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279362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 装饰工程1 1 外墙抹灰工程1 11 外墙抹灰空鼓、开裂1 现象(1)空鼓常在下列部位出现:外墙抹灰的勒脚上口、门窗洞口周边、分格条旁以及基 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等。( 2 )裂缝常在下列部位出现:混凝土与砖石交接处、双阳台分隔处、砖混结构楼顶层 的两端房间范围、山墙等。2 原因分析( l )隔墙或填充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未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加拉结钢筋,沿交接处出现 裂缝,以及本书 26 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导致抹灰开裂。( 2 )基层处理不当或未清理千净。( 3 )基层浇水不足,抹灰砂浆脱水,影响粘结力。( 4 )未按操作规程分遍抹灰,为图快“一气呵成” ,造成每遍灰

2、的收缩变形集中到面 层,加大了几倍的变形量。( 5 )原材料质量不好。( 6 )砂浆配制不好,使用不当。( 7 )水泥砂浆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上。3 预防措施( 1 )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预埋拉结钢筋,发现遗漏拉结钢筋 时应与设计部门研究加强措施。( 2 )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油漆、隔离剂等,均应在抹灰前清除干净。在光滑的混凝土 表面抹灰时,其表面应用介面处理剂或凿毛处理, 当抹水泥砂浆时,应用斩签密斩。当抹黄 砂石灰砂浆时,可星点斩毛,即斩痕间距30 mm左右,痕深35mm。对凹凸不平处应事先剔平或用1 : 3水泥砂浆分皮补平,当抹灰厚度大于40mm时,应采取技术措施在抹

3、灰层中间加钢板网或钢丝网加射钉绷紧,钢筋网片必须放在超厚的抹灰层中间。( 3 )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在常温下一般隔夜进行浇水二遍即可,对气候和操作环境变 化大的,应根据实际酌情掌握。( 4 )水泥、砂、石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严禁使用强度及安定性不合 格的水泥、细砂和特细砂以及受冻过的石灰膏。( 5 )严格控制砂浆配比。抹灰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能,水泥砂浆保水 性能差时, 可掺人石灰膏,粉煤灰或塑化剂等调整好配比,以改善其保水性。常用抹灰砂浆 坍落度应控制如下:底层抹灰砂浆为 10 12cm ;中层抹灰砂浆为 7 8cm ;面层抹灰砂浆为 10cm。抹灰砂浆必须与基层粘结

4、牢固,必要时可在砂浆中掺人环保型(按说明使用)胶结材 料,以提高抹灰砂浆的粘结强度(6 )当抹灰基层不平整时,中间抹灰应分层抹平,每层抹灰厚度应控制710mm。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凝固后,再抹后一层,一般宜隔夜进行, 石灰砂浆应待前一层发白后,再抹后一层。若几层连续涂抹,因湿砂浆粘在一起,起不到分层作用,造成砂 浆收缩率过大而产生空鼓,裂缝。( 7 )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或混合砂浆上。( 8 )预防女儿墙根部裂缝以及楼两端的顶层两间外纵墙裂缝的出现,应在开工前会审 图纸时研究如何加强砌体构造措施。( 9 )预防双阳台分隔处的栏板竖向裂缝可采取预留两条竖向分隔条,缝内嵌填耐候胶1

5、 12 外墙抹灰表面观感质量差1 现象 接搓明显,有抹纹,色泽不匀。2 原因分析( 1 )罩面灰压光的操作方法不当造成抹纹。( 2 )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造成无法在分格处留搓,虽有分格但不在分格处留搓 等造成接搓明显。( 3 )砂浆使用的原材料不一致,没有统一配料,基层浇水不匀。3 预防措施( 1 )外墙抹灰宜做成毛面(刷成竖向布纹) ,不宜抹光。用木抹子搓抹时,要掌握干 湿,不能千搓,也不能蔽水搓,用力要轻重一致,必须上下抽刮,方向一致。( 2 )接搓位置应留在分格条处、腰线处、阴阳角处或水落管等处,阳角处抹灰应用反 贴八字尺的操作方法。( 3 )外墙抹灰的面层灰,使用的原材料应一致,水

6、泥应同品种、同标号、同批最。且 应留有余量,黄砂亦应同产地、同批量,并留有余量,须有专人统一配料。1 13 外墙抹灰分格缝不平、缺梭错缝1 现象分格缝弯曲、高低、缺棱错缝。2 原因分析( 1 )墙上弹线不统一;未用水平工具尺或透明尼龙管灌水找平( 2 )分格条材质差,使用前没有充分浸水,使用后翘曲变形。( 3 )分格条的粘贴和起条时操作不当,造成缝口两边缺棱角或错缝。3 预防措施( 1 )拉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子等侧面用水平尺引过去,保平直度,竖向分格缝, 应统一吊线分块。( 2 )宜使用塑料或铝合金条分格条。( 3 )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竖向分格条一般应粘在垂直线左侧,以便检

