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规章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27613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氧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压氧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压氧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压氧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压氧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氧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氧规章制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高压氧规章制度医院 高压氧规章制度1全体氧舱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充分做好高压氧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着装整齐,仪表端正,精神饱满;对待患者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3非本科人员未经同意严禁进入氧舱工作区。4遵守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国家标准(gb/t 12130-202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549 号)、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 号)等相关规定要求,遵守各仪器、各操作项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5氧舱工作区域,如治疗室、压缩机房、储气间等,均须设置消防器

2、材,并定期检查,确保其随时、有效地使用。严禁吸烟。6.值班医师应在高压氧治疗前 10 分钟到达舱室,询问患者病情,判断掌握患者能否进舱治疗,监督患者在加压阶段的情况,处理其他相关医疗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治疗。7陪舱医务人员应在高压氧治疗前 10 分钟到达舱室,询问患者病情,与值班医师、操舱人员沟通,了解陪舱重点人员情况和其他注意事项,确保在舱内及时、正确地处理有关情况。8操舱人员须熟悉高压舱环境及各种设施的性能,掌握操作方法,保证各部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操纵台上所有仪表、开关、音视频系统未经操舱人员允许不得随意触动。9操舱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与舱内保持联系,询问病情变化,遇

3、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应急处理。10患者进舱前须进行宣传解释工作,助其消除恐惧心理,掌握“捏鼻鼓气”等调压动作和舱内正确吸氧步骤。11舱内人员严禁携带如手机、手表、打火机、火柴、钢笔、电子钥匙、电玩具等易燃、易爆、电子类和其他影响氧舱安全的危险品入内。12禁止在舱内打闹、来回走动及大声喧哗,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及其杂物,严禁未经允许乱动舱内设备,及用重物敲击舱壁等行为,以免发生意。13氧舱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舱内消毒及舱内外的清洁卫生。空气加压舱治疗患者进舱须知一、高压氧治疗的患者,须经高压氧专科医生检查同意后凭卡治疗。应准时到达,过时不候。二、严禁将火种(如:打火机、火柴、手机等)

4、及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如汽油、油脂)带入舱内,不得穿戴化纤类衣物进舱。三、勿将手表、钢笔及其他与治疗有关的物品代入舱内。四、治疗期间不宜吃产气类食物,如:豆制品、葱、蒜等。五、进舱前要排空大、小便。六、按要求更换医院专用服装和鞋套。七、在治疗进程中出现不适应随时报告医务人员,等候处理。八、进舱治疗必须服从医务人员指挥。九、加压过程中,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中耳调压,出现耳痛等不适及时向医务人员说明。十、吸氧时,请勿过度呼吸,如果出现口唇、肢体麻木或抽搐立即停止吸氧,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十一、切勿随意乱动舱内设施,以免发生意外。 十二、保持舱内安静整洁。空气加压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当舱内发生火

5、灾、人为破坏等情况时,操作人员应沉着果断作出如下处理:一、迅速关闭供氧、供气阀门,切断总电并打开带应急电。二、指导舱内人员自救,使用舱内灭火器或舱内水喷淋系统灭火。三、迅速打开紧急减压发等减压装置,力争尽快减压。四、立即通知火警、保卫部门和单位领导,做好抢救工作。五、保护现场,以便查清事故原因。 注:事故发生时本科相关人员应各司其职,如有可能以上几款可同时进行。机房管理规则1、2、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和其他杂物。各种油料应放入专用容器,存入油库或指定地点。3、4、5、机房内应设有消防器材,并应定期维修保养及检查更换。 机房内严禁吸烟与明火作业。机房内的机械设备必须由

6、专人负责管理,使机械设备保持完好状态,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6、机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而应经常监视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7、8、机房管理人员离开机房时,应切断电,关好门窗。 保持设备和室内清洁整齐。供氧间管理规则1.2.3.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氧气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操作。 室内应经常通风。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上下。严禁烟火;设备检修需明火作业时,必须将所有氧气瓶移出供氧间,系统内的氧气必须彻底排除,经检测确认室内氧浓度已与大气氧浓度一致。 4.器材。 5.供氧间的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及开关,或者将开关设在室外。门窗应朝外开,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钉鞋,不得带火种和易燃物进

7、入供氧间。室内应备有灭火并加防护;门窗玻璃应无气泡产生聚光镜作用,防止因聚焦而产生高热。 6.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供氧流程和减压器的使用方法,具有熟练安全操作技术。氧气输出压力宜调至0.50.6MPa。 7.严禁双手及衣服沾有油脂或戴有油脂手套去操作氧气设备,所使用的工具须经脱脂处理。 8.9.统。10.开关氧气阀门时,动作应缓慢。使用后瓶内应留有不低于0.1MPa的余压。 11.用后的氧气瓶和待用氧气瓶应有明显标记分开存放,并避免烤晒。 12.氧气瓶在运送和装卸时,应戴好瓶帽,并应避免碰撞。 1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作好使用记录和统计。14.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氧气瓶,

