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33984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湘教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解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答案:A2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特点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大量排放温室气体D倡导高消费,刺激

2、经济增长解析: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人们十分关注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谋求人地和谐发展,故选B项。答案:B(2019河北卓越联盟月考)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对图中所示四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阶段,原始自然环境保护最好,人口容量最高B农业文明阶段,注重土地的开发,生态问题严重C工业文明阶段,矿产资源使用是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定胜天的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D信息文明阶段,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最强,环境质量趋好解析:采猎文明阶段,原始自然环境保护最好,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人口容量较低,A项错误;据图

3、分析可知,农业文明阶段对土地、牲畜、劳动力的依赖最强,土地开发的强度开始增强,开始出现一些生态问题,但并不是特别严重,B项错误;工业文明阶段对矿产、能源、水资源的依赖最强,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在农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C项错误;信息文明阶段对信息资源的依赖最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最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质量趋好,D项正确。答案:D4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 B科技C市场 D交通解析: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故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科技,B项正确。答案:B(2019四川邻水实验中学月考)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

4、种不同观点,完成57题。5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解析:读图可知,观点一指人类社会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只是影响人类,而人类不会影响环境,这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决定论,人类只是被动的适应环境,没有主观能动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6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观点二

5、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解析:观点二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然后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不断地开发环境,这是在工农业时期形成的,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D项正确,B、C两项错误;现代人类社会尽力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A项错误。答案:D7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解析:根据观点三示意图,人类社会从环境获取资源,也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人地协调发展。“斩伐养长,不失其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都符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6、,而“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会使人地关系不协调。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据此回答89题。8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解析:耕田织布、挑水浇园为农业生产活动,发生在农业文明时期,B项正确。答案:B9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解析:A项出现于史前文明时期,B项出现于工业文明时期,C项出现于农业文明时期,D项出现于后工业化时期。故C项

7、正确。答案:C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回答1011题。10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酸雨森林破坏A B C D解析:据图可知,阶段为农业文明时期,发展农业生产、扩大耕地面积,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答案:C11阶段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人类适应自然 B人类利用、改造自然C人类征服自然 D可持续发展解析:阶段,工厂众多,烟囱林立,可推知该阶段为工业文明时期。该阶段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答案:C读“人地关系演变某阶段图”,完成1213题。12在图示阶段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基本协调 B不协调C人与自然和谐

8、D恶化解析:图中工厂林立,浓烟滚滚,为工业文明时期,此时人地关系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答案:D13产生于图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天命决定一切自然主宰人类人定胜天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AB CD解析: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一味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典型的思想有“人定胜天”“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类谋求主宰自然、征服自然;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自然灾害和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开始意识到凌驾于自然之上会遭到自然无休止的报复,开始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B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

9、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解析:图中b表示受污染的水体被收集起来;a表示的是废水经过处理,一部分进入供水系统被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进入区内水体。故A项正确。答案:A15图示该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环境决定论生态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A B C D解析:水资源的该利用模式是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它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答案:B二、综合题(共两道大题,共40分)16(20分)甲、乙两图分别为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

10、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6分)(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开垦耕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8分)(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引起的是(),属于箭头引起的是()。(6分)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事件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BCEFAD1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下面的三幅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4个箭头表示人类与

11、环境的相互关系。材料二:16世纪英国大思想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1)材料一中三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有哪些?(5分)(2)材料一中三种观点分别代表哪种人地关系思想?它们分别反映了对自然的哪种态度?(5分)(3)在材料一中哪种观点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会使区域的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为什么?(5分)(4)培根的观点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5分)答案:(1)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2)分别代表的人地关系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和谐论和可持续发展论。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善待自然。(3)观点二。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是人类忽略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采取掠夺式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出现的。(4)人定胜天,征服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