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31314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救援装备 移动供气源 培训讲义移动供气源又称移动供气源,是一种将气源置于有毒有害工作环 境外,在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场所,依靠气瓶压力和长管连接,将洁净 空气输送到在有毒有害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的呼吸防护装备。移动供气源弥补了其他种类呼吸器供气时间短的缺点,适用于需 较长时间作业的特殊固定场所。因不用佩戴贮气瓶,减轻了佩戴者的 负重,使消防作业行动方便灵活,也能用来进入狭窄空间,但其作业 活动 X 围受到管长的限制。此外,长管在长距离移动过程中,可能会 被意料之外的尖锐器物戳破,或被腐蚀性介质腐蚀,或更可能与地面 长期摩擦而刮伤,为减少这些安全隐患,可通过外加一个或多个应急 气瓶,当出现供气不

2、足等情况时,消防员可及时切换气源撤离工作现 场。移动供气源主要适用于长时间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 雾以及缺氧环境中进行的定岗作业或小活动 X 围工作的工作人员的 呼吸保护,使用环境温度一般在-30C65C。不适用于水下作业, 也不适用于强酸、强碱场合下工作。移动供气源的设计原理图如6所 示。6移动供气源的设计原理图移动供气源一般可供12人同时使用,气流通过Y型接口分流。 有些移动供气源配备应急装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切断移动供气 源,打开应急气瓶,立即撤离现场,保证人员安全。应急气瓶工作压 力一般为15MPa,保证人员有足够时间撤离。有些移动供气源还能外 接中压空气气源,此时需在减压

3、阀块前安装过滤器,对中压空气进行 油水分离处理。(一)组成与结构移动供气源按照气瓶公称容积和数量划分,一般可分为6.8L双 瓶、6.8L四瓶、9L双瓶和9L四瓶。气瓶的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30MPa。 也有按照中压长管的长度来划分,一般可分为60m、50m、40m和30m。移动供气源由气瓶推车总成、气瓶总成、高压胶管总成、气源分 配器、减压器总成、压力表、压力警报器、中压长管、Y型快接、气 体分流管、供气阀总成、面罩总成和辅助背带等组成。移动供气源的 结构简图如7所示。7移动供气源结构简图(a)气瓶推车总成正视图;(b)气瓶推车总成侧视图;(c)腰带总成图1报警器;2中压表;3安全阀;4减压阀块

4、;5高压表;6四通总成;7卸压螺塞;8单向阀;9高压胶管总成;10 肩带总成;11 应急气瓶阀;12 应急气瓶;13 应急减压阀;14 腰接阀;15-中压导管;16-腰带总成;17-Y形接头;18-长管缠绕装置;19-气体分流管;20-气瓶阀;21-高压气瓶(30MPa); 22-手推车总成1. 气瓶推车总成气瓶推车总成包括手推车、长管缠绕装置、气瓶固定器、气瓶总 成、高压胶管总成、减压器总成。2. 气瓶总成包括气瓶和气瓶阀。3. 高压胶管总成包括手轮、高压胶管、高压表、卸压螺塞、四通及单向阀。4. 减压器总成包括减压阀、中压表、高压报警器。5. 供气阀总成供气阀总成由节气开关、应急冲泄阀、插

5、板、凸形接口、密封垫 圈组成。其功能是通过调节供气压力,来满足佩戴者不同的吸气需求 量。6. 面罩总成面罩可为半面罩或全面罩。半面罩由颈带、传声器、吸气阀、头 带、扣环组件、口鼻罩、凹形接口组成;全面罩在半面罩基础上增加 了视窗、视窗密封圈和头罩组件。半面罩只能保护人体呼吸器官,防 止有害物质进入口鼻;全面罩则能保护人体整个面部,主要是眼睛。 面罩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二)主要技术性能1. 防护性能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保证最长工作距离下的每人供气流量至少为200L/min,以满足工作中人体的最低需气量。2. 整机气密性能呼吸器在气密性能试验后,其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值在lmin内的 下降不大

