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281158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活动目的:让儿童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认识祖国文化的伟大,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活动过程:男、女主持: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抒情,有的叙事;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男女主持人采用一应一和的方式朗诵。)“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这是我们班创建书香班级的口号。今天,让我们倘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一

2、、才艺展示男:告诉你一个秘密。听说要举行这次主题班会,大家的兴致可高了。不少同学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了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画面。女:是吗?那就请这些小画家们给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才艺。男:行,有请我们的小画家上台。(带头鼓掌)生:依次上台展示图画并背诵相应古诗。(贴于黑板)二、名诗盛宴1、走进大自然女:小画家们画得真不错,不过我们其他同学也不赖,大家的脑袋里可都收藏了不少的古诗文。我们静下心好好地品味一些名诗佳作。女:世上的万物都来自大自然,在诗人的笔下,一篇篇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让人感到妙不可言。生:望天门山(一、二组)题西林壁(三、四组)春夜喜雨(各组轮流)天净沙秋(男女对背)山居秋暝(齐背)女

3、:哇,好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2、演绎七步诗男:这算得了什么。古代的文学家们不仅善于写景,也长于叙事。不论是叙事诗还是叙事散文,都言简意赅,让人赞叹不已。七步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家知道曹植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吧。(三人上场,表演小话剧七步诗。一人旁白,其他两人以简易古装分别饰曹丕和曹植。)3、尽抒心中情女:景迷人,事简洁。其实啊,我认为古代的文学家们最擅长的还是写情。人有喜怒哀乐,古代的文学家把这些情感都刻画的非常细腻。请欣赏写亲情,友情的诗篇。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男:你知道古代的文人们为什么能写出这些好的

4、诗作吗?女:不知道。男:就因为他们游遍名山大川呗,见多识广嘛。不过古时交通不发达,一出门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这又使古人们多了一种情思思乡情。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思乡的句中,又以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最为出名了。男:大家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文。指名四到五人背诵。(秋思天净沙秋思男: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对于外来侵略者,从来就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古代的文人们,也拿起手中的笔,抒发爱国情思,描绘战斗的场面和战士的军旅生活。请欣赏爱国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女:下面请欣赏歌曲满江红播放歌曲满江红,前阙欣赏,后阙配乐朗诵。4、相声寄诗情男:在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涵

5、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能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女:是的,让我们通过相声慈母心来感受一下吧。(表演相声慈母心)5、诵“千古绝唱”女:在古诗文中,有许多诗句到现在还广为流传,被誉为“千古绝唱”。男:请听两位同学为我们朗诵十二则经典名句。(播放古典音乐,朗诵经典名句。)男、女:中华古诗文浩若烟海,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让我们多学习中华经典文化,领悟五千年文化精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争做现代社会君子。女:让我们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再次领悟经典文化的精粹吧!(欣赏明月几时有歌曲后配乐朗诵。)三、谨记古人训全班齐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辅导员:同学们,文学经典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那些我们诵读过的诗文,如一汪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升华着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今天我们的主题班会就要结束了,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情永远不会结束,让我们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活动到此结束。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