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33267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013年度池州市(青阳县)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探究摘要:游戏,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在幼儿的世界里绽放着独特的光芒,幼儿与游戏的关系就如鱼儿和水一样不可分离。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期最典型游戏的一种,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受幼儿的喜爱,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就需要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游戏的内容,关注幼儿的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游戏中善于把握指导时机,适时介入,并注重多样的指导方法,以推进游

2、戏的不断深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从而提高游戏的品质,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关键词:游戏,角色游戏,指导策略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热情的赞美儿童的游戏,认为“儿童早期的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的肯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期最典型游戏的一种,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要形式,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

3、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它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满足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科学、有效的指导角色游戏,最大化的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游戏的内容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的反应,生活经验的积累直接影响到游戏的开展情况,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生活经验越丰富,

4、他们的游戏内容也就会越充实、越广泛,情节也越深入,甚至越具创造性。幼儿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劳动等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还应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和时机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帮助幼儿积累社会印象。例如,通过故事教学小猴生病了引导幼儿了解医院的工作程序,知道医生、护士的工作范围,学习医患之间的日常对话等等;又如,教师可以带幼儿到十字路口观察交通警察是如何指挥交通的,行人和车辆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以及红绿灯的作用等等。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生活观察得越仔细,游戏的情节也就越丰富,幼儿扮演的角色也会更加逼真。2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

5、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苏联学前教育家门捷利茨卡娅还指出:“要想组织一个有趣的游戏,仅仅让孩子们看到怎样盖房子,怎样运输货物,怎样缝制衣服是不够的。如果仅限于此,孩子们所模仿的只能是成年人的活动,却不懂得成年人劳动的意义,结果游戏必然内容贫乏,趣味索然。应该用人们在生活中的事件和他们的劳动功绩深深打动孩子们的心,使孩子们乐意模仿他们的行为,和他们一起模仿他们的行为,和他们一起体验劳动的乐趣。”因此,在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印象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幼儿认识周围成人劳动的意义,以此来加深幼儿对周围生活以及成人劳动的理解。例如,在“交通警察”的游戏中,教师通过开展社会教学交通规则,引导幼儿了解警

6、察叔叔的辛苦,知道他们工作的意义。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的扮演也会更加逼真、有趣。二、关注幼儿的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要形式,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扮演一个角色,他们通过想象、模仿、创造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幼儿对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和表达直接关系到角色游戏的质量,可以说,角色的扮演是整个角色游戏的灵魂。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角色扮演,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提高游戏的质量。3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7、按钮下载!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角色分配。幼儿对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最为关心,年龄稍大的幼儿角色意识已很强,但往往只考虑个人的愿望而不善于分配角色,因此,教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分配角色的方法,如自己报名、推选、轮换等。经过这样的过渡,到幼儿后期他们便能与同伴共同商量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个性,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轮流担任各种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不应固定不变。其次,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如,在“医院”游戏中,谁是“医生”,谁是“护士”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对于能力弱、年龄小、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们应鼓励、引导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扮演,主动参与游戏。再次

8、,我们要善于观察幼儿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角色身份。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机械的操作着材料,没有角色间的交往对话,没有对于游戏情节的想象。例如,“娃娃家”中的“爸爸”在厨房里重复的把“青菜”倒到锅里、盛起来,再倒进去,又盛起来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提醒他:“哎呀!宝宝爸爸真能干,青菜吵得真香!可以装盘了,但是米饭还没煮呢!”又或者是有些幼儿在游戏中过于“霸道”,对其他幼儿态度不友善,不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我们班的萱萱就是这样,她组织能力强,主意多,但无论扮演什么角色总是凶巴巴的。教师同样要针对游戏的情节,以不干扰游戏的进行为原则予以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表现角色,创造

9、性的扮演角色。4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另外,要关注角色扮演的稳定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忘记自己的角色身份,或者是产生了角色间的错位。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经常会不知不觉的在游戏中忘记自己的角色身份,游离于游戏角色之外。例如,在“超市”的游戏中,“收银员”受到“顾客”角色的吸引,他离开了工作岗位,也跑去买东西了教师发现后,以“顾客”的身份加以提醒:“收银员,结账了!哎呀!收银员,你可不能离开,你离开了,我们买了东西没地方付钱怎么办呀?”这些情况需要教师根据他们原先的角色扮演进行恰当的引导,提高游戏的品质,提高幼儿角色扮演的稳定性。三、注重多样的指导方法,推进游戏的

