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28116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同步习题: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规范训练(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泡菜制作原理4制作条件的控制及发酵过程26、7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及过程1、35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 .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A. 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环境内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 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答案B2. 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A. 美

2、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解析 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02时方可进行乳酸 发酵产生乳酸。答案 D3. 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 重氮化一酸化一显色一比色B. 重氮化一酸化一比色一显色C. 酸化一重氮化一显色一比色D. 酸化一重氮化一比色一显色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 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 C4. 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 腌制过程中乳酸

3、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 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D. 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 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 酸菌数量会下降。答案B5. 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提取剂A.B .C.D.解析本题考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中有关试剂的配制过程。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 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

4、而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 N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答案 C6. (2012-北京模拟)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ABCD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 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k开w11U 3加盐腌制后桂神毛盘解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方法。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酵母菌是兼性 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可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先通入足够的无菌 空气,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故A项错误

5、;制作果醋时使用醋 酸菌,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是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用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B项正确; 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进行加盐腌制,故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6分)7. (14分)请回答下面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 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请写出相关反应。(2) 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3) 到发酵中期,无氧状态形

6、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使乳酸积累量达到0.6%0.8%, pH 为3.53.8,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4) 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5)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乳酸菌乳酸1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解析在泡菜发酵初期,由于发酵坛内有少量氧气,所以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并产生CO2气体,随 着氧气耗尽,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且该过程也会产生CO2气体,且此时产生的气体会增大坛内气压, 使产生的气体和剩余空气从坛沿水槽内溢出。酶答案(1)有氧呼吸 CH

7、“O+6O +6H O 一 6CO +12H O + 能量6 12 62222(2) 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3) 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因为pH不适宜(4) pH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5)8. (12分)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2) 为了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乳酸菌等发酵菌发挥正常作用,应如何处理所用盐水?(3)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4) 为测定泡菜内的亚硝酸盐含量,某同学用比色法进行了实验,他在制备标准显色液时做了如下操作: 用刻度移液管量取一系列不同体积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

8、置于50 mL比色管中; 在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紧接着再分别加入2.0 mL N-1-萘基乙二胺溶液; 观察各比色管中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请指出该同学操作的失误之处:解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低,对盐水加热煮沸 的目的是杀菌,冷却后使用是为了保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使用比色 法,粗略地检测其含量,注意实验中显色剂的配制和相关对比操作。答案(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2) 先将盐水煮沸杀灭杂菌,然后冷却至室温时再使用(3) 比色法(4) 步骤中还应再添加一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步骤中在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 酸溶液,混匀后应静置3分钟,再分别加入2.0 mL N-1-萘基乙二胺溶液,然后再添加蒸馏水,使各比 色管中溶液的体积达到50 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