8、并定期检查。使用前应检查氧气合格证、瓶色(天蓝色)及有无异味。 供氧间的工具应固定专用,不得随意借出或挪作他用,以免沾有油污。 氧气瓶在装入汇流排之前,应将气瓶出口处理干净,以免尘土等带入供氧系储气罐管理规则1、储气罐、油水分离器和空气过滤器按规定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手续。过滤器内的填料应定期更换(每年至少一次)。2、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 。3、管内的空气储量,应满足每天开舱治疗的需要,空气质量须符合卫生学要求。4、开排气阀是动作应缓慢柔和。5、定期进行排污保养。6、保持室内和设备的整洁。7、定期(每年一次)检验、分析p 管内气体卫生质量,确保压缩气体清洁无害。递物筒操作规程(一)由舱内向舱外

9、传递物品1、由舱外操作人员关闭并锁紧外门,关闭压力平衡阀。2、由舱内操作人员打开内门压力平衡阀,以便向桶内充气加压。3、当平衡阀气流声消失时、或筒外门上压力表与舱内压一致时,表明筒内压力已与氧舱压力平衡,即可松开闭锁装置,打开内门。4、放入需要递出的物品,关好并锁紧内门,关好平衡阀。5、报告舱外操作人员,可行取物操作。6、舱外操作人员得到舱内报告后,先打开外门压力平衡阀,进行减压。当送物筒压力表指针回零或平衡阀门气流声已消失,即可松开闭锁装置,打开外门,取出物品。7、由于送物筒外门是外开式结构,在开门操作时必须注意安全。 (1) 必须在筒内压力彻底解除后,方可松开闭锁装置;(2) 操作人员应站

10、在同外开口一侧操作,以防筒内的余压或操作错误时,因筒内压力而造成伤害。(二)由舱外向舱内传递物品1、操作人员应检查递物筒外门出于何种状态,如处于关闭时,应按(一)6.程序操作。2、放入需要递进的物品。3、关好外门,关好压力平衡阀。4、报告舱内操作人员可行取物操作。5、舱内操作人员得到舱外的报告后,进行取物操作其程序,按(一)2.3.操作。6、取出物品后应及时关好内门和压力平衡阀。高压氧科主任职责1 在院长的领导下,主管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安全及行政管理工作,并做好医德医风教育。2 制订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3 带领医护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分析p 研究疑难病

11、例,组织抢救危重病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制订各种治疗方案。 4 组织全科人员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新业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科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并撰写学术论文。5 组织领导本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提高本科室人员的技术水平。6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搞好传、帮、带。 7 经常督促本科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检查各项操作规程执行的情况,抓好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8 组织、督促氧舱技术人员按国家对高压氧设备标准规定,对高压氧舱进行安全检查、保养和定期维修,以保证高压氧治疗安全进行。高压氧科医师职责1.作。 2.负

12、责本科室的门诊及院内外常规会诊工作,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一定范围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证。进行全面检诊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认真书写病历,制订治疗方案,做好观察记录。 3.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医务人员陪舱治疗,及时作出适当处理。每疗程结束后作出病情及疗效小结。 4.5.6.7.每次治疗前后均应巡视病人,注意病情变化。坚守工作岗位,尤其有危重病人抢救时,不得擅离职守。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工作,担任带教老师,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训练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8.负责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知识的宣

13、传和安全教育。氧舱工程师、技术员职责1.根据本单位氧舱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制订安全操作、维修保养、定期检验和维修计划,保证设备安全运行。2.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负责设备的调试、操作、维修保养、定期校验工作。及时查找并消除隐患。3.负责空气压缩机操作,定时向储气罐加压充气,随时保证氧舱治疗供气。4.负责器材、物料、工具的准备、登记和保管。 5.负责设备的使用登记,定期统计上报。 6.建立和保管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厂方必须提供的设计资料和产品资料: 文件清单; 医用氧舱产品合格证书,内容包括:舱体和配套压力容器的合格证书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容规的有关规定),医用氧舱各系统检验、调试报告

14、,医用氧舱所用安全附件和仪器、仪表的产品合格证; 医用氧舱使用说明书; 医用氧舱竣工图,包括:医用氧舱总体布置图,舱体及配套压力容器总图,供排氧、加减压系统流程图,电气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单人医用氧舱只提供舱体竣工图; 监督单位出具的医用氧舱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验收报告。 使用资料: 氧舱使用管理登记本; 氧舱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氧舱一年期和三年期检验的登记表(内容详见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氧舱中修、大修实施计划及总体调试试验报告。操舱人员职责1.高压氧操作人员原则上由护士担任,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学习,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2.熟悉掌握高压氧舱系统

15、各主要设备和装置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操作方法。3.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熟悉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4.开舱前,认真检查各种设备、仪表、供氧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并向患者介绍供氧装置和通讯设备的使用方法。5.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台氧舱由一人专门操纵。坚守岗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准聊天、看书报、听广播和看电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氧舱厅室及控制台。 6.严格执行进舱须知各项要求。 7.严格执行治疗方案,不得擅自改动。8.在开始加压前,应指导进舱人员做耳咽管调压工作,防止各种气压伤,并认真观察和了解病情,如患者出现氧惊厥前驱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9.遇有病情变化和机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并协助妥善处理,以确保患者安全。10.减舱时嘱舱内人员注意保暖,并严禁屏气以防肺气压伤。 11.准确填写操舱记录。12.治疗结束,进行舱内清扫工作,彻底通风、消毒、并保证各种设备仪器处于就绪状态,以便随时使用。13.熟练掌握氧舱应急情况处理规则,并定期进行演练。 14.如配置机算计控制系统,应按其有关规定执行,但以上各项职责仍应遵照执行。空气加压舱操作规程一、开舱前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