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267130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的故事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成长历程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 孙红柳 一、潜心研究小有成绩 我1980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白城铁路分局索伦铁路中学,任化学教师。我虚心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化学教学法,大胆探索提高初三化学成绩的方法,所带的班级化学成绩在中考中位于各学科的前茅,因此,被白城铁路分局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83年5月,我从索伦铁中调入大连周水子小学任自然教师,我认真学习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兰本达的科学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科学教育的“动手动脑”理念,引领学生“真刀真枪”搞科学,总结的“观察实验”法、低年级的“探究研讨”法,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先后多次在省市做课,执教的好玩的磁

2、铁、认识土壤、空气等课在省、市获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在省、市年会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教师、甘井子区优秀教师。 90年做教研员后,我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更加自觉学习教育理论,阅了学科书刊,深入研究自然教学大纲,系统地学习小学自然“八大领域”的科学知识,研究科学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学习皮亚杰结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对教育的影响,自觉运用“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实践活动。针对全区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状况,我坚持把教研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基层,深入学校听课、评课,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材教法研究,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了了解基层学校科学教学的现状,我

3、常年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研、展、评”活动,我还定期进行专题讲座、召开经验交流会。在教研活动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我抓住一切机会到外地学习、接受培训,回连后,立即推广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研究,如“如何上好观察实验课?”、“怎样运用录象手段搞好自然教学”、“如何在自然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等,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检验效果,所指导的南关岭小学史丽红、营城子中心小学王健等专题研究课分别在省市获一等奖,提炼的经验有4篇发表在辽宁教育上。 我十分重视科研工作,首先自己努力学习科研基础知识,其次带领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2001年以前,先后参与实施S

4、TS教育,促进小学自然教学改革、小学自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实验研究、面向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小学自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等七项省市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受到省市同行的称赞。被辽宁省小学自然教学研究会评为优秀教研员、先进个人,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由于我学科积淀比较扎实厚重,教研工作成绩突出,辽宁教育出版社、辽海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单位聘任我参加编写小学自然实验手册、小学活动课学生用书、小学活动课教师用书、大连乡土教材、暑假学生活动手册等各类教材、教参。 二、走进课题 学会研究 2001年国家实施课改以来,甘井子区科学学科成为国家首批课改实验

5、区,我作为学科教研员,认真领会新一轮课改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参与实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改的先行者、研究者、指导者。我多次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接受新课程培训。为了适应课改新形势,我系统地学习了科学教育概论、美国科学教育标准等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纲要,仔细研读小学科学标准,广泛阅读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科学教育发达国家教材。“十五”期间,我主持了大连市重点课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研究,利用课题研究的机会,带领全区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与纲要的适切性,分析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撰写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报告,由于报告内容翔实,意见中肯,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受到了国

6、家课标组的高度赞扬,被复印给每位课标修订者,作为修改课标的重要参考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全区老师将新课标、新教材逐一对比分析,撰写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适切性分析报告,报送教材编写组,我们的许多意见被教材编写组采纳。由于我们出色的工作,多次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表扬,也代表大连实验区做过经验介绍。我还多次被教材编写组派到其他实验区给教师做通识培训和教材辅导。苏教版教材编写组吸收我为教材编写主要人员,我参与编写了国家审定通过的小学科学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参考书,还担任了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与评析主编和编者,成为小有名气的一线教研员。由于我带领教师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课改研究,全区科学

7、学科的课程改革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课程专家郝京华多次在国家级培训会上表扬甘井子区,中央电视台还播发了甘区科学学科搞课改的报道。由此,我及多名科学教师在大连市召开的课改总结会上,被评为课改先进个人。我主持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受到了市教育局、市科学规划办的肯定,在“十五”课题结题时,我的课题被评为大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我被评为辽宁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在取得课题研究的阶段性胜利后,我又投入到区市立项课题小学科学基本课型教学行为设计与实施研究,我借鉴“十五”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带领骨干教师学习课型研究的有关理论,分析各课型的教学任务、研究典型典型课例。通过课例展示、交流研讨,使骨干教师明

8、确 “课型研究”的流程对于课题研究,我是从当年“浮在表面、围着打转”的状态中逐渐走出来,向着规范化的教育科研靠近。具体的做法是: 1、 把握好不同阶段的角色,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做课题研究,必须有严谨的态度,遵守“科学性”原则。作为课题主持人,把握好不同阶段的角色至关重要。我在立项阶段,要担当好“设计师”的重任,要在认真研究课题 “大背景”、“小背景”的前提下,撰写研究方案和理论综述。要在细致分析教师“研究基础”的前提下,构建课题研究网络;在实施阶段,我既要做好指导者,又要做好调控者,更要做真正的研究者。要全力以赴投入到课题研究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做“课程标准与纲要、教科书适切性研究”中,

