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2770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地理必修1月球说课设计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1)月球的基本特征 (2)月相的变化与成因 (3)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条件(4)月相与潮汐的变化2. 地位作用(1)本专题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月球部分是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第二个专题,是在学生完成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之后,即将学习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地球的运动之前所进行的学习。作为宇宙空间中与地球距离最近的天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内容上,月球部分是继太阳之后,第二个被如此详细地介绍的部分。并且,目前,世界各国对月球的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学习人类太空探索之前对月球进行全面学习也很有必要。总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2)本

2、专题在全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专题在教材中的作用因其所在篇章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作为高中地理教材的开篇之作,让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了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地球环境的学习。而本专题在全书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月球,这个地球的伙伴,一个体积质量都远远不及地球的卫星,对地球上各种现象所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养成一种地理视角,即环境的视角。这一点,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意义重大。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环境的基本特征理解月相的成因,并能够利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进行说明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了解潮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并学会阅读月相与潮汐关系的示意图学会观察月相,估算农历日期

3、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相关软件演示月相变化过程,演示日食月食过程2、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鼓励学生自学或指导学生阅读3、提供观测表,并布置月相观测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月球作为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用科学理论去解释自然现象;使学生明白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重要性。4.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月相的成因、日食与月食的发生条件、月相与潮汐难点:月相的成因二. 学情分析1. 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初中地理全球篇中,并没有关于月球的内容,但是有关于地球公转部分的学习,并且是C级要求,学生应该有关于公转运动的知识基础。然而,就月相成因分析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2

4、. 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孩子,从小就对月亮有一种特殊的向往和神秘感。这就奠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月相的变化是学生从生活中就可以感知的熟悉事物;潮汐的变化对于生活在东海岸边的我们应该也不陌生;日食月食的现象,可结合发生在开学前的一次月食现象来进行。总之,学生对月球这一专题,还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三. 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本专题的内容构成,采用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方式,先通过呈现出学生熟知的事物和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要学习的问题;之后用多媒体手段借助相关软件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原因;最后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将学到的

5、原理延伸出去。不得不提的是,在教学中还贯穿了学生观察月相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月相观察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记录。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在实践与应用中创设了学习的情景,又在实践与应用中完成了课堂内涵的延展;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与应用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努力完成角色转变,逐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过渡到一个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2、教学手段的选择针对本专题的内容特点,可以借助以下三种方式:A、 通过使用相关软件演示各种过程B、 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与地图册上的原理图来解释问题C、 让学生结合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D、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月相观察表3、教学媒体的选择 电脑、投影仪四. 教

6、学过程本专题内容比较多,包括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相的变化与成因、日食月食的发生条件和月相与潮汐的变化四个方面。所以安排3个课时进行教学,因此下面对全部教学内容进行介绍分析。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相的变化与成因日食月食的发生条件月相与潮汐情景呈现月球正面背面照片宇航员登月录像1、月相变化过程2、古诗词中对月亮的描述日食月食的过程记录钱塘江大潮原理剖析1、解释月球有正面背面之分的原因2、借助月球的各项物理指标分析为何会发生月球上的这些现象1、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分析2、这些诗句中蕴含了有关月相的哪些问题?如何运用原理来解释?借助三球运动来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并找出规律运用日地月相对位置变化分析大潮小潮成因

7、解决问题月球上不同于地球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从观察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律或问题?结合8月月食总结,在进行日食和月食观测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进一步归纳潮汐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月球的基本特征情景呈现1月球正面和月球背面的照片原理剖析月球为什么会有正面和背面之分,这与月球的运动有何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由静态的照片联系到地月运动,并通过动手演示来找出月球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这个本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的观察习惯。附:还可以借照片介绍月球上的地形。情景呈现2播放一段登月录像原理剖析让学生对录像上看到的情景和地球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给出有关这段登月录像的

8、争议,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月球上不同于地球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这些现象和月球的哪些物理指标有关?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现象透视其本质的能力。附:由此还可以回顾之前总结的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中,地球始终的质量和体积为生命存在所创造的条件。巩固知识。教学内容二:月相的变化与成因 情景呈现1以动画形式呈现出一个朔望月中月相变化的过程原理剖析思考1:我们看到的月亮实际上是月球哪一部分?思考2:这一部分的形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思考3:月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我们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朔望月制定了阴历,那我国传统的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课后解决)设计意

9、图让学生知道历法的由来,认识到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建立起一种民族自豪感。附:观看完动画之后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月相图,发现其中的问题,即观察角度问题。情景呈现2提供中国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语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 其中,可重点采用的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原理剖析这些诗句中蕴含了有关月相的哪些问题?如何利用月相成因来解释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从观察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关月相的规律或问题?设计意图引用古诗词一方面增强了课堂的艺术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另一方面

10、,引出了一个深层的问题,关于月相的时间,尽管教学要求上没有,但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可以为他们的课后自学提供方向。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培养了学生严密认真,有始有终的科学研究态度。总结观察记录的结果,难免会发现很多课堂上没有提到和解释的问题,也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内容三:日食月食的发生条件情景呈现日食与月食发生的过程照片原理剖析借助三球运动来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解决问题1日食与月食分别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间?是否每个朔望月都有日食和月食发生,为什么?设计意图对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借助动画让学生来了解并不困难,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学能的培养更重要

11、。解决问题2结合今年8月底月食观测活动,谈一谈在进行日食和月食观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意图这一问题设计的原因在于在教学细节中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注意在观察天文现象时的安全。教学内容四:月相与潮汐情景呈现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原理剖析借助潮汐原理动画思考1:潮水涨落有何规律?思考2:大潮小潮分别出现在农历什么日期?为什么?解决问题进一步归纳潮汐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其他影响设计意图潮汐一部分在学习难度和深度上几乎没有要求,所以可以将探究潮汐成因的任务安排给学生课后完成,而对于潮汐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一部分,可结合8月10日,上师大旅游学院教授贺宝根在崇明东滩进行水质考察时,突发潮汐为救学生而殉职一事,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在观潮或海边游玩中注意关注潮水涨落,保证生命安全。还附上钱塘潮的录像,给学生留下思考:为什么说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同时提醒学生观潮时注意安全。五、课后反思收获:补充的内容丰富,使用工具得当,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比较满意。遗憾:没有机会和学生一起观月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月相观察后的第一手资料,只能等到观察结束后再次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