7、查其准确度,防止发生错缝。不平现象。 分格条两侧可用纯水泥浆固定,在水平线处应先抹 下侧面,当天抹罩面灰起条的,两侧可抹成45 度,否则应抹成 60 度坡。面层压光时将分格条水泥砂浆清刷干净,待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出分格条, 以免起条时损坏棱角, 对分格条底灰不实处应用水泥浆修补。 起出后的分格条应及时清刷水 泥浆以便再次使用。( 4 )分格条可采用一次性符合分格条宽度和深度的塑料条或铝合金条,该条永远镶嵌 在墙休上。分格条的断面形式要防止抹灰收缩后弹出。1 2 外墙水刷石工程1 21 水刷石空鼓、观感差1 现象小锤子敲有空鼓声,面层石子稀密不匀,表面发花,浑浊不清晰,石子脱落;分格条

8、 不平或不到位;表面不平,抹印重;成品污染。2 原因分析( 1 )未作样板,配合比不合理或配合比掌握不准。( 2 )结合层洒水不足,由于干燥,造成空鼓;不分层抹灰,一遍成活。( 3 )水泥浆刮铺不均匀。( 4 )底子灰湿度小, 罩面时干的快, 压不均匀, 或压的不好; 罩面石子浆未拍平压实。( 5 )石子使用前没有洗净过筛或怕浪费材料过筛不符合要求。( 6 )水刷石喷洗时间掌握不好,冲洗过度,喷洗分格条旁石子浆时对已成活的成品造 成污染。( 7 )操作不当粘起分格条。( 8 )太阳曝晒脱水,面层强度低、掉粒。( 9 )交工验收前,未对整体面层刷洗和局部整修。( 10 )分格条刷黑涂料掉色、脱皮

9、。3 预防措施( 1 )通过做样板,调整好配合比。(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结合层要抹好,掌握适当湿度。(3 )水刷石使用石子粒径一般以 46mm为宜,使用前应过筛,冲洗晾干,各类石子 应用布遮盖好,防止污染。( 4 )操作小组专人负责配合比和拌和石子浆,保证配合比正确,拌和均匀。( 5 )弹线和粘条必须用水平尺或尼龙管找平( 6 )抹罩面石子浆时,底层不能太干,太干的底层由于吸水大,石子浆会产生假凝现 象,不利于抹平压实,这样的面层,由于石子尖棱朝外,喷洗后表面就会显得稀密不均匀, 不平整和不清晰。因此, 抹罩面石子浆时,应掌握好底子灰的干湿程度,待抹上去的罩面石 子浆表面稍收水后,用

10、铁板拍平并用宽约300mm50mm的铁滚子来回滚平压光,然后用刷子蔽水刷去表面浮浆,这样应不少于三遍,达到石子大面朝外,表面排列紧密均匀为止。( 7 )正确掌握好水刷石表面喷洗时间,以用手指按石子浆无指痕为准,或用刷子刷石 子以不掉为度。 过早则石子颗粒露出灰浆面过多, 容易脱落, 过晚则灰浆冲洗不清,造成表 面污浊。喷头应由上而下进行, 要均匀喷洗, 不宜过快、过慢或偏冲 喷头离墙面 10 20mm, 一直喷到面层石子露出灰浆面 1 1.5mm 为宜,阳角应骑角喷洗。在喷洗过程中如发现局 部石子颗粒不均匀或面层有干裂风裂现象应用铁板轻轻拍压,以达到表面石子颗粒均匀一 致。喷雾器要用手拿稳,出

11、水均匀,这样可以避免墙面发花或有黑斑。( 8 )喷洗时对分格条旁的成品应采取塑料布遮挡防止污染,遮挡时对原成品先用喷雾 湿润,避免水泥雾粘结不好喷洗。( 9 )分格条应选用一次性铝合金条或塑料条,以保证分缝整齐和不掉石子。分格条两 侧抹纯水泥以 45 度为宜。( 10 )刚完成的成品应在三天内防止太阳曝晒;交工前对整体刷石工程进行清洗,并 严禁加酸,少量污染部位可通过试验加入工业用清洗剂刷洗。( 11 )分格条内的颜色应调制加色水泥浆嵌缝,不得刷涂料以免起皮掉色。1-2-2 水刷石阴阳角不垂直有黑边1 现象水刷石阴阳角不垂直,在阳角处石子稀少,形成一条黑边。2 原因分析( 1 )抹阳角的操作方

