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305174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农业能够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一样的历史形态,它们是挨次演进的。在原始农业时期,使用木石和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种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色,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一直。传统农业则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记,生产技术成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 典型形态。我国自公元前 21 世纪进人阶级社会时,黄河流域逐渐 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渐发展,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初步形成阶段。中国农业发源于没有文字记录的太古时代,发生于原始收集打

2、猎经济的母体之中。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农业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办感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创建和改良了多种多样的农具,促使了农业的发展。在石器工具的制作方面,除了原有的打制石器以外,出现了磨制石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打石山旧址中发现了人类用火的印迹。到母系氏族公社繁华时期,生产工具虽仍以石器为主,但 有了显然的改良,器型有磨制的石刀、石斧、骨椎、骨镞等。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济有了新发展,较发达的锄耕农业是当时主要 的经济部门,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从各地域各文化旧址出土的文物 来看,生产工拥有了很大的改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绝大多数是经过加工磨 制的,器形规整,用途分明。如耕种工

3、拥有长方形的石斧,形体厚重,合适 于砍伐。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先期有所进步,夏王朝主要仍是木石和蚌器。青铜器虽有,但仍旧是少量。到了商朝,农业已成为商朝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青铜农具已有铜铲、铜镰和铜斧。但青铜十分稀罕,在农业生产上,主要仍是石制、木制和蚌制。商朝已经利用牛进行犁耕。西周的农业在农具的制作技巧上有所提升,对木、石的加工以及工具的构造进一步获取改良,经过加工办理的农具更为省力。西周时,人们广泛采用耦耕,就是使用耜来耕种生产。 “耦”是两人配对合作, “耦耕” 即是以两人协力耕田作为基本劳动力的生产单位。原始的犁应是木制的,有的则可能是木犁身、石犁铧。战国中后期,铁农具在

4、生产上已占主导地位,铁农具数目大,种类多。简略的铁犁铧,向来从战国到西汉广为使用。传统农业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记,生产技术成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战国时期铁器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并与牛耕联合,拥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令人们辞别了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大大推进了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标记着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初步形在生产工具方面,铁农具被宽泛使用。 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相貌发生了历史性的重要改革,促成这类改革的根本动力,是当时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此中尤以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即铁农具和畜力的 使用 )最为明显。至战国时期,铁资源的宽泛开发,冶铁技

5、术的不停进步,使得生产工具采纳铁为材质成为可能。这一时期,铁的发现并应用于 生产领域,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从木石农具发展到铁制工 具的革命 耕种上从纯真依赖人力发展到利用畜力,是农耕的动力上的革 命。它们促使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秦汉时期,手工行业中,冶铁业是最重要的行业。铁农具的使用,对推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青铜器对比,铁器价钱便 宜,制作简易,易于在农业中推行。这时期,冶铁业获取巨大发展,性质 各异、品种不一样的生铁和钢的接踵出现,为制造不一样用途的优良铁农 具供给了丰富的资料根源。跟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农具的种类愈来愈 多,农业分工也愈来愈细,接踵

6、出现了众多的耕垦农具 (包含犁、蠼、锸等 )、中耕农 具 (包含锄、铲等 )和收获农具 (主假如镰 )等。因而可知,铁农具是精耕细作 技术的先决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即是从铁器的使用开始的。在耕种技术上,因为铁器的广泛使用,牛耕也渐渐推行开 来。传统农业是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记,生产技术成 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战国时期铁器在农 业生产上的使用并与牛耕联合,拥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令人们辞别了刀耕火 种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大大推进了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标记着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初步形成。秦汉魏晋时期,是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定型阶段

7、。西汉中期,政府实 行冶铁业官营,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政府也致力 于农具的改革,并成立了指导新农具生产与推行的机构,这无疑为铁农具 的推行起了重要的作用。铁农具产生于春秋战国,普及推行在秦、汉,成 熟发展于隋、唐、宋、元。能够说,铁农具的每次改良,都是与历史上冶 铁技术的提升密不行分的。 隋唐时期,农拥有明显改良,突出的是发了然 曲辕犁和水转筒车。唐从前的犁是直辕的,犁架宏大、粗笨,调理耕地深 浅设施不够完美。曲辕犁改直辕为曲辕,犁架变小,轻巧灵巧,能够调理 深浅,进而改变了二牛抬杠的牵引方法,用一牛即可挽拉,这样不单节俭了畜力,还提升了耕地效率。我国耕犁到唐朝基本定型。因

8、此,辕犁的出 现,是继汉代犁耕以后又一次新的打破,在我国犁耕史上拥有划时代意义。水转筒车是借水力发动的大型提水浇灌工具。 宋元明清时期,天中地域的农业 生产工具已到了更为成熟的阶段。这时,适应各样田地如水田、旱地和各样农 作物的农具都已配套并基本定型,这对提升农业劳动效率拥有十分踊跃的意义。精耕细作的农具种类好多,如锄,就有镩、耨、锄 3 种。总之宋元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已经能够适应精耕细作多熟制的要求。明清时期,天中地域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成就,固然有一些零星的发明,但总的来说,在农具种类上没有什么重要打破,这一点经过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清朝的授时通考和元朝王祯农书中的农具部分对比较,就能够看出来。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中 有侧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过程中,不停地推进了社会的发 展,使得农业一步一步的向现代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