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33341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网络心理战的认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历史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战争与之相适应。人 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向信息时代阔步迈进 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战争形态也在急剧变化,信息战的重要作用逐渐显 现出来,而网络战也逐渐成为了信息战的重要一员。本文以信息战和网络战为大 背景,运用心理战基本理论、心理学等综合知识,初步对络心理战的概念和内涵 进行探讨。【关键词】信息 网络心理战 战争在二十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中,网络战首次登上人类战争的历史舞台,一种 全新的心理战网络心理战也渐露头角。如何认识网络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 与传统心理战相比,网络心理战具有哪些新特点?面对网络心理战的崛起,我们

2、 又该做何种应对准备?在历史上,具有我军特色的心理战“瓦解敌军”曾经 创造了辉煌的战果。面对信息战和网络战的新形势,我们该如何发扬这一优良传 统,在网络战场上捕捉先机,抢占优势,保证我军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打得 赢”?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日益加剧的网络心理渗透和破坏,如何保证我军完成 “不变质”的历史使命?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回答的。网络心理战研究 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心理战理论,推动我军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 准备工作提高我军心理作战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一些学者敏锐地意识到了网络诞生和 发展的军事意义。海湾战争以后,美国首先提出了网络战的概念

3、。随着科索沃战 争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这一概念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并被广泛接受,网络心理战 概念也被我们首次纳入了心理战理论关注和研究的领域。由于研究角度和领域不同,目前我们对网络心理战的概念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定义和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狭义的网络心理战,即指利用互联网 进行的心理战。例如,网络心理战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心理战”;另一类是从广义上来讲的,既涉及到心理战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中运用等新问题, 也包括了传统心理战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和新特点等问题,其内涵和外延都要比 狭义网络心理战广阔得多,实际上是指网络时代心理战的问题。广义和狭义网络 心理战都是网络心理战研究的重要问题。

4、从逻辑上说,狭义网络心理战从属于广 义网络心理战,而狭义网络心理战也可以被视为广义网络心理战的核心部分。狭 义网络心理战研究离不开时代背景,广义网络心理战研究是狭义网络心理战研究 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起步研究阶段,网络心理战概念界定宜狭不宜广。目前多数 人在涉及网络心理战概念问题时,主要也是基于狭义网络心理战,其研究的基点 就是互联网。在对网络心理战概念进行界定之前,有必要对信息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 网、万维网等几个相关概念作简单的比较。信息网络是指以传递、交流和对信号 本身进行加工处理为目的的一切网络,其外延最为广泛。计算机网络,从广义上 讲是指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多种数字通讯

5、网络的集合,其外延 要比互联网更为广泛一些。而狭义的计算机网络就是指互联网,我们通常使用的 主要是狭义概念。计算机网络按照传输技术可分为共享式网络和交换式网络,按照地理位置可 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军用计算机网络和民用计 算机网络等等。互联网是特指集网络通讯、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产品销售于 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可以便捷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快速 传递给链接此终端设备的世界各地和任何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群互相连接的计 算机而已,它更是一个实用的、可共享的庞大的公共信息源,也是一个面向芸芸 众生的电子社会。互联网是最具革命性影响力的信息传播媒介,它促使人

6、类进入 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是信息时代人类信息网络的主体。万维网是指在互联网 上支持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集合。随着超文本输协议 的广泛普及,万维网基本上已经与互联网重合,万维网浏览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 功能之一。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网络心理战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以影 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为目标的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这一定义是从心理战信息媒介角 度进行的界定,主要强调计算机网络既是网络心理战产生和发展的基点,也决定 着网络心理战根本的内在属性和特征。它包括三层涵义:计算机是网络心理战的实施平台。心理战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 件。如实施广播宣传心理战就必须拥有相

7、应的广播设备,而计算机则是网络心理 战的实施平台。计算机是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单元,是我们进出计算机网络的 出入口。也是我们搜集、整理、编制和传播网络心理信息的操作平台。计算机网 络平台的出现,要求心理战主体不仅要具有心理战素养,还必须拥有相应的计算 机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空间是网络心理战 的主要战场。1944 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69 年“阿帕网”产生,到 1993年国 际互联网向公众开放,人类跨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预计到 2005 年全球互联网 用户数量将接近 8 亿。计算机网络为人类铸造了一个巨大的“电子空间”,其不 断扩张膨胀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坚持不

8、懈地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 各个社会领域搬上“电子空间”的过程。计算机网络空间从本质上看是一个“无形”的虚拟空间,充斥其间的是巨量 的信息。同时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计算机网络空间又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空间, 它与“有形”的人类社会物理空间实现着永不间断的信息交流。计算机网络的意 义并不仅限于此。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个性心理、社会心理、伦理道理以及思想 观念等都产生着巨大和深刻的影响,目前盛行的“网络综合症”则是网络畸形心 理影响的典型表现。从这一角度讲,网络空间也是人类社会一个庞大的“心理空 间”。计算机网络空间还为人类控制物质和能量创造了全新形式。计算机技术被称 为是“灵魂的技术”,即它

9、与人类以往的任何技术都不同,是对人脑的模仿,是 人类脑力和智慧的延伸。借助于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相关的网 络信息,我们可以对物质和能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 制,从而改变之前的传统控制形式,实现了从“有形”到“无形”的飞跃。目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空间的广域性、开放性、便捷性、控制性,使之 成为人类心理战的全新领域。网络信息是网络心理战的主要武器。根据存在状态,信息可以分为文字信息、 图象信息、声音信息等不同的种类。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将多元化的信息转换为统 一的“比特”形态网络信息,产生了全新的电子“虚拟信息”。各类信息之 间的转换更加容易,信息获取和编制更为廉价简易,信息传播更加广泛、迅速和 准确,个体受众获得了极大的信息自主权和网络话语权。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更 加依恋网络信息的便捷,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逐步提高,特别是近期俄乌大战, 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的重要,可以说它对人类社会的心理影响力的广度 和深度只会增加而不会衰减,它必将成为网络空间里心理角逐的利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