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32747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 人力资源开发要抓住人的年龄最有利于职业要求的阶段来实施最有利的激励措施,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具有( B )特征。A. 能动性B. 时效性C. 社会性D. 再生性2. 在理论界通常将( D )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A. 威廉配第B. 亚当斯密C. 马歇尔D. 舒尔茨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专家判断法又( C )。A回归分析法B经验预测法C德尔菲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4.由组织的各级管理者,根据需要预测对各种人员需要量,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人员把各部门的预测进行综合,形成总体预测方案,这种方法称为( C )。A. 管理人员判断法B. 经验预

2、测法C. 微观集成法D. 德尔菲法5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是( D )。A人员招聘B培训与开发C职业生涯管理D人力资源规划6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是( A )。A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B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C人力资源供求平衡D无法确定7以下关于人力调配图,说法正确的是( D )。A人员调配图是企业外部供给的预测方法B人员调配图预测的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C人员调配图用以了解企业现有的人员流动 D人员调配图是一种岗位延续计划8企业内部供给的预测方法包括( D )。A对当地失业水平的预测B对全国失业水平的预测C公司涉及范围的人口密度D马尔科夫分

3、析法9下列关于德尔菲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参与成员必须是外请专家B整个过程要尽可能简化,不问与预测无关的问题C实施过程中,不能采取匿名形式进行,这样才能保障专家意见的真实性D为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专家的预测必须提供精确地数字,而不能使用估计数字10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首先要依赖于( A )。A组织目标 B工作分析C业绩考评 D职业规划11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 A )。A供需平衡 B供需失衡C供需暂时平衡 D供需暂时失衡12马尔科夫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 A )。A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B发现现在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C马尔科

4、夫分析法有简单的和复杂的,可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处理D根据现在人员的变化来确定未来的人事变化13工作性质完全相同的职位系列称作( D )。A职级B职等C职组D职系1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D )。A工作职责B工作环境C工作权限D工作中晋升15.( A )是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A. 工作要素B. 任务 C. 职责 D. 职位16员工招聘时应以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岗位的空缺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任职者的资格要求选用人员,这是遵循了( B )原则。 A因人择事 B因事择C竞争择优 D效率优先17内部招聘的主要优点有( D )。A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B来源广泛,选择空间

5、大 C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D了解全面,更容易做到用其所长18( B )是指向被试者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将被试者置于难堪的境地,目的在于观察其反应能力、承受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A. 心理测验法 B. 压力面试 C. 结构式面试 D. 非结构式面试19( C )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目的在于了解应试者“应知”、“应会”掌握的水平。A个性测验B兴趣测验C成就测验D智力测验20( B )是用于测量从事某种工作所应具备的某种潜在能力的心理测试。A兴趣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智力测验21企业对新员工上岗前进行的培训称为( B )。A在岗培训

6、B入职引导C脱产培训D在职培训22员工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和部分工作时间参加的培训称为( A )。A在岗培训B入职引导C脱产培训D短期培训23.学员在特定场景中或情境下,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培训方式是( B )。 A. 案例教学法 B. 角色扮演法 C. 工作轮换法 D. 工作指导法24.培训需求分析中,( A )层面的分析指的是确定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业绩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和能力,这个层次的分析决定了培训的内容。A. 工作岗位层面分析 B. 个人层面分析C. 组织层面分析 D. 培训课程分析25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

7、料消耗率、能耗、出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现,都需要综合考虑,逐一评估,这体现了绩效的( B )的特点。A多因性B多维性C动态性D不确定性26( A )是绩效考评中比较简单易行的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A序列比较法B成对比较法C比例控制法D关键事件法27( B )优点是既拉开了被评估对象之间的等级差距,便于相对比较,又可以有效控制各等级的人数分布,保持人配合理,避免盲目考评与失控现象。缺点是使绩效水平相近的员工因为比例限制而被划分到不同的等级中去,从而产生评估的偏差。A目标管理法B比例控制法C关键事件法D量表评定法28以下关于绩效考评结果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可以根据结果帮

