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28087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 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 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 府行政。)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 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 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 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 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 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 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 价值观等。)4. 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

2、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 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 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5. 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 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 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6.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 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 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 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 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9. 完整制:完整制

3、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 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 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10. 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 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 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 组织类型。11. 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 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 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 织类型。12. 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 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 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

4、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 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13. 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 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 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 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 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 者的制度。17.行政领导权力: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 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 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

5、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 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 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 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 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 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 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 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 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

6、例可供参考的 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 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 出决定的过程。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 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 建议的活动。25. 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 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 和。26. 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 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 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 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

7、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 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 政目标的行为。28. 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 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 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29.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 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30. 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 (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31.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 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

8、,履行行政职责的 规范性文件的总称。32. 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 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 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34. 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 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35. 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 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 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 的过程。36. 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 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 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