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26714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七单元(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南县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网络集体备课时 间2011年1月10日单 位辛集中心小学主备人皮振兰课 题人物描写一组之课 型阅读课参入备课人员皮振兰 张立香教材简析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议摔跤,在摔跤的过程中,他时时处处想使巧招,结果反被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书写并积累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梗概、小兵张嘎的录像片断、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一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的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特点。我们先来走进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也就是22、人物描写一组,在这篇课文中共有三个片段,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3、,板书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比赛摔跤的,当中的小嘎子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齐读课题学生思考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片段学生乐学所以会很积极的讨论交流。1、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新朋友,见证一下他们的摔跤场面。二合作交流过渡:小嘎子的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请快速地浏览课文,用“ ”划出描写小嘎子的有关语句。 1、指名汇报,随机出示相关句子。2、读读议议3、通过预习和刚才的读书,你知道了什么?4、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要问吗?

4、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嘎子特点的语句,也可以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想。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细节饱满才能更好进行语言训练,进而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领会到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三品读体验对比引读第一、二段。1、生自读第一、二段,画出描写语言的句子。2、师引导:言为心声,想象他们各自都会想些什么?3、指名学生回答:4、师导语:从语言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5、师导语: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胖墩儿?板书:动作 灵活敏捷 豪爽胆大6、师导语:我们先

5、自己练练读好这两个句子吧!7、师引读:小嘎子自认为摔跤是战胜胖墩的法宝,所以他提议8、生接读:“要不摔跤。”9、师引读:小胖墩也不示弱10、生接读:“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师导语:作者仅用两段话,借助语言、动作就再现了两个鲜活的摔跤惯手形象,下面请同学们采用以下方法自学第三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惯手写具体的?(二)1、课件出示:(1)、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2)、自读想象人物形象。(3)、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2、师导语:谁来跟大家交流学习成果。3、指名学生汇报。板书:心理活动 (1)、师导语:你来读,出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

6、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预设:从“一向”、“从不”可以看出嘎子在家里经常和别人摔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摔跤的惯手。(2)、师引导:此时嘎子心里可能会想什么?(3)、师引导:从对摔跤方式的选择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4)、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嘎子的聪明,读出嘎子的机智,读出嘎子的富于心计 (5)、师导语:谁来接着谈自己的学习成果。板书:动作(三) (1)、课件出示: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 架似的对起阵来。(2)、师引导:此时,两个人的心里都会想什么呢?(3)、师导语: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谁能读出虎势,指名学

7、生朗读。谁来抓住动作继续谈其他的句子。(1)、课件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2)、师引导:从中你又看到一一个怎样的嘎子?板书:机灵敏捷(3)、师引导朗读:谁来读出这个机灵的、充满智慧的、知己知彼的嘎子,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促读。(4)、师导语:这样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后,他很占了上风,(5)、师引导:这有什么不一样吗?(6)、课件出示句子比较: A、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很占了上风。B、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

8、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7)、师导语:抓住什么还可以看出小胖墩是个摔跤的惯手呢?谁来告诉大家(1)、板书:神态(2)、课件出示:“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板书:实力强大(3)、师引导朗读:谁能把胖墩儿的此时的形象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这句话,感受这位对手的厉害。(5)、师引导:还有哪写除了这位对手是个摔跤的惯手?(6)、师导语:这样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在了一起。面对如此“膀大腰粗”的摔跤惯手,嘎子放弃了吗?又使用了什么招数?(7)、师引导:从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9、8)、板书:永不服输 (9)、师引导朗读: 男生读出这个永不服输的小嘎子,女生读出这个永不服输的小嘎子。(10)、师导读:可尽管嘎子勇敢、不服输,但是他的对手真的是太强劲了,以至于他后来读(11)、课件出示:”生齐读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12)、师引导:这句话你抓住什么来体会?(13)师引导朗读 :你来把胖墩儿的灵活、聪明劲儿读出来吧!板书:心浮气躁 (四)、师引导:这两篇,除了在语言上原文更胜一筹,在情节上哪个更精彩呢?谁来做评判1、师导语:你能谈谈你的见解吗?2、师导语:对,我们写文章的时候,

10、也要学会设置波澜,悬念讲究情节的生动、增强可读性。(五)、 妙笔生花1、师导语:刚才我们抓住了什么描写方法,让人物的形象在我们眼前活了起来。2、师引导:这些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3、师导语: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你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写一写你心目中的嘎子第二次和胖墩儿摔跤的片断。预设:小嘎子在想,我要选择我的强项,不能输了比赛。预设一:从语言中我看出了嘎子也是个摔跤的惯手,从破折号可以看出他在思考,是一个遇事不着急,凡事想一想,富于心计的嘎子 板书:语言 富于心计 预设二: 小胖墩在想,我才不怕呢!摔跤可是我的强项,任你怎样摔?预设:从跳、退、闪、脱这几个动词,

11、看出胖墩儿的动作灵活,从语言还可以看出胖墩儿的豪爽、胆大、不在乎,这些也可以看出胖墩儿是摔跤的惯手。预设:我要选择我的强项,我不能用蛮力预设:文章抓住心理活动来体现嘎子是个摔跤的惯手预设:我一定要赢了这场比赛 ,我要使出我全身的力气。我不能输给他预设:摔跤从来都不使用蛮力,都是仗着手疾眼快,懂得扬长避短,看出他很聪明、机智、富于心计预设:从虎势儿一站,可以看出两个人都很有自信。可以看出两个人都经常摔跤,是个惯手,常规动作都知道。从公鸡 架似的对起阵来,也可以看出此时两个人都想赢。预设: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12、。预设:勇敢、不畏惧的嘎子。一个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嘎子。坚持到底,勇往直前的嘎子。预设一:从精神抖擞,我看出嘎子很有信心,说明他经常摔跤,对对手很了解,有赢的把握。读出嘎子的信心。预设二:从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也说明他是摔跤的惯手,他很了解对手,知己知彼,说明他们经常摔跤。预设三:从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摔跤的惯手,他不仅动作灵活,而且会使用战术。预设四:从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摔跤的惯手,说明他经常使用巧招、下冷绊子。预设:看出这是一个机灵的、动作敏捷、善于采用战术、知己知彼、充满智慧的嘎子预设一: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预设一

13、:抓住动作和神态体会出小胖墩也是个摔跤的惯手。预设二:我抓住塌、合、鼓、不露一点儿破绽,来体会的,感受到胖墩很有实力,力量很大,是个强大的对手预设:嘎子没有放弃,有使用了推、拉、拽、顶的招数。预设: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1、生写片断。2、生写好后在展示台上展示、全班学生交流、评议、修改。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想结合。通过角色体验、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把自己和鹿的形象融为一体,从而对文本产生亲近感,感悟语言的优美,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老师的提示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讨论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让教者与学生一起感受艺术的魅力。编写小故事相机让学生进行了小练笔。2、抓住嘎子和胖墩摔跤的过程,可以看出两个人各有什么样的特点?3、找两位同学,到台上表演两位摔跤的场面,重点抓住两个人的动作。1、 你是更喜欢嘎子,还是更喜欢胖墩?为什么呢?5、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