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26601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解协议不推行 二审中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实施一审判决 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后和解协议未推行,是否实施一审判决载民事审判指导和参考民事审判信箱问: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后和解协议未推行,是否实施一审判决?答:有关这一问题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实践中也存在争议。一个意见认为,和解协议的达成实质变动了一审判决所确定的实体内容。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和解协议为双方当事人对于自己实体权利义务的处分,其已经替换了一审判决中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以,当事人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并不生效,此种情况下,并不能实施一审判

2、决。假如一方当事人不推行和解协议,另一方能够以和解协议为依据,提起一新的诉讼。另一个意见认为,当事人不实施和解协议,应该恢复实施一审判决,即参考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第二款的要求处理。我们认为,应该实施一审判决。因为通常情况下,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往往是权利人对于义务人作出让步,假如和解协议未推行,实施一审判决,能更加好地维护权利人的权利,以减轻其诉累。所以,当事人不实施和解协议,应实施一审判决。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后未推行和解协议,是否实施一审判决载民事审判指导和参考2021年第2辑民事审判信箱问:二审期间上诉人以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为由撤回上诉,后未

3、推行和解协议,是否实施一审判决?答:和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达成的协议,是当事人双方经过诉讼外的路径创设的新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从实体法角度而言,和解协议的达成实质变动了一审判决所确定的实体内容,这是和解协议所带来的不争之客观结果,其性质和调解协议有所不一样。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和解协议为双方当事人对于自己实体权利义务的处分,其已替换了一审判决中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以,上诉人撤回上诉,一审判决并不生效,在此种情况下,并不能实施一审判决。假如一方当事人不推行和解协议,另一方能够以和解协议为依据,提起一新的诉讼。指导性案例2号吴梅诉四川省眉山西城纸加载中

4、.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业有限企业买卖协议纠纷案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实施 和解 撤回上诉 不推行和解协议 申请实施一审判决裁判关键点民事案件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准许撤回上诉的,该和解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制作调解书,属于诉讼外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推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实施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相关法条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款基础案情原告吴梅系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吴梅收旧站业主,从事废品收购业务。约自2021年开始,吴梅出售废书给被告四川省眉山西城纸业有限企业。2021年4月14日双方经过结算,西城纸业企业向吴梅出具欠条载明:今欠到吴梅废书

5、款壹佰玖拾柒万元整。同年6月11日,双方又对后期货款进行了结算,西城纸业企业向吴梅出具欠条载明:今欠到吴梅废书款伍拾肆万捌仟元整。因经数次催收上述货款无果,吴梅向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令西城纸业企业支付货款万元及利息。被告西城纸业企业对欠吴梅货款万元没有异议。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西城纸业企业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吴梅货款万元及违约利息。宣判后,西城纸业企业向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审理期间,西城纸业企业于2021年10月15日和吴梅签署了一份还款协议,约定西城纸业企业的还款计划,吴梅则放弃了支付利息的请求。同年10月20日,西城纸业企业以自愿和对方达成和解协

6、议为由申请撤回上诉。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后,因西城纸业企业未完全推行和解协议,吴梅向一审法院申请实施一审判决。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对吴梅申请实施一审判决给予支持。西城纸业企业向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实施监督,主张不予实施原一审判决。裁判结果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7月7日作出眉执督字第4号复函认为:依据吴梅的申请,一审法院受理实施已生效法律文书并无不妥,应该继续实施。裁判理由法院认为:西城纸业企业对于撤诉的法律后果应该明知,即一旦法院裁定准予其撤回上诉,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即为生效判决,含有强制实施的效力。即使二审期间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达成的和解协议对相关权利义务做出约

7、定,西城纸业企业因该协议的签署而放弃行使上诉权,吴梅则放弃了利息,不过该和解协议属于双方当事人诉讼外达成的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确定制作调解书,不含有强制实施力。西城纸业企业未按和解协议推行还款义务,违反了双方约定和老实信用标准,故对其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由,主张不予实施原生效判决的请求不予支持。指导案例2号吴梅诉四川省眉山西城纸业有限企业买卖协议纠纷案的了解和参考执笔人:李兵链接:XX/dpool/blog/s/blog_?vt=4二、裁判关键点的了解和说明吴梅案的裁判关键点确定:民事案件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准许撤回上诉的,该和解协议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制作调解书,属于诉讼

8、外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推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实施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上述裁判关键点关键处理了两方面问题:一是和解协议的性质。民事案件二审期间,当事人双方自行就债务推行、终止诉讼等方面内容签署和解协议的性质,“属于诉讼外达成的协议”。二是不推行和解协议时应该怎样救助。假如发生不推行和解协议的情形,当事人能够申请法院实施一审生效判决,法院对此种请求应予支持。下面,对这两个问题分别给予分析和说明。有关二审诉讼期间当事入达成的和解协议的性质。对这一问题,现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关键有两种看法:一个看法认为,二审诉讼期间当事人签署的和解协议,既未经法院审查确定,又没有制作调解书,因

