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271367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高颖《武经射学正宗》下卷择物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ze武经射学正宗暨武经射学正宗指迷集明 高颖(明崇祯十年,即167年)195年台湾林忠明先生编本译者简介:刘金鹏,网络ID酱油男生,油瓶射怪。老式弓射艺爱好者,福建福州人。研习老式弓射艺四年,曾荣获安徽阜阳“阿利弓箭杯”老式射箭邀请赛团队赛亚军,福建老式弓箭邀请赛个人冠军,团队亚军等荣誉。武经射学正宗 下卷 择物门择物门序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机不利,良工无所施其巧。宁犹无所施其巧,抑亦不能下生其弊矣。况射者众巧之门,百弊之府也。使弓矢不调,纵有落雕贯虱之技,岂施其巧乎?彼习射而不知辨惑者固局限性道,虽然惑辨矣,百病皆消矣,设以不调之弓矢畀(bi 第一声)之,则弓手不习,强弱不和,手之性

2、既与弓抗,弓之性又与矢仇,当控弦彀弓时已龃龉而不相合。况弦之短长大小愆(qi 第一声)其制,指机之高下厚薄失其宜,又安望矢道同的,应弦命中乎?此非射者之过也,弓矢机弦之过也。亦非弓矢机弦之过也,不择之过也。此择物之章,因此继辨惑而作也。译文择物门序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材性能不够,再优秀的技术也无所施展。宁可由着技术无所施展,或者不能纠正自己技术毛病。况且射艺是一门有着众多流派,技术的手艺,其中也参杂许多弊病错误。若是射手不能调节弓箭器材,纵使有射落鹰雕,贯穿虱虫的技艺能在不靠谱的器材上施展出来?新人学射之时不懂得辨识动作技术上的疑惑还不用去理解研究器材上的门道,目前已经可以辨识疑

3、惑真伪,毛病都消除了,如果不去学习调节弓箭器材方面的门道,那么弓和手不能匹配,不能调节两者之间的强弱。手的力道已经与弓想磨合,但是弓的性能却和箭有差别,当控弦满弓之时,弓与箭之间已有问题暴露了。何况弓弦的长短大小若与弓的形制不匹配,勾弦的指机高下厚薄与手不相合适,又怎么能稳住弓弦安心瞄准干脆放箭,听着弦音命中目的吗?这不是射手技术的问题,而是弓箭器材的问题。也有也许不是弓箭器材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器材的问题。这就是本书下卷:择物门众章节想要探讨的内容。译文注解:1.一名合格的射手不仅要有夯实的基本功力,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过硬心理素质,对于器材也必须要有各方面的理解和研究。大凡从古至今,历史上浮现

4、林林总总的弓,但是什么弓合适什么人这是需要作为一名射手自己去亲身经历的。例如个子矮手臂短的射手益用小弓小拉距的弓,而个子高长手臂的射手益用大拉距的长弓;如马术骑射手益于用短小精悍的弓便于立即操控;而步射手则可以用储能量大的劲弓射长距离;弓如此,箭也如此。多少力量的弓用多少力量的箭,多少拉距的射手用多长的箭;而不同材料制造的箭也有各自的物理特性和技术规定,即便同样长度不同材质的箭,在同一种距离上发射,其飞行的距离和带走的能量也会有诸多的变化,这决非可以想固然的替代。弓箭如此,弓箭的配套物件也是如此。序文中高先生讲述了有关弓弦和指机(扳指)的阐明。固然这两者各自尚有不少的门道,这不是一句两句可以写

5、尽的。不仅是弓弦指机,箭囊,弓囊,射袖,皮套,弓袋,指套等等等等有关器材在实际中的运用均有非常多的实践经验和各自存在的道理,这些也许在高先生的时代,本卷不会谈及,但在当下科技生产力和市场的扩大下,这些物件均有门道,还需读者谨记。固然,由于下卷的重要内容是波及器材设备方面的选择以及作者个人的观点,小生对这块的理解虽不浅但也不及前两卷可以略为指点一二的地步。故此为避嫌,因此本卷除序文作注解外,其他将不作主观上的注解。2. 由于后文有提及尺寸度量的问题,因此在序的注解中,统一做下明代的尺寸的原则,后文的尺寸可以此换算: 长度换算一里 =5引=466.5米(明制)=50米(今制) 一引 =10丈=10

