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3020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公共场所吸烟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分析】结合生活常识和相关的物理知识,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找出正确的做法【解答】解:A、在公共场所吸烟,会危害自己的他人的健康,是不文明的做法,故A错误;B、在山上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枯草,容易引发火灾,酿成大错,故B错误;C、用拉长的橡皮筋弹射同学,容易使同学受伤,也不利于团结,属不文明行为,故C错误;D、用磁铁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小铁钉,利用了磁铁的磁性

2、,是很好的做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从物理学的角度,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做法的认识,体现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属常识题2.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焦耳【分析】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解答】解:A、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符合题意;B、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D、焦耳用实验验证了焦耳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3.下列实例

3、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履带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故B不符合题意C、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对木

4、柴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D、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4.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匀速直线运动 非晶体的凝固C D晶体的熔化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错误

5、;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常见的出题方式,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图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 B动力F1的力臂 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C D平面镜成像 磁体的磁场【分析】(1)根据力臂的画法进行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段;(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4)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

6、出,回到S极【解答】解:A、反向延长得出力F1的作用线,从支点作作用线的垂线,得垂足,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故A错B、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作用,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故B正确;C、物体成的像为虚像,用虚线画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故C正确;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回到S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平面镜成像的画法以及磁感线的方向,属于基础题目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打开放有樟脑

7、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分析】(1)通过运动员质量、速度、所处高度的变化来分析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大,压强小;(4)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来确定选项是否正确【解答】解:A、运动员在从高处滑下的过程中,因为他所处的高度降低,所以他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故A错误;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气味,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正确

8、;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窗外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窗帘向外飘,故C错误;D、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势能的转化、分子运动论、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理解和平衡力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分析】(1)潜水器自身配有专门的发电系统;(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

9、大,液体压强越大,即p=液gh;(3)干冰用作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4)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计算公式为F浮=液gV排【解答】解:A、潜水器自身配有专门的发电系统,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故A正确;B、海水的密度一定,潜水器下潜过程中,所处的深度不断增加,根据p=液gh可知,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故B正确;C、干冰用作冷藏食物,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此性质在水下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故C正确;D、海水的密度一定,潜水器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在露出水面继续上浮的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

10、不断变小,根据F浮=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所以,潜水器上浮过程中浮力先不变后变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特点、阿基米德原理、升华现象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A,通电1min产生了2.64104J的热量,它的电阻是()A66B6600C110D220【分析】知道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根据Q=I2Rt求出电阻丝的电阻【解答】解:由Q=I2Rt可得,电阻丝的阻值:R=1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灵活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由功率

11、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每个探究过程或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明确采用的具体方法,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即利用了比值法定义的,故A错误;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故B正确;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利用法,故C错误;D、研究牛

12、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这是利用的科学推理法,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物理实验或物理规律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要注意积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应用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漏选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分析】(1)响度跟振幅、距声

13、源的远近有关(2)根据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进行分析;(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质量是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解答】解: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正确;B、因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故B错误;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只有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D、质量是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体的比热容,故D错误故选A

14、【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声音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电阻的特点等,此类型题是中招的热点1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1)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判断;(2)依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分析判断;(3)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析即可判断;(4)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根据力与运动关系可知当物体受力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运动状态不变;受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B、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节点,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多条,有节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故B正确;C、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故C正确;D、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力关系、串并联电路的区别、改变内能的方法的区别、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12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