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论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26208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电算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2(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2(二)国内财务软件供应商简介2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3(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状况3(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3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4(一)思想认识不足4(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4(三)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4(四)财务软件的使用混乱4四、会计电算化面临问题的对策5(一)加大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和思想重视程度5(二)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方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5(三)对财务软进行统一管理5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5(一)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5(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和完善5(三)我国会计电算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6六

2、、结论6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姜致文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9)【摘 要】:会计电算化顾名思义就是会计于电脑的相结合,时代在进步,会计在发展。电脑也早已步入了寻常百姓家,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会计由的手工账目变成了电子账目,手工做帐、记帐、报账也变成了电脑对账务的一切处理,计算机和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在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结合,会计电算化也有次产生了。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会计电算化也是促进会计基础的工作规范化、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当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在企业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财务会计人员处处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交道,执业会计人员需要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在会计业务中使用计算机;【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财务软件 现状 问题 对策 趋势一、 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会计电算化简单来说就是会计和计算机的结合,我国的会计工作始于1979年,其代表项目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会计电算化是点工作。 “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从此开始,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在会

4、计领域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尽管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几起几伏,但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却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个人的观点认为会计点算化的产生是必然的,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与会计工作相关的一种手段。不过就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在我过的普及率不是很高,据本人了解,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规模偏大,也就是说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中小型企业还不是很多。这会制约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会影响企业的会计基本

5、制度,降低企业的效率甚至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周秀灵提出的观点综合阐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会计电算化系统的ERP集成化以及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化。本人在学校学习中采用的就是用友ERP财务软件。(二)国内财务软件供应商简介我国商品化财务软件(由于习惯的原因,我们有事也称之为会计软件、电算化软件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电脑会计等)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先锋”、“用友”后来的万能、安易、金蝶、国强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公司相继成立。目前占市场主要份额的厂商有成立于1988年的北京用友、成立于1993年的深证金蝶、成立于1993年的杭州新中大、成立于1992年的山东浪潮

6、通软、成立于1992年的安易公司(2003年已经和用友公司合并、目前主要专注于电子政务,但其财务软件还有不少用户)等公司,其他想金算盘、博科、速达、管家婆、远光、深软小蜜蜂、润佳、金蜘蛛等也有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用友公司的财务软件主要有NC、U8、财务通系列,金蝶公司的财务软件主要有K/3200XP、KIS系列,新中大的财务软件主要有NGPower系列,浪潮同软的财务软件主要Product、Prolution等,金算盘的财务软件主要有F、S、E系列。 二、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状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大概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为了适应一批

7、企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会计制度的改革也在稳健有序的进行,并且产生量成果。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入了萌芽阶段,中国第一代基本核算型财务软件也在这时候诞生。第一代财务软件系统用会计电算化代替了手工核算,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但只能完成较低水平的录入、记账和报表填报等工作,属于较低水平的账务、报表“组合甩账式”财务软件。发展了平拍的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也有200多个,比如用友、金蝶等等在以前的会计工作中基本采用的是手工和半手工的水平,所以在会计合算这项事务上耗费了会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财务

8、管理方面发工作不能用合理的时间去完成,便造成了会计提供的只是简单的一些核算资料,这些资料管理水平低下,完全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表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核算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会计合算的速度和精度的提高,以前人来做的工作用计算机啊来替代。会计点算发从产生到今天已经早已不仅仅是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而是发展成为了一门延伸到通信、企业管理、市场运筹等学科。(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我国近20年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 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2、 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7)3、 稳步发展阶段(19

9、87-1996)4、 竞争提高阶段(1996-至今)现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处于第四阶段,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在财政部及各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推广,会计软件市场进一步成熟,并出现激烈竞争的姿态,各类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拓展功能,哥软件公司进步一发张壮大。主要标志为:国外一些优秀财务软件进步并开始在国内立足;国内老牌专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迅速发展壮大,如用油软件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一批后起之秀。如深圳金蝶、山东国强、杭州新中大、金算盘等专业会计软件公司;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拓展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提高了计算机在在财务软件在会计领域发挥作用;另外许多专业

10、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公司在成功推广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基础上,又开始研制并推出MRPII和ERP软件。 会计电算化开始迅速发展应该是在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管理办法,掀起了全国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高潮,为我国财务软件普及推广与应用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第二代“局部管理型”财务软件也在这时应运而生。比之第1代财务软件,“局部管理型”财务软件以财务管理为指导,实现了“资金流”等诸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关联性应用,将财务工作的重心从底层核算提升到以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核算;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局部管理型”财务软件虽然初步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但由于这一时期税务刚刚开始进入,因此还没有做到与

11、业务和税务协同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一个无论多么先进完善的系统到最后还是要个人来操作,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问题。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下面我就整理了几个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足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12、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会计人员在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采取自我保护的抵制态度 ,这无疑是对玉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会造成负面影响。(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目前,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他们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虽然商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是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接收能力较差,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三)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的厂家屈指可数。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