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272576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以教师的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的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完整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新教育实验在其理论指导下,以其十大行动为途径,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实现其最终的教育目标。十大行动是:第一、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一样,逐步形成一种习惯,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第二、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撰写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教师的日常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包

2、括师生大家一起来写故事,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情谊,包括教师的读书故事,办公室的成长,专题性的随笔,教学案例等。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第三、聆听窗外声音。就是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促进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第四、培养卓越口才。我们提出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五、构筑理想课堂。构筑理想课堂,即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

3、课堂。构筑理想课堂有三个层次:有效课堂,对课堂多元理解的研究,走向个性课堂。第六、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学习和交流,网络不仅是学习,同时交流也很重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数码社区网络是虚拟的,也是真实的,新教育实验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这个网站上。第七、推进每月一事。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社会生活的节律,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方式,实施不同的主题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而行为习惯和公民意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具体内容是:一月,让我们学会吃饭一一节约;二月,让我们不闯

4、红灯一一规则;三月,让学生种一棵树公益;四月,让我们出去踏青一一自然;五月,让我们学会扫地一一劳动;六月,让我们唱一支歌一一艺术;七月,让我们出门玩球一一健身;八月,让我们学会微笑一一交往;九月,让我们每天阅读求知;十月,让我们给家长写信感恩;月,让我们做一场演说一一自信;十二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反思。第八、缔造完美教室。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挖掘“班级”、“教室

5、”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发展,让他们在天天学习生活的教室里与教师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全人课程的确立,生命故事的叙述,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将教室打造成“图书馆、阅览室、实践场、探究室”,将教室建设成“操作间、展览室、信息资源库”,让教室成为“教师的办公室、学生的习惯养成地和人格成长室”,成为“共同体成员学习、生活、成长的共同的生命栖居室。”第九、研发卓越课程。如果把课程视为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包括起点、目的地组成的道路和历程的话,那么,所谓卓越课程,就是在其中最好地完成了课程的目的,完美地实现了人的完整幸福。“研发卓越

6、课程”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命朝向,一个未来期待和一个庄严承诺。卓越课程应该实现新教育实验“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位,应该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应该充满惊奇,触及灵魂,生命在场,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因此,新教育的卓越课程强调的是两者:课程内容的当时、当地,将知识、经验变为体验和历程;教者的入境、入情、入理,将体验变为生命的碰撞,师生彼此的启迪,从而教学相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被不断丰富、不停激发,最终得到真正的成长;教师的生命体验不断被回顾、被丰盈,最终实现真正的超越,这正是师生以穿越课程来共同书写传奇的新教育生命叙事。第十、家校合作共建。通过家校联动的机制,建立父母委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父母更多的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