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32293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机电专业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把电类专业建设成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加快机电类专业的建设步伐,制定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加快我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步伐,建立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通用机电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及时了解社会及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其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用通用机电维修专业一体化课改小组开展了以了解本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及本专业人才的职业

2、发展近阶段情况和分析检验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为主要目的的企业调研活动。一、调查的方式与内容 1、承德及周边地区工业及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对通用机电维修专业人才需求情况;通用机电维修专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老师召开我校历届毕业生和应届实习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掌握了毕业生的从业情况,了解了毕业生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及实习环节的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了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 2、走访企业,课题组一行人分组对承德周边的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先后走访了承德金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承德宏鑫铸

3、造材料有限公司,围场县农机推广站,承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承德援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十数家企业,对各个企业的企业专家进行了调研,专家详细情况如下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技术等级学历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李友学男1973-3-2541高级工程师专科承德金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司杰男1949-5-2065技师高中承德金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于民哲男1967-247高级工程师本科承德宏鑫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张吉新男1950-10-1763高级工程师本科围场县农机推广站0314-韩云升男1952-2-561技师本科承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用人单位对职校学生需求的调研结果:所需就业力说明占被调查者的比例敬业精神有强烈的责任心和

4、职业道德,认真投入工作,对职业和自我有正确的心态和认识,不浮躁80实际经验和能力有岗位所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75吃苦耐劳与抗挫能力职校学生要面向基层就业,要面向民营和个体企业,能经受住困难和艰苦环境的考验82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职业素质、心理素质、知识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行为素质78沟通与合作能力很多岗位要很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同时要有合作精神,这样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92继续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劳动者充实知识,提升技能,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70二、机电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1、本区域内机电行业对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是机电类

5、企业所必需的,无论是简单的机电加工,还是自动化程度高的机电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电加工技术专业。随着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电加工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工资再高也难找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人员短缺200多万。数控、模具、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关注全国职业中学的学生技能比武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机电设备生产

6、行业的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企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除了具有一批稳定的机电加工人员外,数控设备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技术技能型人才得到重视,他们在本行业内代表着制造业的精英。2、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经济开发区的机电类企业,好多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都涉及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

7、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电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中等技术应用人才,而当地的职业学校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行业的需求,这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调研表明,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加工技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目前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主要有: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8、;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等。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改革调整后的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企业在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原则,使毕业

9、生既能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加工、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实用技术。这一措施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适应了本地区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革调整后的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以“工学合一”、“产学一体”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具有实用型人才特色。三、机电类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

10、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电手等,无一不是机电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这种

11、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及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2、我国急需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对数控、模具、机加工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反映了这一趋势。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很乐观。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市场中的份额。3、本区

12、域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近几年,我省机电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前,许多大中型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机电类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较高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满足企业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类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类技术应用性人才。近些年,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加工技术专业从业人员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

13、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加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四、经过调研,我们需要改变的1、培养模式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通过积极打通“教、学、做”合一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2、开展工学合一,改革课程体系开展互动性的工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

14、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具体来说也就是说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和企业零距离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培养完全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3、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我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要有三个专业方向:机械加工方向;机修钳工、焊接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方向。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有: 普通车床机械加工;数控车床加工;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维护;零件加工;电子设备的装接;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等。(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根据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由企业专家、调研小组成员结合本专业相关的

15、行业、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分析专业主要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相应的知识要求和相关技能要求。五、专业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技术应用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机电技术应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2、 具体目标我校机电专业分为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修钳工、焊接技术三个专业方向,具体目标如下:1)机械加工技术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普通车床、数控车床使用、维修、维护的中级技能型人才。掌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等工作,推动我县农机具制造的向前发展。2)机修钳工、焊接技术培养目标:(1)熟练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的装配与调试技能。(2)熟悉钳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并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中级钳工常用量具、精密量具和量仪的结构、原理,掌握用其测量的技能。(3)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掌握钳工基本技能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本工种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4)能独立制订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并能根据实际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