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29012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臭河道治理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臭河道治理背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1)响应国家水十条:水十条,提出了“到 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 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 10%以内,到 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2)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防治绿藻爆发的需求:恢复流域水 体的自净能力消纳下水污染负荷,才能保障河道水质达标;同时恢复水域生态系 统有利于增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功能。(3)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求:河道黑臭给周边居 民带来极大困扰,降低了河道景观、文化等功能品质,而恢复河道水情、水美, 提供亲水机会,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 农村河道污染

2、源:生活废水、养殖业废水、农田经流水。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底泥疏浚、底质改良、增加曝气。 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护岸。河道景观设计: 黑臭水体治理难点:(1)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2)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 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3)很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 水质反复恶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 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有机质腐败、 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

3、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 臭。其中腥臭味是由微藻、放线菌、霉菌引起。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 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 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污废水直排口、合流制溢流口、管网初期雨水、非常规水源补水面源污染:城市降雨径流、冰雪融化、畜禽养殖废水内源污染:水体底泥、岸带沿线垃圾、水生植物状况 其他:污水厂超标废水、落叶沉降情况、潜在事故排放 环境条件调查:(1)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群特征、城市道路和交通情况、水体沿岸其他基础设 施情况等。(2)水文条件:水体的位置、边界范围、面积及水位、流速及流量、周边水系 连通

4、情况等。(3)水体岸线硬化状况: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4)其他: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百姓投诉情况、影响居民人数等。 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 长效保持。应急治理阶段:对于黑臭现象严重的水体,采取有效措施,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 现象。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通过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 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地表水或再生水补充,使 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以短期内消除黑臭。(是不得已而为一的措施,没有 办法的办法)水质改善阶段:进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

5、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人工曝气充氧可使水体保持 好氧状态,防止滞留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投加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 剂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通过植物塘、生态岛等,利用水生植物是净化功能改善 水质。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 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 性。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 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控。在水体管理维护过程中,加强水体周边的生活垃圾控制管理,严禁生活垃圾直接 入水体。同时,要定期清淤疏浚,防止底泥上浮加重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再度黑 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