6、米 =33.3米 一丈 =0尺=3.10米 =33米 一寻 =尺=1.555米 =1.66米 一尺=10寸=31.10米 =333厘米一寸 =分=110厘米 =3.333毫米重量单位石的定义:一把一般扁担承重量约为一石一担=100斤=60.79公斤(明制)=0公斤(今制)一斤 =16两=604.7克=500克一两 =10钱 =37.429克=50克一钱 =10分 =3.729克 5克弓力强弱宜择第一因弓制矢,量力调弓,此不刋(ia 第四声)之典。今好胜之人喜用劲弓,而不顾力之不称。退祛之人过用弱弓,而不顾矢之不能及远,皆非也。夫弓之强弱,必须量我力之大小。然力有不同,有臂力、有腰力、有足力,各

7、有所用。足力能致远,腰力能负重,与射无益也。惟臂力多者能引劲弓。大率以百斤为准,空引弓能彀百斤者,射时只用五十斤。大概用力十分之五,不可过竭其力,宁过于软,过劲则非矣。盖用弓过劲则筋力为弓所束缚,操纵缓急不得如意。安能尽射法之巧?此弓力之强弱所当择也。称弓法,以弓置地上,以足蹈定弓把于地,以称钩弦称起,将箭镞顶在弓把上,称起弦至箭根齐,方可言彀。而知弓之重轻。用矢轻重法,在后第八章。译文弓力强弱宜择第一因弓的类型制作箭矢,衡量自己力量的大小调节弓的磅数,这是不会写在典籍上的知识。目前好胜心强的射手喜欢用大磅数的劲弓,却但是自己的力量能否支配。不自信的射手又用磅数过小的弱弓,却不顾箭矢不能射远,

8、这都是错误的。弓力量的强弱,必须以自己的力量大小来衡量。固然力量有不同的发力方式,有臂力、有腰力、有足力,各自有各自的用处。足力能走得远,腰力能负荷重物,对于射箭来说是没有用处的力量。只有臂力强的人能开劲弓。大概百斤力为原则,空开弓百斤并且满弓的人,射箭时只能用五十斤的弓。射箭只要用到人十分之五的臂力,不可以过度用力以致力量枯竭,宁可过于柔软,过于刚劲就会出问题。若使用弓的磅数过大那么筋骨力量就会被弓所束缚,怎么操作都不能如自己的心意。又怎么能发挥出射艺的精妙呢?这是弓磅数力量强弱中所需要选择关注的地方。那么如何称量弓的磅数呢?这里有一种措施可以用:将弓放置在地上(地面以软地或木纹地面为宜),

9、让脚踩实在弓把上(或者两脚踩在上下弓片上),将称重的钩挂在弓弦上,让箭头顶在弓把上(出箭位置的弓把),称重时让称钩拉弦向上到箭尾处对齐,这样才是弓满的时候,求出这张弓的磅数轻重。测量箭轻重的措施在下文第八章。弓套长短宜择第二弓之长短不齐,则力量亦因之而异。长弓之力量长,故能彀长箭。短弓之力量短,只有彀短箭。不可紊乱。如使长弓而用短箭,箭已彀而弓力量未彀,如此而遽发矢则不能及远。只弦口松,箭发不准。短弓而用长箭,则箭未彀,弓之力量先彀。若复过引不惟弓之筋角易断,旦肯臂骨节为弓所局,不得展舒其巧。发矢乌能如意?是以人长则臂长,而弓矢之长亦称之,人短则臂短,而弓矢之短亦称之,此为定论。或曰:有短人喜

10、用长弓,长人喜用短弓,奈何?曰:短人臂短而用长弓者必须劲,弓劲则弦口急。虽未能彀弓之力量,只以臂骨尽处为彀。发矢亦准。故短人欲用长弓者,劲则无妨矣。若长人而用短弓,弓力量已彀。强欲过引,须用软弓。然弓软发矢不远,何取于短?但人长而无力,若用长弓而劲,则不能彀。用长弓而软,恐弦口松,发矢不远。故不得不用小套弓耳。酌权宜之术,可取小圈套弓式,略故长二三分或半寸许,方可合用。若竟用小套弓,劲则难彀,软则发矢无威,不能及远,断不可也。译文弓套长短宜择第二弓的长短不同,那么弓的力量也会因弓的长短而有所变化。长弓弓体长,因此能射长箭。短弓弓体短,只能射短箭,这是不能乱套用的。如果用长弓射短箭,箭已经达到极

11、点但弓的力量没有发挥,这样急促发箭是射不远的。搭箭的弓弦若是松垮的,那么箭射出去是不准的。短弓用过长的箭,那么箭未开满,弓的力量就先开满了。如果过度开弓,弓的筋角就容易断。但如果上臂骨节由于弓过短被局限,不能按照舒展身体发挥射艺技巧。射出的箭怎么如心意?因此人个子高手臂长,就要用长弓长箭与之相配;人个子矮手臂短,就要用短弓短箭与之相配,这是定论。有人说:有个子矮的人喜欢用长弓,个子高的人喜欢用短弓,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个子矮的人手臂短,那么使用的长弓必然是刚劲大力量的,这样的劲弓弦回弹的速度急促,虽然人没有开满到弓最佳的力量,但是已经满足了射手自身的手臂骨节的动作,射出去的箭也是准的。因此个

