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末(正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303697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期末(正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期末(正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一生物本试卷共12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只能用肉眼观察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边观察边记录

2、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3.若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的方法是( )A多方面查阅资料B听别的同学介绍C在实验室观察标本D亲自进行野外调查4.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蝗虫来说,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因素B农田中的蛇、微生物和其他蝗虫C农田中的其他蝗虫D农田中的作物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这句谚语的生物学含义是( )A表示出了一个生态系统B表明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C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间的关系D表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 B草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3、7.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特别清晰,此时他应调节显微镜的(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8.下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的“”为主要观察对象,当从视野调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9下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 D10.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产生氧气B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D都同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11.细胞中能够控制有害物质进入细胞的结

4、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膜 D核膜12.在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13.生长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小蝌蚪发育成青蛙,下列与此有关的细胞活动是(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 D细胞癌变14.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15.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16.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指( )A根、茎、叶 B果实和种子 C种子 D花、果实、种子17.下图为细胞生长、分

5、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 C形成各种组织 D遗传物质改变18.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19.“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下列与海带和紫菜同属于藻类的植物是( )A水绵 B蕨 C白菜 D葫芦藓20.下列结构中,属于新植物体的幼体的是(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21.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国槐 B侧柏 C月季 D菊

6、花22.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温度B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C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D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3.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芽中有分生组织 B芽可以发育成枝条C芽都着生在主干的顶端 D芽发育成的枝条上还生长着芽24.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氧气25.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号)和蒸馏水(号)试管中培养,两周后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B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C号试管

7、为对照组,号试管为实验组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活只需要无机盐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6小题,共5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请在 内填写序号,在“ ”处填写文字)26(5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 。(2)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够 环境。(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此限度,草原很难恢复原样。(5)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8、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7(7分)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分别对三种生物的细胞形态与基本结构进行了观察,他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如下。(1) 小华观察的上述细胞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是它具有 。小华选择的这三种生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均由 构成生命体。(2)由图乙细胞构成 组织。(3)上述三种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细胞的边界- 、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 以及细胞质。28(7分)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观察到图中的根尖结构,必须先将植物的根尖制成 ,然后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想在视野中找到物像,正确的做法是( )A

9、对好光后,在目镜内可直接找到物像B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C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D注视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2)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某一区域的细胞多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部分细胞处于分裂状态,由此可判断这一区域是图中的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 。(4)下图左侧是某同学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初始示意图,几天后观察到的情况应该是右侧图中的 。(选填下列字母)29. (14分)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里的粟和子主要指的是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植物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1

10、、2、3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 。(2)若图乙表示菜豆种子,那么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丰富营养成分的结构是 ,将来发育成新植物根的结构是 。(3)若图丙表示玉米种子,那么图中结构A与图乙中的结构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结构A表示的是 ,因而准确地说,我们常说的玉米种子实际上是植物的 ,它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成的;而菜豆种子则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成的。(4)下图表示选取四粒健康饱满、有活力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黑色图形部分表示对该种子不同部位进行切除,将处理过的种子种在花盆中。下列对四粒种子萌发情况做出的预测中,合理的是 (选填下列数字)。 如果1、2、3、4都不萌发,可能是因为这些种子处在休眠期 如果

11、这些种子不是处于休眠期,则1、2、3、4都可以萌发 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只有1号种子才能萌发 如果环境条件适宜,1、2号种子都可能萌发 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胚受到损伤 4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缺少光照30. (7分)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甘肃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游学,由当地的科研人员介绍得知当地属于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在土壤干旱、贫瘠的地方, 分布着荒漠植物如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等。提高荒漠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可以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一定的作用。小明和同学们收集了这些植物的种子,对影响这些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进行了研究。(1)荒漠植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2)泡果白刺等植物种

12、子结构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 。(3)小明和同学们的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每组取泡果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种子各50粒,将种子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 , 滴少许蒸馏水将种子浸湿,放置在植物生长培养箱里,设置不同温度并置于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每 24 h 进行萌发检测 、统计萌发个数。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实验中的两种植物种子来说,实验变量是 。实验过程中,两种植物的种子均放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这是为了避免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的环境温度对 的种子萌发率影响更大。位于河西走廊的荒漠生态系统常年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由此推测此气温环境更适宜 的种子萌发,判断的理由是 。31. (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沙漠地区经常有风沙,风可把沙子刮到空中,当最小的黏粒落在地面后就可形成一层质地细腻的结皮层,同时掩埋在结皮层内的藻类、菌类、地衣和苔藓组成生物土壤结皮层。苔藓植物体形微小,常集群生长,从而形成减缓地表径流、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的保护层,对固定沙丘结皮层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苔藓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可产生雌、雄生殖器官,由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形成孢子体,孢子体产生的孢子在适宜环境中萌发形成原丝体。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苔藓植物还可进行营养繁殖(无性生殖),由植物体或茎叶碎片直接产生原丝体。不论上述哪种方式产生的原丝体,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