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31138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2404回撤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总结 在*煤矿二采区2404工 作面回撤至2401的整个过程中,通灭队全体职工在队长及 各个跟班队长的带领下,坚守在防灭火的第一线,所有人员 在总结以往回撤工作面的经验基础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将预防工作做到精益 求精。在工作过程中攻坚克难,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打破了权威部门对我矿最短发火期仅有39天的鉴定,已安 全工作80天之久。这个成果得来不易,需要我们继续总结, 为日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经验。1概况1.1矿井瓦斯情况 根据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及 二氧化碳涌出量测定结果,矿井瓦斯相对涌

2、出量为0.56m3/t,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2.30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 0.59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40m3/min,采煤工作面 最大绝对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99m3/min,属于低瓦斯矿井。1.2煤自燃倾向性和爆炸性2404工作面所采煤4层,经甘 肃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鉴定,煤4层煤尘爆炸指数 为34.36%,具有爆炸性;煤4层具有自燃倾向性,为I类容 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发火期为39 天。1.3 2404回撤工作面层位调整情况2404工作面煤4层平均 厚度6m,计划在距停采线22m-12m时,逐渐调整工作面层 位,留顶煤开采,

3、回采至距停采线12m时留1m顶煤,同时 调整支架高度,采高达到2.8m,届时底煤厚度约为2.2m。2 2404工作面自燃特点及自燃防治难点2.1 2404工作面回 撤时间长,初期回撤准备工作速度慢,造成巷道煤体暴露于 空气中的时间长,松散煤体氧化升温时间长,超过煤层最短 自然发火期,煤体暴露在空气中温度极易升高。2.2综放面采空区高温范围通常较大,综采顶煤放出率低, 留有大量遗煤,液压支架之后的老塘区域浮煤较多,而顺槽 顶板的煤易经过长时间氧化蓄热升温,进入采空区后,使采 空区遗煤温度相对其它地点更高,使得自然发火期大为缩 短,采空区浮煤一旦自然升温,由于火风压的作用,较高位 置煤体受到加热,

4、造成火源位置较高,用水浆等流体灭火困 难。2.3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压力大,二采区进回风巷变形 严重,巷道实际断面小于设计断面,通风巷道未达到与生产 能力相一致的要求,加之2401工作面开切眼贯通,二采区 区域内布置有联络巷三道,避难硐室一道,施工风门六组, 防爆门一组,通风阻力大,通风设施多,漏风点多,风压不 稳定,风门的多次开启与关闭会造成局部风压上下波动,通 风系统的稳定性较弱,导致2404回撤工作面采空区氧气浓 度变化较大,极易形成采空区遗煤与空气相结合导致煤体自 燃的现象。2.4 2404工作面防灭火材料运输路线长,环节多,巷道变形 严重,易造成短时间内材料供给不足,煤体长时间暴露

5、于空 气中。3预防的管理要求及前期准备工作3.1队长及跟班队长前 往实地进行详细察看,对回撤面采空区,上下隅角,老塘区 域,回撤区域技术措施,运料路线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 作出人员调整,设备调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3.2瓦检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每班人员在回撤工 作面、上、下隅角及易形成风流不畅的地点进行不少于三次 的抽样检查,其余地点不少于两次检查,及时准确的掌握气 体温度及风量变化情况,并对值班室进行汇报。3.3材料员提前与供应科联系,准备好防灭火所需的材料, 并检查井下消防器材库及各点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保证每 个器材能随时投入使用。3.4管道班人员对井下管路进行排查检修,尤

6、其对2404回 撤面管路,每班进行检查维护,做好注氮管路的预埋,保证 注氮作业正常,防止回撤过程中对注氮管路、压风、供水管 路损坏,影响工作进程。3.5生产班班组及时对二采区的风门墙体及风门进行维护 维修;2401切眼贯通施工风障,保障回撤期间风流稳定;做 好2404回撤面安装局部通风机及风筒吊挂工作,提前预备 防灭火所需材料,并将材料转运至工作现场。做好喷洒阻化 剂和罗克休的准备工作。3.6车间检修人员对风泵和罗克休泵,做好检修,加工注水 插管,监测管及各类管路变头,准备好回撤面所需风筒,电 缆等物资。4 2404回撤工作面综合防灭火系统方案4.1注氮防灭火系 统方案1.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距停

7、采线40m、25m处预埋迈步 式注氮管路,7月28日早班开始用第一趟注氮管路进行24 小时不间断注氮,8月25日切换到第二趟。氮气纯度99.7%, 氧含量0.3%,截止11月2日早班累计对采空区注氮 1338305m3,有效控制了采空区内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了 煤体的氧化速度。2. 在注氮的同时,对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后溜浮煤首先用阻化 剂做喷洒作业,然后用罗克休对工作面进风隅角、回风隅角、 后尾梁下部及架缝进行了喷堵,使遗煤形成窒息带。3. 在2404工作面注锚挂网期间,在3#联络巷以里5m设置 临时风障,拆除联络巷风门,对回撤工作面的风量进行了下 调,下调到614m3/min。当U型通风风量不

8、能满足工作面需 求时,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风量为364m3/min。4. 2404工作面开始回撤前,通灭队将局部通风机安装到位, 并试运转正常,调整局部通风机风筒,对上下隅角及回风死 角进行通风,及时降低气体容易聚集区域的浓度。加强顺槽 内风筒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回撤工作面风量稳定。5. 在正式回撤期间,当班瓦检员对工作面所在区域内检测点 进行不少与三次检测,并对值班室及调度室每班进行不少于 三次汇报,随时对工作面顶部,帮部及后溜煤体温度进行不 定时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90#支架及前后支架附近温 度变化明显,CO气体浓度升高,我队每班安排专职瓦检员 和防灭火人员进行打眼注水,随时发现

9、,随时处理,累计施 工注水钻孔34个,孔深5米,通过注水,取得了较为明显 的效果,如下所示:由上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9月15日于90#支架处发现 该处温度上升,CO浓度增加,我队立即安排人员采取打孔 注水措施,效果明显,之后CO浓度迅速下降,基本维持到 了煤矿安全规程所要求的范围内。从温度时间图中也可 以明显发现,自注水后,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对该部 位及工作面顶部松散煤层进行喷注注罗克休,封堵填充煤层 裂隙,以减少煤层裂隙漏风现象,造成二次氧化。6. 瓦检员每班对回撤工作面进行洒水作业,用以降低工作面 温度及及时清除回撤作业所产生的煤尘,防止煤尘浓度达到 一定范围时与有害气体混合发生爆

10、炸。五、工作总结二采区防灭火形势比较严峻,一旦发火将严 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通过2404工作面的回撤,我队采取 联合防灭火措施,使矿井防灭火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扼 制了火区的危害,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煤层自燃得到了有 效抑制,煤矿正常生产能得到保证,说明防灭火技术措施起 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此次2404工作面回撤过程中我队的防灭火工作的成 果来看,我队在煤的自然发火期只有39天的情况下,安全 奋战了近三个月,这不止是工作中领导的方案有效,工人工 作得力,更得益于我队对以往工作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到位, 将预防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切实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组织部署,超前计划,主动 采取措施,积极发挥我队领导班子的职能管理优势,保证了 此次工作面回撤通风防灭火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杜绝 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回撤工作顺利进行,为今后的防灭 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