12、子矮的射手用长弓,只要弓磅数大就没有关系。而个子高的人用短弓,弓的力量已经满极了。若想超拉开弓就要用磅数弱的弓。然而弓磅数低箭射的不远,又为什么用短弓?有一种也许是高个子的射手没有力量,想要用长弓但弓磅数太高不能开满。用磅数太低的长弓,有紧张弓弦疲软,箭射的不远。因此不得不使用小号的短弓。有关如何选择一张合适长度的弓的措施,可以先取一张小弓上好测量,大概比手臂长二三分到半寸左右,这样方能适合使用。如果过度用小弓,磅数太大就难以开满,磅数太低那么射出去的箭没有威力,不能射得远,这断然是不可取的。弓之材料宜择第三昔唐太宗取良弓数十示弓工。弓工曰:非良弓也,木心不正,脉理皆斜发矢多偏。夫以良材为弓,

13、而心不正,犹不得为良弓。况弓之材料,筋角竹木,连合四者而后成。有一不善必不相调,可不择乎!今人择弓,只取外面色泽光美,而不知弓之大病在胎。弓稍次之,角次之筋胶又次之。弓胎竹须干透者可用。本地竹行中竹新嫩者不可用,何也?竹干久者,性坚刚不屈。作弓胎多有还性。新嫩竹性柔,作弓胎则弓势不清,镇江弓弦口声清者,非独做法佳,以镇江一路弓胎竹,皆江西粮船带来,隔年干透之物,绝无近地竹行中竹之故也。若江西竹不可得,不得已而用竹行中竹者,须去头段三尺许。以其节多故不用。只用中间五六段,其他竹稍不可用,又须阴干五半年后,方能刚性不屈,烧去竹油,多去黄而少去青,胎欲极薄如钱。取两头竹节相对,则上下匀调。此择胎法也

14、。弓梢须用杜桑,勿用沙桑。以杜桑木纹细而坚,沙桑木纹粗而松故也。两梢俱要一色相配。木心与木心相配,皮与皮相配,则性和同而发矢平直矣。弓梢体式须细小,不必粗大。小则锐而捷,粗则坌(ben第四声)而缓。弓脑须坚劲稳实,不取薄而狭。薄则发矢无力,狭则活而易滚。但不可太厚而过阔耳。又不可太钩(钩弯曲也。)而致滚。略圆而不必太直,方为定准。若大梢弓下插袋者,专取稳实为主。稍不妨于大,脑不妨于厚。但不适宜太过。大概稍与脑,或软或劲,俱要与弓把心相配。此择稍脑法也。角面须出广中者佳。然不可必得。只取老而黑。勿取嫩而黑也。综纹者为老,细纹者为嫩。白色而老者次之,黑色而老者为上。凡弓之最劣者,两头角面,一老一嫩

15、,始虽上下相匀后必相欺打滚歪斜之患生矣。角面又不敢太长,太长则脑活。活则发矢无势,且不准。而脑上角面又易起绽。今人见角面长大,便觉得材料富而爱之误矣,此择角面法也。筋不必过多。多则易滚,且射时烘弓,或火力不透,筋又易松。若筋过少,弓力又易疲,矢发不远。故筋角必相对配者佳。大概弓六十斤者,筋用二两五钱,软弓三十斤者,筋用二两。筋骨细而白者为佳,粗而红者为下(细白粗红俱指丝筋时言)。铺筋法,须刷得筋平妥纹直者佳。胶须用麻布绞,得细腻白净为美。黄鱼胶可用,米鱼胶不可用。薄而白者为黄鱼胶,粗而白者为米鱼胶,不粘。(薄白粗白俱指未煮时言之,非既煮时有薄白粗白之分。)此择筋胶法也。译文弓之材料宜择第三旧时唐太宗拿出数十张好弓给弓匠展示,弓匠看后却说:“(陛下)的弓并非好弓,由于木纹机理不正,这样的机理射出去的箭多半是偏的。”所谓用优良的木材才干制作一张好弓,如果木中心的纹理不正,仍然做不出好弓。况且弓的材料,分为牛筋,牛角,竹片,木块,以上四者互相接合才干制成一张弓,若其中有一块材料不对不能互相匹配,是做不出,选不出好弓的!目前的人选择弓,只追求外表色泽光鲜亮丽,却不懂得弓最核心的位置在弓胎,另一方面是弓梢,再次是牛角,最后是胶水。用弓胎的竹片必须完全干透才干用。本地竹行中供应的新嫩竹片大多不能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