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287525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准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及消减方法分析水准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寻求减小误差的方法,对提高水 准测量成果的精度具有积极意义。我通过参加测站考证水准测量的 实践,结合理论知识,针对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消减误差的方法进 行了探讨,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一、仪器误差1. 仪器校正不完善产生的误差仪器虽然经过校正,但不可能绝对完善,还会存在一些残余误 差,其中主要是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这项误差在水准 测量中引起的读数误差大小与仪器距水准尺的距离成正比。在同一 测站,只要将仪器安置于距前、后视尺等距离处,就可消除该项误 差。2. 调焦误差由于仪器制造加工不够完善,当转动对光螺旋调焦时,对光透 镜产生非

2、直线移动而改变视线位置,产生调焦误差。这项误差,只 要将仪器安置于距前、后视尺等距离处,后视完毕转向前视,不再 重新对光,就可消除这项误差。3. 水准尺误差随着水准尺使用年限的延长,水准尺就会弯曲变形,产生尺面 刻划不准和尺底零点不准等误差。因此,在水准测量前应对水准尺 进行检验。水准尺的零点误差,使仪器站数为偶数或在由往测转入 返测时前后视标尺互换即可消除。二、观测误差1. 整平误差整平误差与水准管分划值及视线长度成正比。若以DS3型水 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视线长D=100m时,则在读数上引起的误差为 0.73mm。因此在观测时必须切实使气泡居中,视线不能太长,后 视完毕转向前视,要注意重新转

3、动微倾螺旋使气泡居中才能读数, 但不能转动脚螺旋,否则将改变仪器高产生错差。若在日光强烈的 晴天进行测量时,必须打伞遮阳保护仪器,特别要注意保护水准管。2. 估读误差和照准误差估读误差是估读水准尺上的毫米产生的误差。它与十字丝的粗 细、望远镜放大倍率和视线长度有关。在一般水准测量中,当视线 长度为100m时,估读误差约为1.5mm。当望远镜放大倍率为30、 视线长度为100m时,照准误差约为0.97mm。若望远镜放大倍率 较小或视线过长,尺子成像小,显得不够清晰,照准误差和估读误 差都将增大。故对各等级的水准测量,规定了仪器应具有的望远镜 放大倍率及视线的最大长度。3. 水准尺竖立不宜产生的误

4、差如果水准尺不垂直于地面时,其读数比水准尺竖直时的读数要 大,而且视线越高,误差越大。因此测量时一定要将水准尺竖直, 并且水准尺读数不能太大,一般应不大于2.7m。三、外界条件影响1. 仪器升降的误差由于土壤的弹性和仪器的自重,可能引起仪器的上升或下沉, 从而产生误差。若后视完毕转向前视时,仪器下沉了 A1,使前视 读数小了 A1,即测得的高差大了 A1;若前视完毕转向后视过程中 仪器又下沉了小2,则第二次测得的高差小了小2。如果仪器随时间 均匀下沉,即A2nA1,取两次所测高差的平均值,这项误差就可能 得到有效削减。因此在国家三等以上等级的水准测量中,应按后、 前、前、后的顺序进行观测2.

5、尺垫升降的误差与仪器升降情况相类似。如转站时尺垫下沉,所测高差增大, 如上升则使高差减小。故对一条水准路线采用往返观测取平均值 这项误差可以得到有效地削弱。3. 地球曲率影响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圆球体,在普通测量中,当测区面积不大 时,可以把球面视为平面,即以水平而代替水准而。但是地球曲率 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当视距为100m时,在高程方面 的误差就接近1mm,其影响是很大的。由于水准仪提供的是水平 视线,因此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中都含有地球曲率误差,但只要将 仪器安置于距前、后视尺等距离处,就可消除地球曲率的影响。4. 大气折光影响地面上空气存在密度梯度,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媒质时,将会

6、 发生折射,而且总是由疏媒质折向密媒质,因而水准仪的视线往往 不是一条理想的水平线。一般情况下,大气层的空气密度上疏下密, 视线通过大气层时成一条向下弯折的曲线,使尺上读数减小,它与 水平线的差值即为折光差。在晴天,靠近地面的温度较高,致使下 面的空气密度比上而稀,这时视线成为一条向上弯折的曲线,使尺 上读数增大。视线离地面越近,折射也越大,因此一般规定视线必 须高出地面一定高度,如高出地面0.3m,就是为了减少这种影响。 若在平坦地面,地面覆盖物基本相同,而且前后视距相等,这时前 后视读数的折光差方向相同,大小基本相等,折光差的影响即可大 部分得到抵消或削弱。当在山地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前后视

7、视线离 地面高度相差较大,折光差的影响将增大,而且带有一定的系统性, 这时应尽量缩短视线长度,提高视线高度,以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四、对策以上对各种误差进行了逐项分析,实际上由于误差产生的随机 性,其综合影响在实际测量中将会相互抵消一部分。在实际测量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减小各项误差的影响,确保测量成果的精 确度。1 .尽量做到前视距离与后视距离相等,前后视距离累积差不 宜太大,等级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及累积差不能超过相应的限差, 这样就可以减小多项误差的影响。2. 视线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在不平坦地区应缩短视线长 度,这样就可以减小整平误差、估读误差和照准误差的影响。3. 视线离地面高度应保持一定的数值,不宜太高,也不宜太 低,这样就可以减小水准尺竖立不宜的误差和大气折光的影响。4. 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仪器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5. 在每一测站都应立即计算出后距、前距、前后视距差、前 后视距离累积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并按后、 前、前、后的顺序进行观测;否则,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 会前功尽弃,事倍功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