10、不断深入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作为游戏指导的主体,要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整个游戏进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推进游戏的不断深入。但无论是什么指导方法,都应以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原则,尽量保持幼儿游戏中的自然状态,避免因教师观察游戏而影响幼儿游戏的真实感。通常,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是教师指导游戏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有效最自然的方法。当教师发现幼儿有行为偏差时,可以扮演适宜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例如, “娃娃家”游戏中,“妈妈”头朝下的抱着娃娃,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参与进去,以“客人”的口吻说:“宝宝怎么哭了?不舒服吗?”引导“妈妈”发现问题,自行纠正;又如,“

11、理发店”的“理发师”串门去了,教师以“顾客”的身份找回“理发师”,并说:“理发师,你剪得发型最好看了,你不在店里,我到哪剪头发去呀!6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教师以角色的语言、动作等参与游戏,了解游戏的情况、幼儿的想法,还可以设置疑难情境,启发帮助幼儿扩展游戏的情节,深化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游戏的深入。教师以游戏的身份介入游戏进行指导,幼儿最易接受。除此之外,间接指导游戏也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水平。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组织幼儿对游戏的开展进行讨论,这不仅是分享经验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一次的“理发店”的

12、游戏中,“理发师”阳阳通过向“顾客”派送“优惠券”(长方形的手工纸)来招揽生意,这是值得肯定和分享的经验;又如,在上一次的“医院”游戏中,需要住院的“病人”太多了,以致于“床位”都不够了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回忆上一次游戏的经验,对本次游戏的开展进行预想,做好游戏的心理准备。教师在游戏结束之后也要组织好讨论,引导幼儿发展游戏情节。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发现 “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没有语言和动作,只是坐在一边看着床上的“宝宝”,偶尔拍两下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平时妈妈是怎样哄你们睡觉的,很快就有幼儿说出了“唱歌”“讲故事”“放音

13、乐”“亲亲宝贝”等办法,一下子将“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节丰富了。当然,教师在组织幼儿讨论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启发、点拨,推进讨论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讨论的指导作用。7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对游戏进行讲评也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讲评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水平,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深化游戏内容,提高游戏的品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讲评,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情况,组织其他幼儿一起讨论,教师针对幼儿的讨论给予肯定或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

14、和一些不好的行为提出来,组织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四、善于把握指导时机,适时介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既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寓教育于其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灵活、机智地介入幼儿游戏的能力。但是盲目地介入会干扰甚至是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 甚至于反感。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一)幼儿的游戏存在安全隐患时当幼儿使用危险物品进行游戏,或是在游戏中做出危险的动作,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和同伴时,教师必须立刻介入指导。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理发师”用美工区的剪刀给“顾客”

15、剪头发教师应帮助幼儿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幼儿用安全的物品游戏,不做危险的动作或行为,确保幼儿不受伤害。7 / 1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二)幼儿的游戏情节涉及不健康的内容时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自由的表达着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有时候他们也会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带到游戏中,比如赌博、祭奠死人、抢劫等,发现这些情况,教师也需要马上介入,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三)幼儿的游戏遇到阻碍,无法继续时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如幼儿之间发生纠纷,又或者是其他一些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游戏无法顺利

16、进行下去。例如在“烧烤店”游戏中,三位“顾客” 都要“炸鸡腿”,可是“炸鸡腿”只有一个,“店主”让其中两位顾客买其它的东西,但是“顾客”不同意,这下“店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正是教师介入的时机,教师要协助、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将游戏继续下去。(四)幼儿的游戏兴致减弱,消极情绪出现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兴致很高,但是没玩一会就无精打采了。探其原因有可能是受生活经验的限制,不知道怎么深化游戏,情节单调,使幼儿失去了兴致。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介入游戏,引导幼儿深化游戏情节,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致,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总之,科学地对角色游戏加以指导,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和充分发挥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创造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不是领导者、控制者,而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不仅能让幼儿获得强烈的游戏性体验,情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