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302606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巡道工的故事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

2、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千条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

3、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1“巡”字的读音是(_),是(_)结构。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在文中应选(_),“巡道工”就是(_)。2文中画“”的句子是(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3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_2.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截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

4、了解自己的人叫“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_)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_)之义。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_,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伯牙绝弦是因为_。(原文回答)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

5、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俞伯牙所念: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2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_3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_4.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

6、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选择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填写序号)尝:经历 曾经 辨别滋味 (_)贯:连贯 事例 贯通 (_)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_3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从原文中“_”看出。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盘古开天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1结合上下文,“其”所表示的意思。盘古生其中,其:(_)盘古在其中,其:(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7、的“日”.一日九变日:(_)天日高一丈日:(_)3从这则神话看,盘古有那些特征。_4文章中哪句运用了修辞手法?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金钩桂饵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1解释下列字义:好(_)饵(r)(_)是(_)2翻译句子:(1)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_(2)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_3本文的寓意是什么?_7.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8、“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好书画。(_)(2)一日曝书画。(_)(3)处士笑而然之。(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指出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做事要多闻行家以免出错。B.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C.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辙,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8. 阅读短文,

9、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B.吕氏春秋本味C.论语D.史记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_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志(_)少选(_)善哉(_)若(_)9. 课外阅读。小儿不畏虎苏轼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

10、)浣衣:洗衣服。自若:神情不紧张。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被:施加,给加上。1写出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虎熟视久之。(_)(2)虎亦寻卒去。(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2)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_3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_4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_。5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_)。A望而生畏B虎视眈眈C无知者无畏、初生之犊不怕虎10.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11、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甲)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乙)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2对“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孩子幸灾乐祸,冷嘲热讽。B.两个小孩讥讽孔子无能,不懂装懂。C.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D.两个小孩很尊敬孔子,显出了孩子的调皮机灵。3把第一个小孩的观点画上“_”,把第二个小孩的观点画上“”。一小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理由是:_4两小儿辩斗时,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请选一选。A温度的高低B形状的大小(甲)小儿:_ (乙)小儿:_5对两个小儿的不同看法,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_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_。6下列不是两小儿辩日一文中可以悟出道理的是()A.应该独立思考,大胆质疑。B.上课时候可以想想下课怎么玩。C.要坚持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