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3487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海淀二模语文作文【精品】 【文题】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样文(10篇)】1号文 结伴而致远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有人轻装简从,步履如飞;也有些人三五成群,安步当车,相互扶持着前进。而当我们仔细省察后却发现,在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远的,并非是那些孑然独行侠,而是那些结伴同行之人。须知,人的一生并非百米冲刺,而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因此,决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终其一生所达到的最远端。然而,人的一生又决非坦途,正如障碍赛跑,成绩的优劣取决于障碍

2、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冲刺,人生与其相似,但又不尽然因为许多障碍并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为了达到那最远的彼端,结伴而行理应是必然的选择。结伴而行,是每个个体弱点的相互弥补与优势的共同发挥。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可谓一代天才,然而在创立脸谱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单打独斗的他却举步维艰,只因他纵然是天才程序设计者,可在商业运作方面却难担大任,而正是他与伙伴的合作同行,才缔造了如今鼎盛的社交网络。一个人或许可以成为天才,但却无法成为方方面面都无懈可击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业,与此相反,需要的却是能应对千种变化万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们需要结伴而行,用彼此的优势互相弥补,这便是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

3、的内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战需要的都不是单打独斗或是单人冲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与同伴一步一步走过开创Facebook的道路,我们自然也应从中获取借鉴。结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与支撑。这或许并不被人关注,但人生之途中总会遇到失败、挫折甚至灾难。那些单独上路的人,当打击突如其来,痛苦、煎熬、绝望接踵而至,必孑然无人依靠,于是太多这样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结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与关怀下,共同渡过难关。汶川地震中,曾有几位中学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几近绝望。但他们彼此扶持,用歌声抚慰彼此,用手机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终在废墟中生还。尽管结伴而行抑或单独前行并非他们的选择,但它也足以告诫我们,在困

4、厄之中,单个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结伴而行的人们却在彼此的支持下变得无比坚强。最终,他们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继续带着这份羁绊前行。所谓欲速则不达,当我们认为同伴是牵绊而总想疾行时,请认清,人生的道路远非那般平坦。人类就是以洪荒时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这已足够启示我们结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点评: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题目“结伴而致远”彰显观点,紧扣题意;全文紧紧围绕观点,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事例新鲜。侧重阐释“结伴”的优点,又不忘写“独行”的痛苦。二者兼顾,但又有所侧重,不失为聪明的写法。(一类上,57-58)】2号文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想走得远,就结伴同行。”看到这句话,

5、我想起了徐霞客。曾有一次,他因为执意想攀登华山最险的莲花峰,与劝阻他的向导告别,一个人走完了这条最远的路,留给全世界一个孤独却骄傲的背影。他仿佛在告诉我:如果你的路的确遥远,就一个人上路吧;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想踏上最远的路的往往都是灵魂孤独的人。他们的梦想不是特立独行,就是巨大无朋,这决定了他们的征途遥远,超过了他们所能找到的绝大多数同伴;藏在这梦想背后的,是他们对世界与众不同的理解与爱。他们能感知到别人无法感知的东西:比如徐霞客,他从天涯海角的风光里感知到生命的激情,同样的风景对于向导来说可能没有意义;比如梵高,他从向日葵和麦田里看到的希望和热爱,对当时的艺术评论家而言不可理喻。感到被

6、人所不能感,这就是灵魂孤独的实质,也是他们踏上“最远”的逐梦之路的动因,而这些灵魂孤独的人想要走完这路,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孤独。个人对群体有与生俱来的依赖,会下意识的认为留在群体中是安全的保障。为什么有人说“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因为群体能团结协作、公克难关,保护个体度过他们一己所不能度过的艰难险阻。然而,群体的路不会太远,绝大多数人会在实现了他们所能感知的生命意义后停下来:得到财富,获取地位,受社会认可就像社交网络“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在公司价值千万时就想把它卖给大网站。他就是“点到为止”停下脚步的“大部分人”。他不能理解另一位创始人扎克伯格要改变世界的孤独梦想。要结