12、法不正确,反贴八字尺(引条)水泥浆抹得太高。( 2 )抹阴角时没有弹垂直线,石子浆一次成活。( 3 )抹阳角时,把靠尺贴在前一次完成的阳角上,由于石子浆面的收缩,造成后次比 前次低,导致阳角不平不直。( 4 )喷洗阴阳角时,没有掌握好喷水角度和时间,因而石子被冲洗掉。3 预防措施( 1 )抹阳角时,一般先抹一侧,将水泥石子浆稍抹过转角,然后再抹另一侧,这时用 八字尺贴在面层上,将角托直找齐,这可避免因两侧用八字尺而在阳角处出现明显棱搓印。( 2 )墙面阴角应二次成活,先做一个平面,然后再做另一个平面,每次都应在阴角处 弹线,作为抹灰依据,这可解决阴角不直问题。阴角喷洗时要注意喷头的角度和喷水时

13、间, 也可防止阴角处石子脱落、稀疏等现象。( 3 )完成后的水刷石,洒水养护不少于 7 天。1 3 外墙面砖、马赛克镶贴工程1 31 外墙面砖空鼓、脱落1 原因分析( 1 )材质使用前未作检验,材质未加控制。( 2 )排砖不合理,砖缝太小,干挤,擦浆挤不进缝内,浮在表皮风化脱落,进水胀裂 或冻胀,致使面砖脱落。( 3 )基层处理不当。如基层不干净、光滑、有油质等。( 4 )砂浆配合比不准,稠度控制不好,由于干缩系数不同而产生开裂、空鼓。( 5 )找平层砂浆未按规定分层涂抹。每层厚度大于规定值,每层间隔时间太短或连续 进行,造成开裂空鼓。( 6 )粘贴面砖的砂浆厚薄不均匀。墙面基层不平而找平层又

14、没有做平,造成粘贴面 砖的砂浆厚薄不均,使砂浆收缩不一,这不仅易使面砖空鼓,而且还会影响面砖的平整度。( 7 )枯贴的面砖过干过湿。过干面砖因面层有积灰,砂浆不易粘结,由于吸水快而使 粘结砂浆早期脱水,减弱了粘结力,因而导致面砖空鼓。过湿面砖由于其表面有一层水膜, 会使贴好的面砖产生浮动,从而导致面砖空鼓。( 8 )面砖材质低劣。 有些面砖材料疏松, 使用前又未认真剔选, 使用后造成早期脱落。( 9 )纠偏不当。在粘贴砂浆收水后再纠偏容易产生空鼓。( 10 )面砖粘贴后在砂浆硬化期间的养护不当。粘贴面砖在冬期施工不注意防寒抗冻, 在暑期施工受烈日曝晒,致使砂浆疏松,造成面砖空鼓、脱落。( 11

15、)面砖粘贴砂浆不饱满,勾缝不严。饰面层长期受大气湿度的影响,由于温度而引 起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促使在粘贴砂浆不饱满,面砖勾缝不严处, 在受雨天渗透、 受冻 膨胀和上述应力井同作用下,使面砖产生空鼓、脱落。2 预防措施( l )避免用于内墙的石膏质胎底的面砖用到外墙,施工前应做材质检验包括冻融试验 和含水率试验等。( 2 )操作前应对所有立面综合封陆,搞施工设计,调整好砖缝。( 3 )基层墙面必须清除干净,不应留有垃圾、油质。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应采取措施或 凿毛处理,抹基层砂浆前应浇水湿润。( 4 )认真按配合比计量搅拌砂浆,控制水灰比。(5 )按规定分层涂抹找平层,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7mm ,每层间隔时间不宜太短,宜隔夜刮糙,严禁连续刮糙使找平层开裂、空鼓(所谓刮糙即为层间灰刮毛处理,便于抹灰 层间结合牢固) 。( 6 )找平层必须找平,使面砖粘贴砂浆厚度一致。( 7 )面砖使用前应用水浸泡到无气泡为止,但不少于2h , 然后出水晾干(外干内湿)才能使用。( 8 )面砖使用前必须剔选,用套板分类堆放,应剔除缺楞、掉角、翘曲、裂缝、疏松 等劣质砖。( 10 )在粘贴砂浆未收水前及时纠偏。(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