8、助员工制定绩效改进计划B可以作为员工晋升的依据C可以据此给员工发放奖金D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29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等比较适合采用( C )进行绩效考评。A直接指标法B成绩记录法C目标管理法D分定考评法30绩效考评是对员工( D )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评估过程。A工作行为B工作效果C工作效率DA项和B项31在使用绩效考评的关键法时,( A )。A考评者要记录并观察员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B关键事件只能作为衡量员工的辅助证据资料C考评者无需考虑行为的情景D考评者要对人不对事32目标管理法能使员工的( A )有机结合。A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B努力目标与组织目标C努力目标与集体目标D个人目标与

9、集体目标33( B )是指考评者在对被考评者进行评价时,对被考评者的某种要素评价较高或较低,将导致对其所有的其他要素也评价较高或较低。 A居中倾向 B晕轮效应C对照效应 D近因效应34( B )是考评结果最重要的应用.。A绩效计划 B绩效改进C绩效考评D绩效面谈35企业一般给销售人员实行的是( B )。A能力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计件工资制D职务工资制36以下关于企业薪酬的错误说法是( D )。A薪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企业合理的薪酬构成,根据市场薪酬给付水平确定企业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B薪酬是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和实物报酬的总和C岗位评价是对岗位价值的判断,进而纳入薪酬等级D薪酬调查的目的

10、是给企业确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以招到最好的人才37社会福利的实施对象是( A )。A劳动者B社会贫困者C军人及其家属D全体居民38关于薪酬管理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分配结果均等B对外具有竞争力C对内分配公正D适当拉开薪酬差距39某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维持企业不至于倒闭,那么薪酬原则是( B )。A支付高于市场工资水平的工资B支付略低于市场工资水平的工资C高薪吸引人才D拉大薪酬差距40计件工资的特点是( B )。A适用管理人员B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工作态度C薪点工资制作用不大D员工的工资取决于员工的考勤41岗位工资制员工的薪酬取决于( B )。A岗位评价点数B工资标准C计件单价

11、与工作量D点数和点值42关于斯坎伦计划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C )。A斯坎伦计划是一种团队奖励计划B斯坎伦计划强调员工参与C斯坎伦计划以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附加值来衡量生产率D斯坎伦比率等于劳动力成本与产品销售价值的比率43短期奖励计划不包括(B )。A一次性奖金 B期权计划C绩效加薪 D月/季度奖金 44以下不属于奖金的是( B )。A效益工资 B技能工资C业绩工资 D佣金45.(B )又被称为可变工资,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即工资中随着员工努力程度和工作绩效的变化而变化的部分。A. 基本工资B. 奖励工资C. 成就工资D. 津贴46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不包括( A )。

12、A试用期限B劳动合同期限C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D劳动报酬47劳动关系当事人为明确劳动关系特定的权利义务,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契约称为( A )。A劳动合同B专项协议 C必备条款D可备条款48劳动合同的终止符合的法定条件不包括( D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B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约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C劳动者死亡D劳动者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49劳动者解除合同,应提前( B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A15 B30 C60 D90 50( A )是依据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的条款,不具备此类条款,劳动合同不能成立。A必备条款B可备条款C专项协议D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51

13、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不愿协商解决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申请( D )调解。A法院B工会C劳动争议仲裁机构D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52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 C )天,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A60B15C30D9053劳动争议当事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应在( C )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A15天B30天C60天D1年5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之日起( A )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A7 B5 C3 D10 55劳动关系的内容是( C )。A权利 B劳动 C权利和义务 D义务56女职工生

14、育享受不少于( A )日的假期。A90 B60 C120 D20057对怀孕( A )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A7个月 B8个月 C9个月 D10个月58社会保险就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以便从根本上稳定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保险具有( B )的特征。A强制性 B保障性C福利性 D社会性59社会保险关系的主体不包括( D )。A国家B社会保险的管理和经办机构C用人单位 D工会60电气设备的安全属于( A )。A安全生产技术B劳动卫生与健康C劳动保护制度D安全管理制度61( B )承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缴纳者。A国家 B用人单位C社会保险的管理和经办机构 D劳动者及其家庭62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