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32760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0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课时作业(四十)产业转移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一、选择题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听取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b、c、d所代表的含义是()Aa为第一产业Bb为第二产业Cc为第三产业Dd为技术扩散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Aa比重增加Bb比重不变Cc比重增加Dd服务减弱3相对于河北而言,不利于天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的条件可能是()资源较贫乏,经济实力差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城市规模大,产业密度大交通

2、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较小ABCD答案:1.D2.A3.C解析:第1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因此图中a所代表的产业为第三产业,b所代表的产业为第二产业,c所代表的产业为第一产业。北京的技术水平强于天津、河北两地的,天津的技术水平又强于河北的。d由北京指向天津和河北,由天津指向河北,说明是技术扩散。第2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主要发展高精尖等第三产业。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就是要退出一般制造业等不适宜北京城市发展的产业,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这会使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第3题,相对河北而言,天津城市规模较大,产业密度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

3、容量较小,天津经济实力强于河北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比较完善。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锰是制造干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4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A消费市场广阔B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科学技术水平先进5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环境质量好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土地成本低ABCD6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B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C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D降低运输成

4、本,提高生产利润答案:4.C5.B6.D解析:第4题,从材料可知,生产干电池的主要原料是锰,该地区锰矿资源丰富,是其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第5题,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吸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环境质量不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该地区能源不丰富。第6题,产业集群的实质是工业集聚现象,各种工业集中分布,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统计表,回答79题。甲产业乙产业丙产业1990年主要生产地区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2003年主要生产地区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北京

5、(39%)广东(26%)上海(35%)广东(28%)江苏(30%)7.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8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B环境因素C技术因素D劳动力因素9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D三种产业布局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答案:7.B8.C9.A解析:第7题,甲产业早期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有分布,后随着经济发展,甲产业迁出

6、当地,所以主导因素是廉价劳动力。第8题,乙、丙产业在我国出现时间晚,且分布在京、沪、粤等地,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有技术优势。第9题,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渐渐迁往内陆。乙、丙产业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多高等院校,产业集聚是为了利用技术优势。下表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回答1011题。城市生产成本(元)市场平均价格(元)技术原料劳动力其他甲1.2611330乙1.26206301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B从甲市向

7、乙市转移原料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11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A不利于乙市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甲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C导致甲市大量工人失业D提高了乙市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市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将从乙市向甲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第11题,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有利于乙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甲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甲市的就业机会,失业减少。不会提高乙市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读美国某类商品主要进口市场份额分配表,回答1213题。年份日本%意大利%韩国%

8、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印尼%19702533127001974223333001978217831001982112193810198607194630199005181930419940423362712.此类商品最可能是()A钢铁B汽车C啤酒D鞋类13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交通D技术答案:12.D13.B解析:第12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美国对该商品主要进口市场份额1970年在日本、意大利比例较大,1994年在韩国和中国大陆比例较大,所以结合选项可以推测该商品为鞋类,因为鞋类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1970年日本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价格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劳动力价格

9、上升,而中国大陆劳动力价格较低,而且中国大陆工业水平相应提高,使得鞋类生产成本下降,质量提高,美国对该商品主要进口市场份额提升,故D项正确。第1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故B项正确。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国家每个雇员年产值(103美元)日工资(美元)年工资/年产值美国10560208.6德国8745188.6英国5036262.8中国291.518.9(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2)分析在全球第二、三轮产业转移过

10、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答案:(1)德国劳动力的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高于英国。(2)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与年产值的比值最低,土地价格低,利润高;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等。(3)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解析: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德国日工资比英国高,年工资/年产值比英国低,故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转向英国。第(2)题,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可从工资水平、土地价格、国家政策、市场潜力、资源和交通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提高科技含量、自主创新、提高竞争力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