6、于 2MPa。3. 面罩性能 面罩质量应分布对称,头带或头罩应能根据佩戴者头部的需要自 由调整,其密合框应与佩戴者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面罩视窗为大视窗,应使用透光性能良好的无色透明材料,并不 应产生视觉变形现象,且应有除去视窗结雾功能。视野性能及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表 的规定。视野及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视野项目总视野() 双目视野() 下方视野(度)要求705535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4. 气瓶性能气瓶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应符合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 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高压气瓶上应有“压缩空气;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 作压力;公

7、称容积;重量;生产日期;检验周期;使用年限;产品标 准号;警示:发现纤维断裂或损坏,不应充装”字样标记,气瓶外部 应有防护罩。高压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30MPa,应急气瓶的额定 工作压力一般为 15MPa。5. 动态呼吸阻力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的X围内,以呼吸频率40次/min, 呼吸流量10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内始终保持正压,且吸气阻 力不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大于1000 Pa;在2MPa至IMPa的X围 内,以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呼吸,呼吸器的面罩 内仍保持正压,且吸气阻力不大于500Pa,呼气阻力不大于700Pa。6. 静态压力静态压力

8、不大于500Pa,且不大于排气阀的开启压力。7. 警报器性能当气瓶内压力下降至5.5MPa0.5MPa时,警报器发出连续声响 报警或间歇声响报警,且连续声响时间不少于15s,间歇声响时间不 少于60s,发声声级不小于90dB (A);从警报发出至气瓶压力降至 1MPa时,警报器平均耗气量不大于5L/min或总耗气量不大于85L。8. 减压器性能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X围内,减压器输出压力在设计值X 围内;减压器输出端设置安全阀。9. 安全阀性能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与全排气压力在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 的110%170%X围内;安全阀的关闭压力不小于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 设计值。10. 高压部

9、件强度高压部件经水压试验压力试验后应无渗漏和异常变形。11. 中压部件强度 中压导气管不应妨碍佩戴者工作和头部自由活动,且不干扰供气 阀同面罩的连接。当佩戴者的活动引起中压导气管弯曲、变形时,中 压导气管不应产生通气障碍。中压导气管爆破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输 出压力最大设计值的4 倍。(三)使用与维护 移动供气源使用与维护方法如下。1. 使用说明(1)人员配置 使用移动供气源时,必须配备监护人员。由监护人员负责监督和 指挥使用者的作业,在监护人员和使用者之间必须有可靠的通讯联系 工具,在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无备瓶时)或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 通知使用人员撤离现场。严禁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使用移动供气

10、源。(2)使用前准备 准备气源 使用前应向气瓶内充满压缩空气,充气时松开高压胶管总成与气 瓶阀的连接,卸下气瓶总成,装上充气接头,再将空气压缩机上的充 气管接到充气接头上并拧紧,打开气瓶阀,开启压缩机,开始向气瓶 充气,当压缩机上的压力表指示达到气瓶公称工作压力30MPa时,先 关闭气瓶阀,然后关停压缩机,打开压缩机上的卸压阀,将充气管内 的压力释放,然后卸下充气管及充气接头。气瓶充气后,装到手推车上,将高压胶管总成手轮接头旋入气瓶阀接口内并旋紧,关闭卸压阀。然后,完全打开气瓶阀,减压阀块上高压表的读数不小于18MPa,中压表指示压力应为0.7 MPa0.02MPa。 应急气瓶充气过程同上,应

11、急气瓶工作压力为15MPa。外接中压气源在使用前,须确定无毒、无污染、且氧气浓度达到 20%以上的清洁压缩空气,经油水分离等方法过滤后才能接入减压阀 块前的接口,其气源压力不得高于1.0MPa,不得低于0.6Mpa,供气 量不小于600L/min,供气量应满足防护性能最低要求(保证每人最 长工作距离下最低供气量200L/min)。 使用前检查A. 检查泄漏开启两侧大气瓶气瓶阀,30秒后关闭气瓶阀,观察两侧高压表, 在5分钟内压力下降均不得超过0.5MPa,如果超过该值应停止使用。 检查泄漏部位,直到修复后才能使用。B. 报警压力检查先打开大气瓶气瓶阀,30 秒后关闭气瓶阀,慢慢打开供气阀上 红

