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学复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292330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菌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真菌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真菌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真菌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真菌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菌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菌学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细胞结构与功能两型生长:许多动物、植物致病菌.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生长。 形态上差异很大的真菌.其细胞构造基本相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只不过是真菌生长的两种不同形式。丝状真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由结实的细胞壁包围着,细胞核由双层的核膜包裏,并 有特殊的核膜孔,通常有核仁,细胞质由细胞膜包围着,细胞质中存在细胞器。第一节细胞壁1、细胞壁的生物学意义在真菌侵染动植物的过程中,细胞壁直接与宿主接触,可以作为某些活性因子,如酶、抗 原、诱导因子或者毒素的过滤筛和储存库。真菌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都依赖可渗透性的细胞壁。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提高真菌对于外界渗透压和其他压

2、力的适应性。 )细胞壁的自我修复机制能够对迅速修复自身结构的损伤。2、真菌细胞壁特性: 保持细胞形状保护细胞酶的保护场所作为抗原调节真菌与其他生物的作用 )含有的黏着蛋白、疏水蛋白,发挥调控作用3、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己糖或氨基己糖构成的多糖链,以及蛋白质、脂质、黑色素和无机 盐等。微纤维作为冈筋支架”,基质为“水泥”多糖组分的变化是真菌进化的表现:低等真菌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葡聚糖,高等真菌:几丁质4、细胞壁蛋白生物学功能:0)决定了菌丝间能否聚集或联接、性细胞识别以及与寄主识别相关的功能;2】蛋白质层还限制细胞壁对外来物质的渗透性,起到保护作用;细胞壁蛋白大都高度糖基化

3、,在菌丝入侵过程中起到润滑作用; 决定了细胞的抗原性; )保证气生菌丝的正常生长。5、细胞壁蛋白的特点1)不超过细胞壁组分的10%2)既是细胞壁结构的组成又起着酶的功能。3)在细胞壁蛋白主要有两类:依赖糖基磷脂酰肌醇的细胞蛋白(GPI-CWP)和具有特殊的 氨基酸重复序列的蛋白(Pir-CWP)4)在真菌中,GPI-CWP和Pir-CWP是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壁中。GPI-CWP以共价 键与p-1, 6-葡聚糖联接而位于壁的外周质空间;Pir-CWP以共价键与p-1, 3-葡聚糖联接。5)疏水蛋白是细胞壁的延伸结构,并非是细胞壁的固定结构,是细胞壁外层的一类小的分 泌蛋白。存在于气生菌丝、

4、分生砲子和子实体表面.形成疏水层,介导真菌结合到寄主的疏 水表面。6、脂质、黑色素和无机离子脂质通常不超过细胞壁组成的8%,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黑色素具有抗溶解性、光保护性和细胞壁构成等作用。无机离子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第二节原生质膜1、原生质膜原生质膜,是生命和非生命世界的重要分割线,也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之间调节营养物质吸收 和传送信息的屏障。麦角固醇是原生质膜的主要固醇。2、原生质膜的生物学功能边界组织功能定位运输作用信号检测细胞间联系3、膜的结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也有糖类的存在。脂质主要是磷脂和鞘脂类。外周蛋白:受的约束作用小,在盐和螯合剂作用下容易被除去整合蛋白:跨膜蛋白,穿过磷脂

5、双层,在膜两侧有极性区。内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所受约束作用较大;第三节细胞核真菌的细胞核较其他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小,形状变化很大,不同真菌细胞核的数目变化很大。 真菌的基因组相当小,重复序列在真菌中含量较高等动植物要低得多。大多数真菌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在核内进行的。第四节 线粒体、氢化酶体和核糖体1、线粒体1)功能: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能的场所,是酶的载体.它参与呼吸作用、 脂肪酸的降解等。2)数目:所有真菌细胞中至少有一个或几个线粒体,随着菌龄的不同而变化。生长旺盛的 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多。3)形态变化:线粒体的形态和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圆形的

