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31960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精品资料三断章【教学目标】1、作者介绍2、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法】讲读训练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 1 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这样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 年 10 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粥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二、作者简介: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 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

2、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三、关于断章: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 年 10 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三、断章全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2精品资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赏析: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细

3、想的话,你又会觉得满脑子疑问: 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那份浓浓的诗情就可以了。这首诗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哲理诗解读,也可以当作爱情诗解读。为什么说它是一首哲理诗呢?我们先看这首诗的意象。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8 个可相互交叉重叠的意象,即“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这虽然是一刹那的意境,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在短短的 35 字里涵蕴了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断章的 4 行诗,是 4 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

4、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由这层去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首诗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 的道理,世间主客体本来就是相对的,宇宙万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关的。该诗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认为“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

5、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此诗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由此段答辩看来,不论是李健吾还是卞之琳本人,都认为此诗在抒情之外,还蕴含着某种哲思:或是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或是李健吾所说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而已。除了把它作为一首哲理诗,很多人更喜欢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诗中美丽的画面

6、,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它实在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让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别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别人“梦”中的装饰。不写她的外貌,而写由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张力,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由此可见出景色之美。但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关注的竟不是那让桥上人痴迷的风景,而是这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

7、”。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 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答案自然是“你”。因为此刻,桥上人已成为楼上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3精品资料人眼中最美的风景。“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深夜无眠,月光如洗,当窗望月,由自己窗前之景联想到对方窗前之景,由月色的美联想到“你”的美。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那个被装饰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恋表现得多么热烈,若此时回过头去再看上一节里提到的那一“看”,便能更觉出那质朴无华的一“看”实在是让人遐思无尽啊!卞之琳谈断章的时候曾说过,“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

8、情,写一刹那的意境。”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文题展示】阅读卞之琳的新诗断章,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断章这首诗是在 装饰 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 这是抒情诗 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又说: 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参考拟题:1. 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2. 相互欣赏3. 营造共赢的风景4. 相映成趣的美丽5. 你也是一道风景教学反思: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