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3240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答案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教材同步学案(选择性必修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一、晚清选官制度的改革1、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有哪些?晚清之时科举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概况。(1)原因:西学的不断传播,洋务运动的开展。(2)变化: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在康有为等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后未能实行。(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3)废除概况: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奏请,下诏废除科举制。(乡会试一律停止,学务大臣颁发教科书,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变化,清政府也开始进行选官制度改革)2、选官

2、制度的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对选官制度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注意两点)(1)设教育管理机构,加强教育管理:中央:1905年,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地方: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2)确立新的选官制度:确立学堂选官制度: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制定考验游学毕业生章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民国建立后,官员选拔的方式又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是以考

3、试方式选拔官员,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二、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1、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的提出: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样的选官思想?结果如何?(1)思想: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试的思想,即: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运行机制。(2)结果、评价:基本没有实行,对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的选官制度: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什么方式?文官考试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该项制度当时有何局限性?(1)选官方式: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2)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

4、度的建立。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铨叙:官吏的资历和劳绩,确定其升降级别与职位)。局限性: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了解这个事情)3、南京国民政府的选官制度:公务员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公务员的选任由谁负责?这一制度的基础来源有哪些?这一制度有何特点?它的实施有何历史作用?(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2)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3)基础来源: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中国传统考

5、试监察制度,西方文官制度。(4)特点: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开放性和平等性更强。(5)历史作用: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得到确立;弊端是任用私人现象比较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干部管理体制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三、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新中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特点)是什么?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怎样正式形成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何区别?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1)新中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特点):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2)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

6、式形成。(3)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4)意义: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探究一:(1)变化:从以科举为主要选拔途径发展为科举考试和新的选拔方式相结合.再到废除科举制。原因:科举制不能满足洋务运动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向现代社会转型,科举制成为障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社会舆论的抨击及权臣的奏请对清政府有很大触动。(2)影响:培养出了-批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式人才;客观上推动了西学的进- 步传播; 一定程度上起到

7、思想解放的作用。探究二(1) 重新设计并形成制度化;借鉴前代和中外历史传统;以孙中山的五权宪政理论为指导;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重视教育经历和实践能力;重视平等和开放。(2)有助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实践孙中山先生的宪政思想;扩大统治基础;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和中外交流;推动社会的开放和平等;推动党治和国家统一; 但是,也有利于国民党-党专政的加强。探究三(1)特点:用法律来规范,防止不正之风;干部改革逐步开展,具有渐近性;在干部选拔和任用.上侧重于干部才能的体现;打破干部终身制。(2) 意义:规范了国家干部选拔的程序,有.利于防止任人唯亲现象的不正之风;提高了干部的执政能力;有利于促进干部廉洁从

8、政。选择题:DDDBD BCB9. (1) 关系:官僚体制依附于皇权(以皇权为中心),为皇权提供组织基础和工具; (2分)官僚体制形成了-套有序的组织机制,与皇权利益也有分离的一面; (2分) 总之,皇权与官僚权力之间是等次分明的主从关系,互为依赖又互为钳制。(2分)(2)特点:形成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考试、考核为选拔任用主要方式;公务员任用与革命功勋、国民党有密切关系;引进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古代铨选制度。评价:是一次建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尝试;公务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体系较为完备,有一定积极作用,为后世公务员制度提供了借鉴。但突出功勋、党性,易造成政治腐败,同时也服务于国民党-党专政。10. (1) 背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文官言考试制度的影响;借鉴西方文官制度成功的经验;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科举制度废除后言员选拔制度不成体系;南京国民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2)影响:稳定了国内政局;巩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拔了大批知识分子参与国家建设;促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