6、线粒普遍存在于菌丝顶端,而 椭圆形的则常见于菌丝的成熟部位。4)具有几丁质胞壁的真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片层状皤;具有纤维素胞 壁和无壁的真菌(卵菌、前毛壶菌和黏菌)有管状悄;5)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化学组分有区别。粗糙脉砲菌线粒体内膜缺少麦角固醇.而含有大 量心磷脂。第五节内膜系统真菌细胞在进化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成了发达的细胞质膜系统。内膜系统是包括那些在功能上为连续统一体的细胞内膜,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膜边 体和液泡等。作用:参与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2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选和囊泡的运输膜是相互流动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相互协同。lx内质网内质网的主要成分是脂蛋白。光面

7、内质网(SER)没有核糖体附着,是脂质的合成场所。2、高尔基体 真菌的高尔基体与高等动植物高尔基体非常不同。真菌高尔基体缺少扁平潴泡的堆叠或罔 替,仅有单个的高尔基潴泡。 启前见到具有高尔基体的真菌种类并不多,仅在根肿菌、前毛壶菌、卵菌和腐霉中见到, 在接合菌、子囊菌以及担子菌等较高等的真菌中很少有报道。 高尔基体是多种膜结构组成的复杂内膜系统的一部分:内质网可能被视为核膜的延伸,并成网状遍布整个细胞;靠近高尔基体的内质网形成泡囊,向高尔基体迁移;然后在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形成潴泡,这 些潴泡由形成面迁移至成熟面,在成熟面产生泡囊;产生的泡囊可能迁移至质膜,与之融合并将其内容物释放到膜外。3、液泡

8、与泡囊丝状真菌中,液泡往往积累于菌丝的较老部分,随菌龄老化,液泡变大,菌落中心细胞高度 空泡化。泡囊是一种类似小气泡的细胞器,被一层单位膜包被。由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产生。1、丝状真菌菌丝的细胞构成?细胞壁、原生质膜、细胞核、线粒体、氢化酶体、核糖体、内膜系统、内含体(微体、沃鲁 宁体、壳质体)2、何为真菌内膜系统?功能上为连续统一体的细胞内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囊泡、膜边体。三、生长营养是生长的基础,生长是营养的表现形式第一节丝状真菌的生长丝状真菌的生长主要指营养性菌体体积的加大和数量的增多c丝状真菌的生长是以顶端延长 和分枝生长的方式进行。单细胞真菌菌体的生长,主要是经过细胞膨大、细胞

9、核分裂、细胞质合成,最后达到细胞的 芽殖或裂殖,进入无性繁殖。特点:顶端生长;无限生长、不断分枝;各部分都有潜在生长能力1、菌丝顶端生长的泡囊学说0)细胞质的泡囊从内质网上以水泡状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行浓缩加工, 并把泡囊的类内质网膜转化成类原生质膜3)泡囊从高尔基体释放并转移至菌丝顶端,与原生 质膜融合,释放它们的内含物到细胞壁中泡囊的膜也并入原生质膜,使原生质膜增加了面 积,导致菌丝顶端的生长。2、泡囊作用的三重性:运输细胞壁溶壁酶去破坏原来壁组成之间的键2运输新的壁物质,并在壁合成酶作用下并 入细胞壁中,増加壁的面积。在生长期间,由于泡囊与原生质膜融合而増加了原生质膜表 面

10、积。顶端生长被认为是细胞壁水解、壁的合成和壁的膨压之间的动态平衡,因此,破坏这一平衡 会改变生长的模式。顶体:在许多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的菌丝顶端区域有一个小的、易染色的或有折射的小 球。顶体由许多泡囊组成,被认为是用于顶端生长的泡囊的供应中心,不是细胞器, 壳质体:是比泡囊小得多的微泡囊结构,是运输甲壳质合成酶的容器,为菌丝的伸长创造条 件。3、菌丝生长单位(G)与菌丝分枝数目的相关公式。G二菌丝总长度/菌丝顶端数目在菌落生长中,任何一种菌丝生长单位是不变的,所以菌丝顶端的数目总是与菌丝的长度和 细胞质的体积保持一定的比例。4、分枝的产生首先菌丝片段的隔膜孔被沃鲁宁体或固醇及其他蛋白质结晶