9、其内容上和实施和解协议大致相同,故这类和解协议在性质上属于一个实施和解协议。另一个看法认为,这类和解协议和实施和解协议有部分不一样点,不能简单认定为实施和解协议。经过比较分析吴梅案的和解协议和实施和解协议,能够发觉二者存在以下不一样点。一是吴梅案的和解协议在签署时案件的判决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而实施和解协议是在判决已经生效,进入实施程序以后双方签署的协议。二是吴梅案的和解协议是对未生效判决确定的民事权利义务作出新的约定和处分:而实施和解协议是对生效判决确定的民事权利义务进行处分。三是吴梅案和解协议的签署,法院未以任何形式参加其中:而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实施和解协议即使法院不参加制订,但要求法

10、院的实施员要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双方当事人署名或盖章。四是吴梅案的和解协议签署后,一方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经法院审查同意的,二审程序终止,一审判决生效:而实施和解协议签署后,实施程序中止比较上述二者的不一样特点能够看出,吴梅案的和解协议不宜简单归入实施和解范围,不然就混淆了它和扰行和解存在的区分。对于涉诉当事人签署的和解协议,理论界还有“诉讼中和解”和“诉讼外和解”之区分。关键有两种区分标准:一个以审判和实施阶段为界限进行区分,凡在诉讼期间、判决生效以前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和解,全部属于“诉讼中和解”:在案件进入实施阶段以后达成的和解,全部称为“诉讼外和解”。另一个是以法院是否参加和解为标准进行区

11、分,通常法院参加下达成的和解,比如法院参加下达成的调解,称为诉讼中和解:法院没有参加,当事人自行在庭外达成的和解,全部称为“诉讼外和解”。假如按第一个标准划分,吴梅案的和解协议应归入“诉讼中和解”:而假如按第二种标准划分则又应划入“诉讼外和解”。经研究,依据吴梅案和解协议的特点2号指导案例根据第二种划分的标准,在裁判关键点中将吴梅案的和解协议认定为一个“诉讼外的和解协议”。有关吴梅案和解协议的性质,还能够从协议所包含的内容角度深入讨论。吴梅案中,双方当事人关键约定了以下详细事项:1上诉人西城纸业有限企业在收到和解协议时,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2被上诉人吴梅自愿放弃应收货款的利息。3双方约定了详细

12、还款计划。审判实践中,类似吴梅案的和解协议,通常全部包含上述三方面内容:对实体民事权利义务作出变更或新的约定;对推行给付义务作出详细约定;以实体民事权利义务变更为条件,对诉讼权利进行处分,双方达成终止诉讼的意思表示等等。所以,从协议内容分析,其含有双重性质:首先它是当事人双方签署的含有私法行为性质的和解契约:其次,它又是一个诉讼行为。有关不推行和解协议时,当事人怎样救助和法院怎样处理的问题。发生不推行和解协议的情况时,当事人怎样救助和法院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包括对和解协议是否含有协议效力的研判。相关涉诉当事人之间签署的和解协议是否成立了新协议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看法不一致。有一部分学者认为

13、,根据协议自由标准,当事人能够经过协议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也能够在原债务基础上设置一个新债权债务。涉诉当事人之间签署的和解协议就是当事人在原协议基础上的新约定,完全存在成立新协议的可能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民法院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要求第86条要求,“在实施中,双方当事人能够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推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推行期限和推行方法。”二审期间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一样也可能包括变更“法律文书确定的推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推行期限和推行方法”,实践中当事人双方还有在协议中新设置了债务推行担保等情况。基于以上看法和法律、司法解释的要求和审判实践中存在的

14、实际情况,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对和解协议推行中出现违约时能够救助的路径,关键提出了三种意见。第一个意见认为,应该依据和解协议的内容详细区分。假如双方当事人签署的新协议成立了新的协议,组成了新诉的,人民法院对新协议违约的诉讼应该受理:而假如法院经审查当事人就违反和解协议的约定起诉的案件,认为不符合“一事不再理”标准的,则不予受理。第二种意见认为,能够经过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给予当事人选择权。即,当事人能够在申请恢复原生效判决实施或起诉这二者之中择其一救助自己的权利。当然,对当事人就和解协议违约起诉的,要设置审查程序,根据“一事不再理”标准审查是否受理这类案件。第三种意见认为,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

15、第二款对实施和解协议作了以下要求,即“一方当事人不推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能够依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民法院实施工作若干问题的要求第87条要求,“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正当有效并已推行完成的,人民法院作实施结案处理。”从该条要求能够看出,对于实施和解协议这类诉讼外和解协议,法律首先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认可部分推行或全部推行的和解协议含有协议的效力:其次,一旦出现反悔、不推行实施和解协议的情形,现行法律提供的并非违约救助手段,而是以给予当事人请求实施原生效判决的权利作为救助。鉴于民事诉讼法对二审期间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效力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二审期间庭外和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确定或制作调解书的,作为诉讼外和解协议,和实施和解协议相类似,不含有强制实施力;一方或双方撤回上诉时,应该知道撤诉的法律后果,即一旦法院裁定准许撤诉,一审判决即为生效判决,而一审生效判决含有强制实施力。为此,吴梅案的原审人民法院遵照民事诉讼法有关实施和解协议相关要求的精神,对吴梅申请实施一审生效判决的请求,参考实施和解协议的相关法律要求,给了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经过本案例对这一裁判规则给予了肯定,即民事案件二审审理期间,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一方出现不推行和解协议的情形时,遵照现行法律要求的精神,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