955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科地理年级初一年级单元标题陆地和海洋研究性学习名称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所需时间课上2课时,课外1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地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2、在地图上记住世界找出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课内外的知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5、实施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通过网络搜索、PPT制作与使用培

2、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7. 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情境】 2010年12月26日,台湾南部发生7.2级地震 2010年2月智利8.8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 2010年1月海地7.3级地震 2009年9月印尼7.9级地震 2008年5月四川汶川8.0级地震 2010年3月至4月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接连两次爆发。【任务】 1. 资料搜集整理搜集近几年世界上发生地震及火山爆发的实例、新闻、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 慧眼识图找出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位置。 3. 探究原因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制探究发生地震及火山爆发的原因,成PPT

3、演示文稿。 4. 展示成果通过PPT展示探究成果。 5. 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培养生存能力。【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第一课时 布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任务和要求,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动内容、方式和预期成果,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活动。 小组的划分: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知识储备、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等,适当考虑男女生性别的搭配,组成前后同桌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学习小 组内选定组长,并对研究成员合理分工(便于进行资料搜集、课件制作与演示、课上探究发言等活动),这样的学习小组划分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 异,又方便学生听课和讨探究论。预设活动: 活动一:活动主题:资料搜集整理(课外准备

4、阶段)活动组织与指导:通过网络、图书搜集近几年世界上发生地震及火山爆发的实例、新闻、图片或视频资料等。并制作成PPT演示文稿。活动二活动主题:小组合作慧眼识地图(观察法)活动组织与指导: 1、观看火山和地震的视频资料,小组读图找到世界著名山脉和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和位置。 2、引发思考,提出探究问题。 1).看图例,绿色的线代表什么?说明地球表层是一个整体吗?由几个板块组成的呢?这几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哪个板块?结合地形图,说一说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2).看图例表示什么?说明各板块处在什么状态?各板块运动的方向一致吗?相邻的板块是怎样运动

5、的呢?板块会怎样呢?活动三活动主题:探究原因实践出真知:(动手演示)活动组织与指导: 1、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探究发生地震及火山爆发的原因。制作成PPT演示文稿。 2、动手演示探究过程: 方法1). 大家手中都有一张白纸: 用手摁住纸的两端,向中间推,会出现什么结果?(白纸中部隆起); 用力拉拽白纸,会出现什么现象?(白纸断裂) 方法2):准备两块颜色不同连在一起的橡皮泥饼: 用力用手摁住泥的两端,向中间推,会发生什么现象?(1、两橡皮泥饼交界处隆起) 再拽拉橡皮泥,会发生什么现象?( 2、两橡皮泥饼交界处断裂) 方法3):两个学生一组,两臂平举,进行演示: 两同学用力互相推手掌并向前移动,会发

6、生什么现象?(两手向上隆起) 两同学两手相接,然后向后用力拉,会发生什么现象?(两同学分开) 方法4):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细沙的运 动。观看图1、图3。 结论:(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细沙的运动。观看 图1、图2。 结论:(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活动四活动主题:揭秘大自然(探究揭秘)活动组织与指导: 1、试用这一原理解释课文活动中图220“东非大裂谷”。和图2

7、21“红海的形成 示意图”(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探究归纳: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 洋) 2、大屏幕两大山系图(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和板块示意图: 问题:小组讨论两大山系由哪些板块挤压形成?板块互相挤压的结果会怎么样? 探究归纳:a、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 b、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在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多什么现象? 大屏幕

8、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和板块示意图 问题:大家观察一下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探究归纳:当今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第二课时 各小组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师生共同给予评价,最后总结自然奥秘,形成对大自然现象的理性认识。 活动四: 活动主题:成果展示 活动组织与指导: 1、各组利用PPT展示探究成果,并解说PPT内容。 活动五 活动主题: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活动组织与指导:在班内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结语】 1、通过对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

9、块运动的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网络搜索、PPT制作和使用,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课堂展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与能力。【评价】 1、研究过程评价: 通过小组内自评与小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 评价各小组成员参与课前活动的表现情况。 评价各小组研究性活动的过程和完成情况。 评价小组代表在课堂上的展示情况。 2、小组成果评价: 网络收集收集的图文视频资料丰富多彩,并能进行归类整理,制作的PPT演示文稿,直观生动。 知识竞赛能反映相应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富有感染力。【资源】 1. 网络搜索引擎:http:/ 2. http:/ 3. http:/ 4.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