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328668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 转苏轼与辛弃疾的生平0月27日 1:07赞(7)转载(13)分享(8)苏轼生平年表136年景祐三年十一月十九苏轼降生10年娶王弗0年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7.159.6)105年举家前去京都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106年任凤翔府判官;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08)1064年任职史馆065年妻丧106年父丧;服孝(10664108.7);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6)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69年返京;任职史馆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1074年岁任密州太守076年0岁任徐州太守1079年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

2、练副使08年往常州0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3)10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109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1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093年妻丧;太后去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1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19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徽宗(101126)太后执政(1100),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64岁辛弃疾宋高宗(赵构)绍兴十年、金熙宗(完颜亶)天眷三年(110)五月十一(合公历5月28日)卯时,稼轩生于山东历城之四风闸。宋绍兴十七年、金皇统七年

3、(114)稼轩八岁。稼轩之从学刘嵒老(瞻)当在此年前后。宋绍兴十九年、金皇统九年(119)稼轩十岁。(“稼轩师于蔡伯坚之说,首见宋史本传,辛启泰著其事于十岁,未知有无根据。”据邓广铭先生考证,稼轩无从蔡氏受学之事,考证详见邓广铭著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宋绍兴二十三年、金贞元元年(1153)稼轩十四岁。领乡举当在本年。(辛启泰谱本年记事云:“先生年十四领乡荐。按先生进美芹十论札子云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盖由此也。”邓按:辛谱所云亦未知何据。济南府志及历城县志中均不载此事。既无可参稽,姑仍旧文著其事于本年。)宋绍兴二十四年、金贞元二年(154)稼轩十五岁。本年当有燕山之行。宋绍兴二十七年、金

4、正隆二年(15)稼轩十八岁。本年当又有燕山之行。宋绍兴二十八年、金正隆三年(118)稼轩十九岁。稼轩祖父辛赞之知开封府,当为由绍兴二十五年至本年内事。宋绍兴三十年、金正隆五年(1160)稼轩二十一岁。稼轩祖父辛赞之卒,至晚在本年。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世宗(雍)大定元年(161)稼轩二十二岁。金主亮大 举南犯,稼轩聚众二千,与耿京共图恢复。十月,金蔡州新息县令范邦彦以其县归宋。(邓按:稼轩与范氏先后南归,忠义相知,后遂婿与范氏。其后邦彦之子如山与稼轩深相投契,至如山之子炎又为稼轩之婿。宋绍兴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1162)稼轩二十三岁。正月,稼轩奉耿京命,奉表南归。十八日至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

5、闰二月,耿京为张安国等所杀,稼轩缚张安国献俘行在,改差江阴签判。五月,皇太子昚受禅即皇帝位,是为孝宗。稼轩以分兵攻金人之策干张浚,不被采纳,其事当在本年抵建康不久之时。稼轩之定居京口及其与范邦彦(子美)之女、范如山(南伯)之女弟之结婚,当均为本年内事。本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立春,稼轩为赋汉宫春词。宋孝宗隆兴元年(163)稼轩二十四岁。在江阴签判任隆兴二年(1164)稼轩二十五岁。在江阴签判任本年赋满江红抒怀。江阴签判任满,改广德军通判,当为本年秋冬间事。乾道元年(1165)稼轩二十六岁。在广德军通判任奏进美芹十论与周信道(孚)相结识,至晚当在本年。乾道二年(1166)稼轩二十七岁。在广德军通判任乾

6、道三年(1167)稼轩二十八岁。在广德军通判任。任满,改建康府通判。乾道五年(119)稼轩三十岁。在建康通判任患<疒颓gt;疝疾,当为本年前后事。乾道六年(1)稼轩三十一岁。召对延和殿。论奏“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又上疏请练民兵以守淮。迁司农寺主簿。作九议上虞允文。乾道七年(7)稼轩三十二岁。在司农主簿任乾道八年(1172)稼轩三十三岁。春,出知滁州。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创立奠枕楼,繁雄馆。秋,友人周信道(孚)来滁相会,并作奠枕楼记。全椒县僧智淳以宋太祖赐王嵒帖来献,周信道代作跋。是年有奏议上君相,论敌国事。(周密浩然斋意抄载镇江策问有云:“犹记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曰:仇

7、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绍定足验矣。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乱世也。诸君有义气如幼安者,百尺楼上岂能不分半席乎。”)稼轩妇翁范子美(邦彦)之卒,最晚当在本年,年七十四。乾道九年(1173)稼轩三十四岁。在滁州任。冬,上疏乞将滁州仍旧作极边推赏。以端砚赠友人周信道(孚),当在本年。稼轩之因病离滁州守任,回京口居第,当在本年冬季。淳熙元年(17)稼轩三十五岁。本年春,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以启贺新任建康留守叶衡,当为本年正月内事。叶衡荐稼轩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 官。淳熙二年(175)稼轩三十六岁。在仓部郎官任登对,上疏论行用会子事。致书周信道(孚),权其痛忍臧否。夏四月,茶商赖文政起事于湖北

8、,其后转入湖南江西,数败官军。六月十二日,稼轩出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进击茶商军。淳熙三年(176)稼轩三十七岁。在江西提点刑狱任。淳熙四年(1177)稼轩三十八岁。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奏陈武陵县令彭汉老政绩。淳熙五年(117)稼轩三十九岁。在江西安抚使任春二月,奏劾知兴国军黄茂材。奏请申严延边州县耕牛战马出疆之禁。召为大理少卿。秋,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淳熙六年(17)稼轩四十岁。在湖北转运副使任春三月,改湖南转运副使。湖南溪峒蛮陈峒于去年正月反,湖南帅王佐亲帅将士入峒征讨,迄本年春擒获陈峒,事定,稼轩为赋满江红词致贺。奏进“论盗贼札子”。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奉孝宗手诏,谕惩办盗贼旨意。

