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29176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专科专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一、尺桡骨骨折(中医病名:尺桡骨骨折) 尺骨桡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是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护理评估】1、受伤史,暴力性质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6、辩证: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的体位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通知医师,及时调整。(3)患肢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

2、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3、给药护理(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2)手法复位:动摇解凝,麻醉下进行复位,复位后观察麻醉药物反应(3)遵医嘱局部贴敷、熏洗,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4)遵医嘱静脉给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4、饮食护理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生活上给子关心和照顾,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1)小夹板固定者按骨伤科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上臂自然下垂、屈肘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

3、悬吊。观察患肢情况。(3) 慎起居,防外邪。1【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1、早期(1)主证:创伤早期,骨断之初,血瘀气滞,淤结骨内,疼痛固定,拒按,功能活动障碍,舌质红或见瘀紫,脉弦。(2)施护: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置。注意保暖,观察复位固定情况。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如理疗、电频、熏洗、敷药治疗。余结合护理要点。2、中晚期(1)主证:骨折中晚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筋骨连接未坚,肿瘀未消尽,瘀血残留肌腠、筋膜、关节以致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淡)苔薄,脉沉缓或涩。(2)施护:患肢继续保持功能位,患肢注意保暖,督导功能锻炼,尤其是患肢腕关节功能。予以温通治疗如熏洗,敷药及理疗等治疗。余

4、结合护理要点。【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再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意外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饮食应富含营养易消化。5、保持情绪开朗稳定。6、慎起居,防外邪。7、定期到医院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二、桡骨远端骨折(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 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外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护理评估】1、受伤史,暴力性质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2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5、X

5、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6、辩证: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的体位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通知医师,及时调整。(3)患肢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3、给药护理(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2)手法复位:动摇解凝,麻醉下进行复位,复位后观察麻醉药物反应(3)遵医嘱局部贴敷、熏洗,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注意观察药后反应。(4)遵医嘱给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

6、效果。4、饮食护理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5、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生活上给子关心和照顾,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1)小夹板固定者按骨伤科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上臂自然下垂、屈肘90、保持腕部在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观察患肢情况。(3) 慎起居,防外邪。【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1、早期(1)主证:创伤早期,骨断之初,血瘀气滞,淤结骨内,疼痛固定,拒按,功能活动障碍,舌质红或见瘀紫,脉弦。(2)施护:患肢制动,保持功能位置。3注意保暖,手法复位外固定后即可主动运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观察复位固定情况。手

7、术患者术后即可被动运动腕关节。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如理疗、电频、熏洗、敷药治疗。余结合护理要点。2、中晚期(1)主证:骨折中晚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筋骨连接未坚,肿瘀未消尽,瘀血残留肌腠、筋膜、关节以致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淡)苔薄,脉沉缓或涩。(2)施护:患肢继续保持功能位,患肢注意保暖,督导功能锻炼,尤其是患肢腕关节功能。予以温通治疗如熏洗,敷药及理疗等治疗。余结合护理要点。【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防止发生意外再骨折。2、手法复位外固定68周后去除外固定夹板行腕关节主动运动。手术患者术后可主动运动腕关节。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协调性。4、

8、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5、饮食应富含营养易消化。6、保持情绪开朗稳定。7、慎起居,防外邪。8、定期到医院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三、胸腰椎骨折(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 直接或间接暴力至胸椎、腰椎发生压缩、脱位、或断裂。病情较复杂,可并发脊髓损伤。【护理评估】1、受伤史,暴力性质。2、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4、X线、CT等检查结果。5、辨证分型:血凝骨损型4【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录(1)患者应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2)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

9、上下同时翻动。(3)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及躯干麻痹平面的变化,备好各种急救用品。3、给药护理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中药汤剂宜温服。4、饮食护理久卧患者的肠蠕动减慢,饮食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以防便秘。5、情志护理经常协同家属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1)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后,腰下垫一薄枕,维持复位角度。12日后逐渐进行腰背肌锻炼(五点支撑法练2周: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对肘及双足跟支撑全身,背部腾空后伸。三点支撑法练2周: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支撑起

10、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每日练100200次。四周后练习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驰反复进行)。810周后可下床活动,12周后可以开始弯腰,46月后可以参加轻微劳动。(2)需用手术切开复位者,应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需牵引复位者,按牵引术护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冲洗膀胱,预防逆行感染。合并尿滁留患者,按癃闭常规护理。(5)便秘者,可按摩腹部或遵医嘱服用缓泻剂。大便失禁者,做好会阴部护理。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血凝骨损型51、主证:腰

11、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2、施护:(1)尽量让病员少活动,及时给予镇痛处理,同时观察舌象,脉象及观察药效。(2)初期患处敷接骨丹,行气活血,后期给予中药辅助,饮食中要多食有益于肝肾的动物内脏,有益于通便的粗纤维饮食,以此来调养气血。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使病人感到舒适、安宁,有利于散热为标准,相对湿度达5060,同时要能够通风换气,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汗液蒸发,增加病员舒适感。(3)观察病员腰背部形状及自述感觉,定时测量呼吸、脉搏、血压、观察舌象、脉象的变化。(4)余结合护理要点。【健康指导】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

12、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1)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2)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3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次。(3)尿滁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4)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日,勤换内裤。(5)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呼吸,并收腹后重咳,将

13、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痰多难咳时,配合雾化吸入。3、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4、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5、定期复查。 6四、股骨颈骨折(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系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可能发生在股骨头下、颈中部或基底部。【护理评估】l、受伤史,暴力性质。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3、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5、X线摄片、CT、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6、辩证分型:气滞血瘀型、体虚劳损型【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

14、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嘱患者保持功能体位或治疗所需体位。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肢局部疼痛、皮肤颜色、温度等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2)遵医嘱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3)遵医嘱静脉给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4、饮食护理饮食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5、情志护理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6、临证(症)施护(1)保持髋关节屈曲15、外展30、膝关节屈曲15,踝关节背伸90、足尖向上位。(2)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15、,防止外旋、内收。(3)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深呼吸并拍打背部,预防肺部感染。【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1、气滞血瘀型(1)主证:7损骨瘀血内结证:创伤早期,骨断之初,血瘀气滞,瘀结骨内。疼痛、固定、拒按,功能活动障碍,舌质红或见瘀紫、脉弦。断骨未续:骨断中期,骨位已正,尚有瘀血未去,筋骨连接未坚。局部肿瘀未消尽,疼痛、压痛固定,功能活动障碍,舌淡苔薄,脉沉缓。瘀血凝筋证:骨伤日久,肿胀消退,瘀血残留肌腠、筋膜、关节,以致筋膜粘连,关节屈伸不利,舌红苔薄,脉涩。(2)施护:牵引病人按牵引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手术病人配合医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合护理要点。2、体虚劳损型(1)主证:体质虚弱,加之长期卧床,伤血耗气,肝肾亏虚。短气,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