7、伴而行吗?假如你凭着这个想法一开始就融入了群体,这个时候恐怕就只能“随以止”了因为你对群体已经产生了依赖,你无法在面对孤独,一个人闯关涉险,一个人面对人生的恐惧可以轻而易举的把你压垮。一位想借助集体的力量躲避艰险,是你从一开始就出卖了自己的孤独,从此以后,你已经失去了孤独的能力。最远的道路属于孤独的灵魂不仅生而孤独,更要守住孤独。何必担心失去集体的庇护?经历过几次独自挣扎,你会发现,艰险也不过如此。一个人面对道路和挫折,成功与失败其实没那么可怕。唯有这样,你才能守住孤独,与他长久相伴,在属于你灵魂和命运的遥远征途上坚持下去。最终你会走到属于你一个人的终点,实现你独特的认知决定的独特的价值,也许

8、你会留给世界一个背影,那是灵魂的奖赏。独自上路吧,最远的道路属于孤独的灵魂。【评语:紧扣题意,认识深刻,立意更高,思想性更强。论证严密,说理显示出强大的逻辑,阐释充分。在肯定同行的同时又指出其弊端,进而确立“孤独上路”的观点。使论点“最远的路属于孤独的灵魂”的提出富于思辨性,行文有破有立,层层递进,说理透彻,展现了作者出色的论辩能力。(一类上57分)】 3号文与你远行亲爱的弗吉妮娅:见字如晤。此时此刻,我就在你的隔壁。我的爱,听到你痛苦的咳嗽和喘息令我心如刀绞。原谅我的胆怯,只是我无法忍受眼见你的生命在我的话音间一寸寸逝去,便只得将这些话书写在信里。在我尚未曾与你相遇时,我曾是一名激进的疾行者

9、。我流连过美国每分每毫的土地,从不费心停留,而是疾行。孤身一人的疾行着,看遍了世间百态,那些富贵人家的大马士革毯与转角小酒馆那被啤酒脏污的石地板无一不激发着我的“创作欲”。我依稀记得终夜写作后双眼充血和手指肿胀后畅快的疼痛。然而这些疼痛是“卷帙浩繁”的产物,连同日后我孤意退学,在西点军校岁月里那难以数计的讽刺教官的短诗一起,都被我一炬而焚。那些所谓“诗作”确曾使我在校友间 风云一度,但它们如我的经历般纷华迷乱,匆匆而就,虽笔墨庞乱,却难以使我笔下的世界更有一分接近我的追求。幸而,在我即将被急速涌动的车马和厚度激增的陈词滥调溺亡时,你落入我的生命 ,我的弗吉妮娅。你的 美丽与静谧 真正使我几近干

10、涸的心沐浴到了甘泉。当我望着你,我的妻,你在溪流边采撷鲜花与草莓,阳光洒在你夺目的金发上,如没有穷尽的中国绸缎。我发誓,为你的赞美诗亦如你脚下的清流源源不断,流泻 出我的笔尖。我的诗从未如此柔情曼妙,饱含深情。当我在为世人赞叹的诗歌中赋予你天使之名,呼唤你“我美丽的,美丽的安娜贝尔李”。除此之外,我不得不自责。是否是你在我彻夜奋笔之后披衣 为我审读初稿的每一个清晨,一点点拖垮了你轻盈纤细的躯体?那那样固执地陪伴我至深夜,又第一时间为我阅读,提出谦和的建议。犹记怪异的故事集的出版样书送至家中,你的雀跃欣喜久久不能平复,几日家中如同多了一只金色小百灵鸟儿似的。其实我悔恨未告诉过你,这每一篇古怪的小

11、故事都应当题献给你,感激你在一个个清晨发掘出它们的光亮,并提示我将之再加打磨。而你发掘出的光亮并不仅限于此。我并不能忘,几个月前与狄更斯的会面几乎摧垮了我。“他是那样富有才华!”我面对你而尖叫道。他对文学的掌控与运用就像阿波罗拨动竖琴,而我的这琴声下似乎像一团阴暗的影子。我颓唐地抱头而坐,而直到你温暖的手掌落在我的背上。然后是颈后,然后你轻轻地抚摸我的乱发。“埃德加,”我记得你说出的每一个有些哀伤的字,“你是这世界上最有才华的文学家,只是你的才华不在别人通常审视的地方,它在莫格街,在钟摆下,在红死病的假面背后。 ”那时你的病已隐隐埋下,然而你坐在我身边,用不盈一握的手臂环住我。许诺我无论你还能

