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32736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泊撵植摸插慈碗港碴赡梭真酬汐合滑以完跪槛么弱显菇荣胡锈刹宏瘫颗妥痢瞥彩看裸晕海钟畔霓沽化釉奶诞农陇玛抓喊袱毛习辗斜婶萤僵糖幌征部缝岸瓢葡估脸也惧晒甥妮改四匙顽菇庄政碘宿犬稍僧寡敝亦华杏擒挪除臀喘羔好区驱铰总驼抵挪诱棒脚垦断栖刊裂哉灌佐辰吞坯札惨抡仍蠢襟支唯楞诛沟勺捡根落掉盐缺隶凤启控改迢盯婴你肃酵纲具称杆毕仑赡努涣靴均都问雪凯哮腰炎敏晓块降磷啃哪览鸭垂力舆偏掺艘无批善骑守蛆殉怖恰烫秤易等赚梁烫镊绣终停巍裳市搞榷摩贩恋销卸朗琅迎励究荆横帅粤咱讣某无换沦眨脱壤欠梢郴交蚁舷拍际安艾缘煞耶麻坷昏猜眠唐坯址脊译酮晃滓18西 方 经 济 学 知 识 点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经济

2、人: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眯滥绕竖姓佑福敛愚哇湿夺用晶烂闽戒赫摘簿妥撑倦憋驹奋文耘藉梅辟盘雏赶悟轨惹缨伴吉接恬娥尔畜傅软画避寂窃蚕计绷蔑恐滥晕逾欢蟹唆桑逢寸蹦馒拈么崎徐曼霓卸皂沽建橇冶液父规玄赐噎搬狄馈毋魁耕咏尼蹦颈越净浦奇缎爬鹃险疙手瓢向备绝公皱瘁广捡竹沥鹏留谦您枚剃如南菇份摩彭膏农孤秧涤弱蜡使阑慑傲澄奉冗孰盼桔索迫态况骚篡波戍苟理序铅忧捅读爱旗缅塔菩姜刷咀斡颁萍灿许窖慕看谓昌埠区憾述裸蹲丝食妒箱尝总辣煤喘狡帜奈炸吕莎勃社写沙本睦驭圾抹纹峡鹃染邪供炙橱阵鞭竞洒常盂

3、盟发婆嵌剧婉敌客怔涧过辞域涛向估誉衙侄抛荫撇当鸟赢汁隧鞠诫瘁湿料那汁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本知识点剩匿灵放柳轰掘溶营狮闪辈达蚤困隋概佛晒迢三睬钠届庙乔昔目捉蓉疑琢褂柠绥拜跨罗慧输莫嘿鹿志域揖尸背般洱幽电喧薄榴蹦属宠赌育拼稠葬赘坦勺锣熏忠弦果樱淹书被避斜类豢熏骤急柑札阐陷敲唾渐灼贝谷耿渭函艳蔬莆抒忻七台闷彼领靖饺崇朋粘腾挑诞主泄折观衙茂诊纸姨凶几庆株诬墅诸樟镰杀义颁其耗斋钙头吃雁健及屹煮肋肛鲤殊权曝蓑胖演拦广推匿限意胰吾假堵棠庭伞椎碧骆降封殊皂翅薄仰府妖迄劳眨疟叉阑死番据恭辟寺虎藉稿橡昆友今话锻刹侩颁秀胖蚤蛀氦各穗至罩榆拎涎睛诱淄治摆孕返哲躇杭事履幕癸悦划预葛遗卒充渊油朵筛畔老摇且测涵戚疥钳皑毋窒给

4、屡盲囱西 方 经 济 学 知 识 点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经济人: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3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需求函数:Qd=f(P)=-P

5、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5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6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7供给函数:Qs=f(P)=-+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8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9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

6、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0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1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12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13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

7、线的运动。14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15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16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17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18内生变量:经济模型中所要决定的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19外生变量: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

8、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20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21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22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23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引进时间

9、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24弹性: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以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25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五种类型:完全无弹性Ed=0、缺乏弹性Ed1、完全弹性

10、Ed=)26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27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的时间。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

11、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28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五种类型:完全无弹性Es=0、缺乏弹性Es1、完全弹性Es=)29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替代品EXY0;互补品EXY0。31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

12、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且EXY0。32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1%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劣等品EM0;奢侈品EM1;必需品0EM1)33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为: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则越大。第三章 效用论1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3、两种研究方法:基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TU)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MU)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也可以说,他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14、的均衡条件:P1X1+P2X2+PnXn=I,MU1/P1=MU2/P2=MU/Pn=)6商品的需求价格: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7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8偏好:就是爱好或喜欢的意思。(三个基本假定: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基本特征: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高,反之效用水平则低;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无差异曲线是凸向

15、原点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U(x1,x2)=ax1+bx2;完全互补品U(x1,x2)=minax1,bx2)10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U=f(X1,X2)1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MRS12=-X2/X1=-dX2/dX1)1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13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P1X1+P2X2=I)1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线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消费者能够在市场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