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28010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乌兰图嘎中心校 杜小丽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2、通过听、创、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和相关文化,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学重点:1、感受并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2、有感情的演唱好歌曲。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大歌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感受、初步体验:1、聆听歌曲吉祥三宝师:你知道刚才演唱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能说说蒙古族有什么特点?2、师:蒙古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马背上的民族

2、”,因为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房子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所以他们离不开马,同学们,你们骑过马吗?谁能到前面来模仿骑马的动作?3、请大家跟老师学习几个蒙古族的舞蹈动作。(骑马、硬肩、提压腕)三、新歌学习:1、导入:我们把草原上放牧的小朋友称为“小牧民”,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2、首先,我们来欣赏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节奏模仿练习:(1)生随师做节奏练习。(2)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模仿这个节奏。师:“马儿马儿跑来了,马儿马儿跑近了,马儿马儿跑远了,马儿马儿不见了。”(3)下面我们用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找出歌曲中带有这条节奏的部分。(4)出示歌曲中带

3、有此节奏的旋律部分,并用lu音模唱这段旋律。4、用lu音模唱旋律。5、师领生按节奏读歌词。6、生随琴轻生填词。7、师难唱句指导。(1)提示倚音、休止符、附点音符的唱法。(2)你认为最能表现小牧民愉快心情的是哪一句?从旋律高低上对比两句“啊哈啊哈嗬”在演唱上有什么区别?8、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四、表现歌曲:用学过的舞蹈动作为歌曲创编舞蹈。五、拓展活动蒙古族的音乐很有特色,他们特有的长调、短调象白云一样,传送的很远、很远,今天我们学的歌曲就是一首短调歌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长调歌曲草原上。六、小节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我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希望你们收集更多、更好听的蒙古族音乐,让大家来欣

4、赏,好吗? 我是草原小牧民设计意图乌兰图嘎中心校 杜小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感受、初步体验:1、聆听歌曲吉祥三宝师:你知道刚才演唱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能说说蒙古族有什么特点?2、师:蒙古族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马背上的民族”,因为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房子是可以移动的蒙古包,所以他们离不开马,同学们,你们骑过马吗?谁能到前面来模仿骑马的动作?3、请大家跟老师学习几个蒙古族的舞蹈动作。(骑马、硬肩、提压腕)给学生创设一个富于蒙古族民族特色的环境氛围,为创编活动做铺垫三、新歌学习:1、导入:我们把草原上放牧的小朋友称为“小牧民”,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我是

5、草原小牧民。揭示主题2、首先,我们来欣赏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3、节奏模仿练习:(1)生随师做节奏练习。(2)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模仿这个节奏。师:“马儿马儿跑来了,马儿马儿跑近了,马儿马儿跑远了,马儿马儿不见了。”在游戏中通过听、看、打等多种方式来感受附点节奏,解决歌曲难点,使学生快乐的、很有兴趣的学,避免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传授(3)下面我们用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找出歌曲中带有这条节奏的部分。加深对音乐节拍的掌握,在强烈的声响中,巩固附点音的学习(4)出示歌曲中带有此节奏的旋律部分,并用lu音模唱这段旋律。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的练习,以创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音

6、乐课的双基教学,注重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4、用lu音模唱旋律。5、师领生按节奏读歌词。6、生随琴轻生填词。7、师难唱句指导。(1)提示倚音、休止符、附点音符的唱法。(2)你认为最能表现小牧民愉快心情的是哪一句?对比两句“啊哈啊哈嗬”在演唱上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8、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四、表现歌曲:用学过的舞蹈动作为歌曲创编舞蹈。五、拓展活动蒙古族的音乐很有特色,他们特有的长调、短调象白云一样,传送的很远、很远,今天我们学的歌曲就是一首短调歌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长调歌曲草原上。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延伸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7、六、小节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我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希望你们收集更多、更好听的蒙古族音乐,让大家来欣赏,好吗?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乌兰图嘎小学 杜晓丽新课程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理念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设计的变化,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如下: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从本学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间相互探讨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同时播放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歌曲,运用音乐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欣赏摔跤、骑马等表演的同时,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蒙古族的民俗特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的情景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蒙古

8、族音乐的特点,并为学习新歌及创编舞蹈做铺垫。二、学习歌曲,以聆听体验、感受为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大多是从听觉获得的.因此.新歌学习以聆听为主.在歌曲学习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聆听、演唱歌曲,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亲自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丰富音乐的形象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多次聆听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有了深刻的整体性的感受,因此,学会歌曲后再学习曲谱就很容易.因此,我设计先学歌词,再学曲谱,学生容易掌握。在新歌学习过程中,我加入了节奏练习的活动,这个练习不是机械的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聆听过程中,学生自己感受到的.这

9、个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掌握了歌曲的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觉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以素质能力的培养代替单一的技能训练,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的生动、活泼、有趣。三、给学生提供自主创造、表现的空间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表现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表现歌曲.如学生自编舞蹈表演歌曲、乐器演奏、创编歌词等.这样做,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也集中了每个人的创意,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舞台,发展了学生的表现潜能和创作潜能.这节课教学思想重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进而对

10、蒙古音乐产生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一抬手就可以够得着。2、注重情感性体验,把教学过程作为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淡化教学活动中的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克服从时值出发的那种枯燥的节奏训练,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在音乐中发现节奏,在音乐中体现节奏,伴随音乐来表现节奏。3、注重过程性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精神,从教学导入到难点解决,到活动拓展,注重教学过程的展开与学生的全程参与与体验。如:在活动中体验探索“马儿跑近了、跑远了、不见了、”的声音节奏变化,使学生较快的掌握了附点节奏运用的内在作用、过程、效果和表现方法以及对声音强弱的感受。4、注重主体性体验。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化解教学的难点。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编排成趣味性很强的游戏活动,把附点音符的学习与学生熟悉的动物结合起来,使学生乐于参与。通过一系列活动,让音乐贴近生活,让学生没有陌生感,给学生以信心,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本节课特别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过程性和情感体验,使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全面体现。 2008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