9、我首先弄清此项研究的背景、意义,再制定该项研究的操作步骤,并逐项宣讲给老师,使每位老师都明确了“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拿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我在分析、研究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大量自己研究的观点,最后撰写成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验证报告送到教育部。我认为:主持人在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时,一定要“沉”下去,要弯腰流汗,千万不能“浮”在表面,要避免自己染上“发号施令”、“坐享其成”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还要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做表面文章、搞文字游戏、 复制他人研究成果的“假研究”行为。决不能容忍敷衍了事、学术腐败的行为蔓延;在结题阶段,要整理好各项子课题的资料,全面反思课题研究的成功之处,提炼

10、出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还要特别注意研究中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好铺垫。 2、在“做”中增强课题研究的兴趣 对于教研,我和老师们轻车熟路,充满热情和信心。但对于科研,我们时常望而生畏,缺乏激情和信心,总觉得科研烦琐复杂、高深莫测,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错误的认识,冲淡了我们对教科研的兴趣,阻碍了我们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的道路。回顾几年来我区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坚信了一个道理:教研员必须置于课题研究之中,才能增强科研兴趣、提高科研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只有搞了课题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自己的潜能如何得到发挥,思维方式如何转变,个人品位如何提升。走进去

11、的人,尝到了甜头,才能义无返顾的继续研究,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 3、在“学”中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往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些惧怕,除了思想上认识不足之外,对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不懂不会也是原因之一。虽然科研讲座听过、报告记过,但由于没有按正规程序做,基本处在只会说、不会做的水平上。不懂理论综述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怎样撰写研究方案、对怎样编写调查问卷、怎样进行统计分析,如何整理过程资料、如何做好结题准备等,只是一知半解。参与这个课题研究后,从写研究方案学起,一项一项的在“做中学” “学中研”,完整的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逐渐理解了课题研究的原则,明白了课题研究的步骤,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些方法

12、,逐步学会了搞教科研。说实话,如果没有课改给我搞课题研究的机会,我永远是一个“门外汉”。 三、师徒捆绑 共同发展 在对本区教师现状调查中,我发现两种了情况:一是部分骨干教师日趋成熟,在课堂教学方面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二是科学学科增添了不少新教师,他们本科毕业,思想进步,素质较好,缺乏的是对学科教学常规的了解和课堂教学的技巧。两种情况的出现,表面上看联系不大,细琢磨却有相互联系。于是,我采取“师徒捆绑,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思路,把14名区市骨干与30名“新手”结为“师徒对子”,要求市级骨干每人带徒弟34人,区级骨干每人带徒弟12人。为了提高师带徒的实效性,我制定了师傅、徒弟必须履行的职责:

13、师傅:检查备课:每月利用教研机会,检查徒弟的教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上示范课:每月在本校给徒弟上一节示范课,详细介绍设计意图,倾听徒弟意见;亲自导课:每学期至少给徒弟导一次课;看课评课:每学期至少看徒弟一次课,并全面细致的评课全面评价:期末评价徒弟的表现,填写评价表,上报区教研员。 徒弟:送审备课本:每月利用教研机会,上交教案,虚心听取师傅的指导意见,认真修改教案,并积极投入实践;到校听课:每月到师傅学校听一节示范课,详细了解设计意图,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回校后自觉上移植课,写好看课感想和教学反思;上研讨课:每学期至少上一次校级研讨课,请师傅看课并全面细致的评课;全面总结:每学期全

14、面总结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填写自评表,上报区教研员 为了给“师傅”和“徒弟”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我首先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通过“骨干展示课”、“骨干与新手结对”、“骨干送教下乡” 、“骨干做参与式培训” 、“骨干著书立说”等形式,既展示骨干教师的风采,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华西小学孙强、80中附小张家伟、金二小学张爱勤、金三小学戚传斌、营城子中心校王健、南关岭小学史丽红、周水子小学王盛满、红旗小学的王丹在市评优课、青年教师素质考核、新手拉练展示等活动中,都承担了对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工作。我始终宣传“徒荣师荣、徒耻师耻”,坚持在各项任务的完成中,实现 “以老带新、以高促低”的双赢目的。 为了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从2006年开始,我每年组织一次新手拉练展示活动,在拉练中,徒弟跟着师傅请教、师傅帮着徒弟改教案、师傅上课,徒弟学,徒弟上课,师傅评,为了上好拉练课,许多师徒吃不香、睡不着,查读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