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28273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虫的习性教学反思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农学专业课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农学专业课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索性学习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的“ 主体性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农学专业课新课程突出“探究性自主学

2、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专业课知识,体验学习方法,理解学习的本质,形成一定的学习探究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探究性自主学习的基本过程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据此具体说来,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有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