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34276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音乐:苹果活动目标: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活动准备:1.苹果树一棵。2.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活动过程: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2.学唱新歌。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边唱歌曲边拍手。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唱一句,

2、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4.创编新歌词。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5.即兴歌表演。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语言:红红的小东西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2.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活动准备:背景图、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图片。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活动难点: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物体,感受圆形物体可以滚动的特点。活动过程:一、导入

3、。出示红红的小东西,师:老师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红红的小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猜测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好多红红的、圆圆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吧!二、欣赏故事。1. 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2. 提问:(1)这个红红的小东西是什么呀?(2)一路上它遇到了谁呀?(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3)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4)它说了些什么?(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对话。)三、理解故事情节。1.根据出示的图片带领幼儿一起讲述故事。2.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四、经验分享。引导幼儿练习讲述故事,教师

4、总结:这个小东西真有趣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事,闹了不少笑话:小老鼠以为它是一颗红樱桃,它自己又想做小白兔的第三只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小红灯笼,后来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小猫衣服上掉下的一颗纽扣。五、师: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能不能遇到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吧!结束活动。设计意图:近期我们班针对幼儿展开了图形变变变的主题活动,我发现小班幼儿对图形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希望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感受故事趣味性的同时了解圆形的特征:可以滚动,发现日常生活中红色的东西以及圆形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这一课。活动反思:我先神秘地出示红红的小东西,让幼儿猜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到底会是谁?幼儿回忆、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小东西。

5、再完整的讲故事,使幼儿对故事有个完整的印象,然后引导幼儿讨论:一路上红红的小东西走呀走呀,都遇到了谁?它们把红红的小东西当成了什么?经过第一轮研讨,我决定将故事分段讲述,到“经过小熊家”,先让幼儿回忆故事种出现了谁,学习小动物的对话,这时候让幼儿猜测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到底会是谁?让幼儿回忆、认识多种红红的、圆圆的小东西。最后出示小猫,揭晓谜底。在第二轮教研活动中,有了之前的指导和提升,孩子们果然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的体会。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如:无效性的问题要少问,有效的引导。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研讨,对于语言活动的开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附:故事 红红的小东西 马路上有一个红红的小东西

6、,它高高兴兴地往前滚呀、滚呀,它遇见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说:“你是谁呀?”小东西说:“我不知道。”小老鼠说:“你不是一颗红樱桃,不然我就一口把你吃掉了。”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有两只红红的眼睛,小东西说:“让我做你的第三只眼睛吧!”小白兔说:“我才不要做妖怪呢!”小东西继续向前滚着,它经过了小熊的家,小熊要过四岁生日了,可是它的门前只有三盏红灯笼,小东西想:“我是不是那第四盏红灯笼呢?”小熊说:“你是假的,你不会发光。”小东西又继续往前滚着,它遇见了一只小猫,小猫今天很不高兴,因为它的红衬衫上掉了一颗红纽扣,小东西明白了:“噢,我就是那颗红纽扣呀!”目标:1、愿意和同伴

7、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准备:苹果树,歌曲录音过程:一、引起兴趣。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幼儿围着苹果树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老师把摘下的苹果送给幼儿,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二、感受并学习歌曲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2、教师范唱,幼儿欣赏。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三、仿编歌曲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苹果歌是小班的

8、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环节一: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孩子们随着音乐开着火车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环节二: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宝宝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等,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环节三:学

9、唱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环节四:鼓励宝宝进行创编歌曲”。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宝宝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宝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下水果,提问:这个水果宝宝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冯逸涵还说是“一串一串摘下来。”唱到绿西瓜的时候,俞洁还说是“地上许多绿西瓜。”真的很不错,创编的很成功。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

10、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苹果歌活动反思此活动来源于主题活动好吃的水果,而在众多水果中,苹果是平时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孩子也比较喜欢吃。由于歌曲在小小班时已经学过,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有表情的演唱。由于有了音乐活动的基础,孩子们都乐意去用肢体语言、歌声去表现他们喜爱的水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学习用连贯自然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能结合生活经验,替换歌词仿编歌曲。3、喜欢演唱,知道让自己的声音要和集体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优点:1、整个活动下来,目标达成较

11、好,重难点已落实,活动中幼儿都愿意的积极较高性。2、环节比较清晰,层层递进。先是让幼儿学念歌词学唱歌曲创编歌曲搬运水果。孩子们都很喜欢,都愿意去唱、去表演。3、课前教师经验准备比较充分,为孩子们的创编奠下了基础。创编时,孩子们都很积极,创编了很多水果,有西瓜、香蕉、草莓、橘子等等。4、整个音乐活动中教师多次让幼儿去感受旋律。特别是最后一句跟原先学的不一样,教师重点让孩子们学习这一句。通过集体演唱、个别演唱、男女组演唱不同形式让幼儿熟悉旋律。不足:1、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语言比较琐碎,不够精练。2、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整个活动时间是25分,超出5-7分钟。3、活动中教师的苹果树道具做的很漂亮,但是利用率不高,如何很好的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