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322019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 必修二文言文期末训练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暴秦之欲无厌。 B. 当与秦相较。C.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 万几宸翰之宝。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义不赂秦。 B.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 朝歌夜弦。 D.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能独完。 /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未云何龙? C.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骊山北构而西折。 D. 李牧连却之。/ 燕赵之收藏。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谓智力孤危。 B. 楚

2、人一炬,可怜焦土。 C.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D. 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思厥先祖父。 B.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C. 强弱胜负已判矣。 D.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6、 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二败而三胜。 B.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 骊山北构而西折。 7、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B. 破灭之道也。 C. 暴秦之欲无厌。 D.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8、 与“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中的“之”用法相同

3、的一项是( ) A.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B. 子孙视之不甚惜。 C. 凌万顷之茫然。 D. 苟以天下之大。 9、 下列各组句子中“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 秦以攻取之外。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C. 洎牧以谗诛。 D. 以有尺寸之地。 10、 与“其势弱于秦。”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 齐人勿附于秦。 C.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兵不利。 而秦兵又至矣。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

4、在。 D.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2、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言得之。 大则得城。 B.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C.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邯郸为郡。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 固一世之雄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 诸侯之所亡

5、,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C.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D.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5、 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势弱于秦。 B. 苟以天下之大。 C. 秦人不暇自哀。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6、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 洎牧以谗诛。 B.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C. 并力西向。 D.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7、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思厥先祖父。(其)B.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满)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断) C. 始速祸焉。(快速) 洎牧以谗诛。(等到)

6、D. 直走咸阳。(跑)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 18、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小学而大遗 1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D.自余为僇人 2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辇来于秦”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小学而大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日与其徒上高山 2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李牧连却之”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A.泣孤舟之嫠(l)妇 B.始速祸焉 C.始指异之 D.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焉用亡郑以陪邻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秦以攻取之外 洎牧以谗诛 D.其皆出于此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3、下列句中“而”字与例句“终日而思矣”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D.蟹六跪而二螯 24、下列句中“之”字与例句“凌万顷之茫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句读之不知。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哀吾生之须臾 25、下列各组句子

8、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B.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不知日之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于是余有叹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泣孤舟之嫠妇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李牧连却之 小学而大遗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 / B./ C./ D./ 27、下列对文言文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洎牧以谗诛之二虫又何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相同,不同 B不同

9、,不同 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2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蚓无爪牙之利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多于市人之言语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徘徊于斗牛之间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小学而大遗 秦人不暇自哀 A. B. C. D. 29、下列各句与例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凌万顷之茫然 B.戍卒叫,函谷举 C.赵尝五战于秦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0、下列各句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而又何羡焉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客有吹洞箫者 洎牧以谗诛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今安在哉 A. | B.| C.| D.| 31、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思厥先祖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A B C D32、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