12、色旋钮放气,观察高压表下降至 5 MPa +0.5MPa 时报警器是否发 出声响报警,如果低于该值报警,必须停止使用该装具,直到修复后 才能使用。C. 面罩气密检查 佩戴面罩,先放松系带,然后戴上面罩,依次从下部系带开始 收紧,使面罩与面部贴合良好,系带不必收得过紧,使面部感觉舒适 即可。用手堵住供气阀接口处,然后深呼吸数次,面罩内产生负压, 面罩应向人体面部移动,证明面罩气密性良好。否则面罩应停止使用, 重新检查或修复后才能使用。D. 装具佩戴 根据身材调节好腰带,腰接阀和应急气瓶的位置,以合身、舒 适为宜。将紧急供气阀插头插入腰接阀上的小快速插座内,旋上锁紧 环。将供气管插头插入腰接阀另一

13、端的大快速插座内,检查连接是否 可靠。E. 应急装置总成检查关闭手推车上的气瓶阀,打开供气阀,放空系统中的余气,关闭 供气阀。然后打开应急气瓶气瓶阀(应急气瓶内应充满13 MPa15MPa 压缩空气),打开紧急供气阀(此时管路应自动切断与长管的连接) 深呼吸数次,呼吸应舒畅,手推车上安置的中压表不应有压力显示。 否则停止使用该应急装置,直到重新修复后才能使用。F. 供气管供气检查打开手推车上气瓶阀,关闭应急气瓶气瓶阀,深呼吸数次,呼吸 应舒畅,否则停止使用该装置,直到重新修复后才能使用。(3)使用 若以高压气瓶为气源,连接好中压导气管,两侧卸压螺塞均处于 拧紧状态,打开一侧或两侧气瓶阀(手推车

14、上两组气瓶一般情况下分 开单独使用,只有在确定两只气瓶供气时间足够工作人员完成工作 时,才可同时使用),使中压表升至0.7 MPa 0.02MPa。使用者佩 戴好装具经监护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现场,如 2 人同时使 用,应等 2 人全部完全佩戴好后一同进入,并注意保持距离和方向, 防止发生相互牵拉供气管而出现意外。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免长管与 尖锐物体或腐蚀性介质接触摩擦,以免划破或腐蚀胶管而造成空气泄 漏。作业时,监护人员应通过通讯系统经常询问使用者的呼吸和作业 情况,使用者应定时向监护人员提供自己的情况,监护人员还必须监 视气源供应情况,监视高、中压表的指示值是否正常或报警器是否报 警

15、。使用单只气瓶时,如果听到报警声,应及时打开另一侧气源;在 双瓶同时使用或使用单瓶而此时已无备用气瓶时,如果听到报警声, 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使用者,迅速撤离作业现 场。使用时,若使用符合要求的外接中压气源时,连接好长管导气管, 使用者佩戴好装具经监护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现场,开始作 业。作业时,监护人员应通过通讯系统经常询问使用者的呼吸和作业 情况,使用者应定时向监护人员提供自己的情况,监护人员还必须监 视气源供应情况,监视中压表的压力X围是否在0.6 MPa 1.0MPa之 间。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使用者,迅速撤离作业现场。(此 状态,报警器会一直处于鸣叫状态,属于正常,可用软布堵住报警器 报警口。)无论装具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使用者使用装具呼吸前应先排掉管 路中积累的空气、灰尘和异味等,以使呼吸舒适。如果使用者感觉呼 吸不畅,或气源供应发生故障,使用者应屏气立即打开应急气瓶气瓶 阀,然后恢复正常呼吸,迅速卸下与腰接阀连接的长管供气管,撤离 作业现场。应急装置使用时间按供气量30L/mi n计,大约使用8分钟10 分钟。在气瓶单独使用过程中,需更换气瓶时,另一侧气瓶瓶阀应处于 打开状态下,才能关闭该侧气瓶瓶阀,拧开卸压螺塞卸压,卸压完毕 后及时拧紧卸压螺塞,然后卸下高压胶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