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27495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孔兰《颐和园》导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颐和园导学案 张孔兰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课时:2课时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型 教学目标: 1认识“颐、耸”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并能理解“神清气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的优美语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内容提要(教学环节、时间)教学流程/时间所需资源评价学生学习事项教师调控方式

2、第一课时 环节一:导入短片导入5环节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8环节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5+5环节四:小节并布置作业2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生字词5环节二讲读第1、6自然段5环节三品读第二自然段5环节四品读三、四、五自然段22环节五创设情境,拓展延伸8环节六总结及布置作业+2第一课时环节一1学生欣赏颐和园景色的短片。2学生说感受。3.学生简介收集的有关颐和园的知识。环节二1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2学生自由说听后的感想,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3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同桌讨论交流识记方法。(2)生说易错的字。环节三1生快速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路线,画出文中有关作者

3、游园路线的词。2.四人小组交流,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大卡呈现 。3.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画出的旅游图。4.生根据示旅游意图归纳浏览顺序,用微卡写下来。环节四1.听师小结2.作业(1)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生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生字、词语并齐读。环节二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边读边想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什么深刻印象?(2)边读边想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环节三1. 品读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2)想想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3)长廊还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感受到的?(4)理解“神清气爽”的意思。(5)齐读

4、。环节四1.品读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你读到了些什么?并把它写下来。(2)这一自然段重点抓住佛香阁、排云殿的什么来描写的?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6分钟)(3)读出佛香阁、排云殿宏伟气势的感受。(4)学生自主评价读得怎样。(5)齐读。2.品读第四自然段 (1) 齐读。(2)第四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4)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四人小组交流合作完成。(5)画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词或句子,并说出你认为好的原因。四人小组分享交流。3.品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

5、什么? (2)朗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体会十七孔桥的特点。环节五1. 四人小组交流合作,按照作者介绍颐和园景点的方法,令介绍一处颐和园的美景。环节六1. 听总结,感受作者介绍颐和园的表达方法。2. 作业。第一课时环节一1出示颐和园景色的短片,请学生欣赏。2.请生交流感受,并用一句话概括感受。(师引题并板书课题:颐和园)3. 请生简要说说有关颐和园的知识。环节二1师播放课文朗诵,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2请学生说听后的感想,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5分钟)3请生讨论交流;请生认读生字 、新词,并说识记方法、理解词语意思。(10分钟)环节三1快速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路线,

6、画出体现游园路线的词。2.请生四人小组交流,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时间为8分钟。3请生浏览成果,选出做得最好的两组汇报。环节四1.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颐和园的美,在颐和园的景点游了一番,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驻足在一个个景点,再细细品味。2.布置作业(1)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生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生字、词语并齐读。环节二1. 请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请生说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什么深刻印象?(2)请生说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环节三1.品读第二自然段。(1)请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2)师过渡引入: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还极力

7、推荐我们去游一游,我们可不能辜负作者的好意,咱们就先来游游长廊吧。谁来读读第2自然段? 并说说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3)说说长廊还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请生答)(板书:长廊长)(4)“神清气爽”是什么意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请生答)(5)齐读。环节四1.品读第三自然段(1)师过渡: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你读到了些什么?(请生答)(板书:万寿山美)(2)请生代表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抓住佛香阁、排云殿的什么来描写的?(3)请生读第三自然段,要读得让同学们仿佛就站在佛香阁、排云殿面前。(4)请生评价,师提醒强调“闪闪发光、金碧辉煌”。(5)齐读。2.

8、品读第四自然段 (1) 齐读。(2)师过渡:一转眼,就登上了万寿山,大家发现吗,作者在介绍每一处景点的时候,都是有顺序的呢,谁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3)请生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4)请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师精讲补充。时间为5分钟。(5)请生画出认为用得最好的字、词或句子,并说出你认为好的原因,与同组同学分享。(5分钟)3.品读第五自然段 (1)师过渡: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板书:昆明湖静)(2)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的特点吗?环节五1. 课文学完了,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也能感受到颐和园确实

9、很美,所以作者在文末再次点到“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景作者没向我们介绍呢?同学们能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时介绍景点的方法,给我们也介绍介绍吗?(请代表发言)环节六1. 师总结;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呢,能把景点介绍得很清楚。注意把景点最特别指出介绍给游客就很完美了,像作者这样有顺序,又突出景点的特色,这样游客既能游得轻松,又能游得快乐有意义啊!2. 布置作业(1) 向你的家人介绍颐和园的景观,可以根据你家人喜欢的景点作介绍。(2) 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写一小片断你熟悉的景物,并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 PPT、板书、短片尊重学生感受,以生为主体,用短片导入激发兴趣,发挥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学生倾听、想象和说话的能力,使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七个要素轮换3使用,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静转化合理恰当。巧妙引导,落实重点,达成目标。连续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一个独立个体,也有生活经验,可以自主构建知识。板书设计长廊长18 颐和园 万寿山美 美丽的大公园昆明湖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