12、否看到,我的才华一定会带我们走得更远。可你错了,吾爱,是你带我在这条路上走了这样远,是你使我真正地拿起笔,并且再不曾放下。我的怀疑与不成熟在你的光辉照耀下洗去,我笔下的世界在与你远行的这段日子中终于实现了我的追寻。请陪我走向最远处,接近太阳的地方,请不要离去,我的弗吉妮娅。 你忠实的,永远的 埃德加爱伦坡【评语:这是一篇表达上有个性的佳作。书信体,专题文。文章情真意切,以抒情见长。立意切合题意,行文流畅,一气呵成,也显示了作者良好的积淀与功底。表达有灵气,细节处动人,如第二段中“我依稀记得终夜写作后双眼充血和手指肿胀后畅快的疼痛”,第四段中的“告白”。最后如果能对“你”作“你不仅是我的妻,更是

13、我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伴侣”的阐释来凸显“与你同行”的主题就更好了。(一类上57分)】4号文一个人,在路上或许有的人在现实生活的远行之路上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若想走得快,须独自上路;若想走得远,还需结伴同行。”放在实实在在的旅途中,似乎很有道理。形单影只,纵然轻装上阵,然而总归会像那离群之雁难以独自承担身体的负荷。不过,若是放在人生之旅中,我却以为,快也罢,远也好,亦或是精彩,是充实,终须一个人走。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教育自己的儿子安德烈时曾说:“在开阔平坦的平原,你或许可以与同伴们携手走过;然而到了荆棘密布的丛林,你们只好各自上路。”这其中,开阔地指的是天真无忧的青少年时光。而荆棘

14、林,便是指一个人必须要经历的人生之路。也许有人会觉得,人生的旅途也可以找人结伴。不错,结伴而行,的确可以带来相互的扶持与照应,可以给对方信赖与安全,可以远离孤独。然而,我们更需要看到,这些所谓安全感的获得,有着怎样的代价。结伴而行,意味着相互的牵挂与惦念,更意味着相互的牺牲与让步。事实上,从来没有两个人的道路能够完全重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与既定的人生轨道,为了那小小的提携,付出的将会是对自己预定轨道的偏离,而一味迁就对方,两人都无法追逐自己想要看到的那片风景,只能在永无休止的碰撞、摩擦,让步中沿着一条夹在两人道路中间的没有终点的路上前行。这样的前行,既慢,又无所谓远,可以说毫无意义。那么,

15、一个人在路上又如何呢?独自出发,或许缺少了困难拿来临时的一双手,或许缺少了一路前行的谈笑,或许多了一份孤单,也多了几道独自面对挫折的伤痕。然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正是孤独的洗礼,与挫折留下的伤痕,教会了一个人怎样面对真实的人生,也正是这些,决定了人生能走多远,能留下多少厚重的,坚实的脚印。同样,一个人在路上,换来的是轻装上阵,无所羁绊,换来的是对自我方向的执着与个人轨迹的充分了解,带来的更是对既定理想的无所畏惧。坚定不移的追逐,是对自己所真正收获的风景的纯粹享受与珍藏。这样的前行,才是快,才能远。明代徐红组没有政府扶持,没有朋友帮助,单独一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远行之路。虽险象环生,但他的足迹,遍布了大明的山岳江河,他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得以在无牵挂的轻松和艰难困苦的磨砺中实现。单独上路带来的坚定,让他在看似不可能的人生道路上前行,愈行愈快,愈行愈远。真正的人生道路上的前行,永远是一个人的,也只能是一个人的,从来么可有两个人的成长能完全重合,也从来没有两个人的人生之路能完全一致。与其选择同伴共同前行,不如独自一人踏上命中注定的征程。一个人走,方知其快,方知其远。一个人,在路上,刚刚好。【评语:本篇作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人生之旅,终须一个人走。但第二段,考生宕开一笔,从作家龙应台给儿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