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说课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309310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圆明园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明园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刘京玲一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

2、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重视读文,读中自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3、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四说教学方法: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运用“以读促讲,激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引读、个人读、自读、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我设计了以环节。1、导入。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导入部分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精读2

4、-4自然段,深入感悟“辉煌”。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激发他们的我国古代灿烂文化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本课时的难点是感悟辉煌,我就抓住本段中的连接词“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通过个人读,引读,自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各异,并引领学生分析圆明园建筑的大小相间,动静结合,有仿有创,中西合璧,去感受设计师建造师的了不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对圆明园昔日辉煌赞叹的思想感情。3、学习第五自然段,激发情感。让学生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先让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侵略者是如何掠夺,破坏,毁掉圆明园的,在此基础上再补充课外资料。一句“更可恨的是引出火烧圆明园,在一片灰烬中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达到了极点,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释放这种仇恨。4、升华小结,深化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中国遭受如此屈辱的原因后,一段慷慨激昂的话“一把大火烧毁了,烧不毁”使学生下定决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六说板书设计 21 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建筑 风格各异 文物 珍贵异常当讲到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时,我擦掉了板书,那黑板上依稀的痕迹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圆明园的毁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