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3346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 是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 业结构,实现天津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 “十二五 ”时期实现突 破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方案。一、发展现状(一)基础与优势。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拥有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和知识型员工,投入科技经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经由自有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先进知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具有处于 产业链高端、发展速度快、创新活力强等特点。近年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扩 大, 2009年

2、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 1.25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的 9.1%,其中规模以上(年销售收 入500万元以上, 下同)企业 11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 9%。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收入约 3100 亿元。1. 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从 “十五”末约3000家发展到 1.25 万家。国家和天津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超过 30%,涌现出赛象科技、红 日药业等一批成长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领军企业。二是对经济发展和就业贡献大。 2009 年规模以上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15.6% ,但其年工业总产值、资产总值、

3、就业人数、利润总额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30.6%、34.3%、31.3%和 62.5%。三是优化了民营经济结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97%。2. 成为推动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力军。2009年, 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3.2% ,比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约 1个百分点;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数占其年末从业 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 19.5% ;科技型中小企业共申请专利 6559件,占全市企业申请专利的 63.7% 。在市 科委组织实施的自主创新产业化大项目中,有8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任务,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

4、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改造了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竞争力的国 有企业,引进培育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乃至十亿元的科技型企业。3. 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 60%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在国家级和各类市级科技园区、工业园 区; 41.3%分布在滨海新区, 26.8%分布在市内六区, 31.9%分布在其他 9个区县。 80%的科技型中小企 业集中在我市八大优势产业,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约占全市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 47.2%。推动形成了河北创意产业、静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武清自行车产业、南开 光电子产业等一批区县特色产业集群。4.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市人民政

5、府设立了11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了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工程 ”,累计获得国家财政资 金支持超过 4亿元,共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 1500 家。二是出台了一系列对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 持措施,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科技与金融 结合日益紧密,通过 “打包贷款 ”等政策措施,为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支 持。三是累计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08个、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6个、生产力促进中心 23家和企业孵化器 42家。建成并启用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文

6、献中心等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全社会创业活跃度不高,创业氛围不浓,群体规模偏小。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市企业 法人单位总数、年度新增企业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都远低于京、沪等先进地区。2. 创新领军企业较少, 集群化程度不够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中,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392家,占 3.1%; 其中3亿元以上 191家,占 1.5%。在国内外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少。缺乏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产业 集群,区域专业化产业集群尚处于发育阶段。3. 政策扶持力度较弱,公共服务能力不够强。市、区县两级财政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偏低,特别 是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7、力度不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数量偏少,服务能力较 弱。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亟待加强。二、总体要求与目标(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为目标,以增强自主研发 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浓厚发展氛围,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滨海新区各功能区和各区县工业园区聚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突破性发展。(二)发展目标。1. 到 201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

8、业总体规模发展到3万家,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到 4500家,占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科技型中小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1万亿元以上。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到全市的50%,市内六区占 20%,其他区县占 30% ,实现三个层面联动发展。2. 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 15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 3亿元的企业达到 500家, 10亿元以上达 到 100家。基本具备海内外上市条件的企业 100家左右。3. 到 2015年,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 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100家,培育科技特派员队伍 1000人、 创业导师 10

9、00人。重点扶持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科技园区50个,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 2.4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的 80%。4. 到 2015年,聚集形成创新药物、半导体照明、绿色电池、智能无线传感网络等20个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总数达到 1.65万家,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 55%,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三、重点任务(一)扩大初创期企业规模。采取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完善创业环境等措施,通过促 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激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吸引国内外人才 来津创办企业, 支持与国内科研院所、 大学、国有企业合作组建企业 5个途径, 促进初创

10、期科技型中小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到 2015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 1.75万家。1. 营造全社会浓厚创业氛围。加强全社会创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通 过举办创业大赛和高层次创业与孵化国际论坛等方式,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创业者来津 创业发展,实现创业梦想。2. 促进现有中小企业转型。加大技改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引入创新要素,对现有 大量中小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 企业。3. 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以 停薪留职、辞职等形式,领办

11、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型中 小企业。4. 鼓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鼓励高校教师携带科研成果创办企业。支持高校学生走向社会创办企业。 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企业或进行科技中介服务。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5. 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平台,支 持和帮助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发展事业。加快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津创 办高新技术企业。6. 通过科技合作创办企业。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新 技术企业开展各种合作,选好项目,找准切入点,共同创办科

12、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7. 完善孵化体系。依托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促进产学研结合,建设包括孵化器、大学科技 园以及创业导师队伍在内的孵化体系。吸引社会资金,扩大 “天使资金 ”规模,完善 “天使资金 ”投入和 退出机制。(二)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2015年, 3000家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壮大期。1.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按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的要求和程序, 选择符合资助 条件的企业,通过实施国家、市、区县联动,以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

13、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 和良好成长性的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2. 发挥园区载体功能。提升国家级、市级科技园区和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等载体的服务功能。针对完成孵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加快各级园区标准厂房等 “加速器 ”载体设施建设,形成与企业快速 成长要求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3.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 业提供共性技术和企业管理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4. 推动产学研合作。遴选高校优秀教师、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培育成为科技特

14、派员,深入 企业服务,开展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5. 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通过科技项目 “打包贷款 ”、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利用 “金桥之友 ”、科技 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贷款担保等投融资平台,为进入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 的融资服务。(三)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强化政府服务等措施,聚 焦各类扶持政策,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 优势,依靠知名品牌占领市场,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到2015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 1500家

15、。1. 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通过加大市级和滨海新区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吸引银行的低息贷款投入,以有 偿周转使用等方式,大力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创新 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掌握领先技术,树立知名品牌,扩大市场规模,成为行业领军企业。2. 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通过新建、引进、重组等多种形式,建设各级企业研发机构 1500个。重点 建设 100个国家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0 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实验室,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3. 建设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同一产业的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

16、、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解决 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高新技 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组建 20 个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4. 提升企业投融资能力。通过知识产权抵押、科技担保等措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通过股权 改造,吸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资本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贷款贴息、上市补贴等支持方式,鼓 励和推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到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其社会融资能力。到2015年,帮助企业解决1500亿元社会融资。5. 实施知识产权和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帮助 和支持进入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与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