11、所堵塞,新顶端不是在菌丝的侧 壁就是在隔膜上产生5、生长曲线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分为五个时期延迟期、指数期、减速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第二节单细胞真菌的生长丝状真菌的生长是以顶端细胞延长的方式进行,非丝状真菌例如酵母的生长借助裂殖和 芽殖两种方式增加细胞数目。酵母的生长方式芽殖:一端芽殖、两端芽殖和多端芽殖。第三节真菌的两型现象两型现象:许多真菌依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生长形式,可以从菌丝型(M型)转化为酵 母型(Y型),这种生活习性就叫两型现象2、两型生长的类型温度依赖型两型现象:巴西拟球鞄子菌37C。下生长呈酵母型,在20C。下生长呈菌丝型; 营养依赖型两型现象:白假丝酵母(半胱氨酸,Zn浓度

12、),毛霉(己糖.二氧化碳) 温度和营养依赖型两型现象:荚膜组织砲浆菌(半胱氨酸、胱氨酸)第四节真菌生长测定常用的方法是将待测菌株点种于培养基平板上,每隔一定时间测量菌落的半径或直径。如以 时间和生长量作曲线,在一定限度内生长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第五节环境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温度湿度pH光照通气四、生殖生殖现象:包枯配子、抱子和相应器官的形成,并要在遗传、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控制下进行。 真菌传代类型:无性繁殖:断裂、出芽(裂殖)和产生砲子有性生殖:配子融合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砲子生殖意义:真菌的繁殖不仅导致新个体的形成,而且可形成能抵御不良环境和有利于传播的结构,以 便于种族的延续。第一节无性繁殖和

13、砲子类型真菌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便能产生新的个体。大多数真菌借助无性繁殖产 生后代。无性繁殖的方式:裂殖 是真菌中最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 芽殖无性砲子:(产生于一定的结构里)游动砲子一-游动砲子囊(游动抱子鞭毛类型卵菌纲双鞭型前茸鞭鞭毛后尾鞭)砲囊砲子-砲子囊分生砲子-一分生砲子器/盘等(分生鞄子的发育主要有两种类型,芽殖型和菌丝型) 芽殖型分生砲子由产砲细胞的一部分通过生长而形成。又可分为内生芽殖型和外生芽殖型两类。 内生芽殖型:抱子是从产砲细胞的管孔或孔道内长出来的,产砲细胞的外壁不形成分生砲 子的壁。外生芽殖型:抱子是由产砲细胞的产鞄点通过生长、膨大,产生隔膜而形成的。抱子壁含

14、 有产砲细胞的内壁和外壁的成分。菌丝型分生鞄子是由已存在的菌丝细胞整个转化来的,有以下两种类型:外生节砲子产鞄菌丝产生隔膜,即断裂成为鞄子。产砲菌丝的各层壁均参与分生鞄子的生成。 内生节砲子菌丝产生隔膜,节裂形成分生砲子的过程中,菌丝的外壁不参与新生鞄子的壁第二节有性生殖和砲子类型lx真菌的有性生殖包括三个不同的时期:质配,是两个带核的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为一个细胞。核配,是由质配带入同一个细胞内的二个核相结合。在许多低等真菌中,质配之后立即进行核配。在高等真菌中,这两个过程是分开的,质配 后形成一个包括两个不同性的细胞核的双核时期.这样的两个核一直要到生活史的晚期才 融合。减数分裂,双核细胞最终

15、发生核的融合,而后发生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为单倍。2、真菌性的表现有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方式。无性繁殖的方式:裂殖、芽殖无性砲子类型:游动砲子、砲囊砲子、分生砲子(芽殖型和菌丝型)有性生殖包括三个不同的时期:质配、核配、减数分裂有性砲子类型:卵鞄子、接合砲子、子囊砲子、担鞄子真菌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哪些?如何理解真菌有性生殖的三个不同时期?掌握真菌不同有性抱子的产生机制五、营养真菌的营养方式分为腐生性、寄生性第一节消化和吸收1、真菌的消化可直接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糖和氨基酸);分泌胞外酶分解大分子物质才能利用。2、真菌的吸收几种重要的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的,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糖类的吸收主要靠主动吸收和简单扩散;氨基酸的吸收靠主动运输;有机酸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特异载体)和被动扩散。3、酶诱导和抑制酶诱导:一些特殊功能的酶不一定在细胞中总是出现,他们需要一种特殊的营养物质诱导产生来执行其功能的现象。分解产物抑制:真菌对一种营养物质的存在抑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