9、淳熙七年(110)稼轩四十一岁。春,奏请以官米募工,浚治陂塘,因而赈给。出桩米赈粜永、邵、郴三州。整顿湖南乡社。夏,奏请于郴州宜章县、桂阳军临武县并置学。奏劾知桂阳军赵善珏,罢之。创置湖南飞虎军。变税酒法为榷酒法。秋覆阅解试卷,得赵方。经始构建上饶居第。作新居上梁文。至晚已于本年自称稼轩居士。刊行亡友周信道(孚)蠹斋集。檄衡山尉戴翊世行县事。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淳熙八年(1181)稼轩四十二岁。江右大饥,举办荒政。稼轩遣客舟载牛皮运赴淮东总领所,以供军用,路经南康军境,为军守朱晦庵(熹)遣人搜检拘没,遂致函朱氏,请其给还。淳熙九年()稼轩四十三岁。在上饶家居秋九月,友人朱晦庵(

10、熹)过信上相会。是年范廓之(开)始来受学。淳熙十年(183)稼轩四十四岁。在上饶家居春,友人陈同甫(亮)有书来,约秋后来访,未果。夏五月,叶梦锡(衡)卒,年六十二。秋八月傅安道(自得)卒,年六十八。冬十一月,李寿翁(椿)卒,年七十三。淳熙十一年(1184)稼轩四十五岁。在上饶家居是年春二月友人洪景庐(适)卒,年六十八。李仁甫(焘)卒,年七十。三月,友人陈同甫(亮)备累系狱,凡七八十日方得释。秋七月,友人罗端良(愿)卒,年四十九。冬,寓居信上之李正之(打正)入蜀任利州路提刑,郑元英亦过信入蜀,稼轩均赋词为别。淳熙十二年(85)稼轩四十六岁。在上饶家居是年,郑舜举(汝谐)为信州守,稼轩与相酬唱甚多

11、。淳熙十三年(1186 )稼轩四十七岁,在上饶家居是年岁杪,郑舜举(汝谐)被召赴临安。淳熙十四年(11)稼轩四十八岁。在上饶家居主管冲佑观当在本年。夏,友人韩无咎(元吉)卒,年七十。友人汤朝美(邦彦)卒,年五十三。友人钱仲耕(佃)卒,年六十二。淳熙十五年(188)稼轩四十九岁。在上饶家居正月,门人范开编刊稼轩词甲集成。奏邸忽又讹传稼轩以病挂冠。郑侯卿(如崈)守衡州,稼轩赋词送之。秋,友人赵昌父(蕃)归自湖南,岁末以诗卷寄赠稼轩。友人陈同甫(亮)来访,相与鹅湖同憩,瓢泉共酌,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淳熙十六年(119)稼轩五十岁。在上饶家居二月,孝宗禅位于光宗。范廓之(开)应招以家世赴

12、告南宋行朝,将以求仕,辞别稼轩,稼轩为赋醉翁操相送,其事当在本年。光宗(惇)绍熙元年(1190)稼轩五十一岁。在上饶家居是年冬十二月友人陈同甫(亮)再度系狱,年余方得释。绍熙二年(1191)稼轩五十二岁。在上饶家居洪莘之通判信州,至晚当始于本年。绍熙三年(192)稼轩五十三岁。春,赴福建提点刑狱任。途径崇安时,曾至武夷精舍与朱晦庵相会。友人马会叔(大同)卒于本年冬季。宁宗(扩)庆元元年(115)稼轩五十六岁。家居上饶二月,赵子直(汝愚)罢右丞相,继责宁远军节度副使,永州安顿。友人刘平国(宰)校书上饶,徐斯远(文卿)领乡荐。李祥、杨简、吕祖俭等以党赵汝愚被罢斥。冬十月,以御史中丞何澹奏劾,落职。

13、庆元二年(11)稼轩五十七岁。正月庚寅,以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郑侨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何澹同知枢密院事。同月壬午,赵子直(汝愚)卒,年五十七。三月王正之(正己)卒,年七十八。友人杨济翁(炎正)举进士及第,徐斯远(文卿)落地。夏四月甲子,余端礼罢,以何澹参知政事,吏部尚书叶翥签书枢密院事。五月七日,妻兄范南伯(如山)卒,年六十七。徙居铅山县期思市瓜山之下。(稼轩历仕始末:“卜居广信带湖,为煨烬所变焚,庆元丙辰,徙居铅山县期思市瓜山之下。”)秋七月戊戌,以韩侂胄为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八月丙辰,以太常少卿胡纮请权住进拟伪学之党。九月,以言者论列,罢官观。以纠结徒党罪名再罢斥朱熹及其门徒。庆元三年(19)稼轩五十八岁。家居铅山春正月壬寅郑侨罢。癸卯,以谢深甫兼知枢密院事。友人陈安行(居仁)卒,年六十九。十二月丁酉,以知绵州王沇请,诏省部籍伪学姓名。庆元四年(118) 稼轩五十九岁。家居铅山五月己亥,加韩侂胄少傅赐玉带,己酉,诏禁伪学。复集英殿修撰,主管建宁武夷山冲佑观。是年吴子似(绍古)为铅山尉,相与酬唱甚多。庆元五年(199)稼轩六十岁。家居铅山友人朱晦庵(熹)来书以克己复礼相勉。友人傅岩叟(为栋)捐直发廪赈乡里之饥,稼轩欲讽庙堂奏官之。是年七月钱表臣(之望)卒,年六十九。八月王道夫(自中)卒,年六十。九月庚寅,加韩侂胄少师,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