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26024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钢管焊缝返修方案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管焊缝返修方案目录一、质量缺陷情况1二、针对焊缝质量的信息反馈1三、缺陷产生原因分析1四、 有针对性的制定返修方案4五、以后预防多次返修的措施6针对焊口不合格的返修方案一、质量缺陷情况供水管网工程施工在直埋钢管施工时,对现场的焊缝质量按照设计文件要求,100%超声波进行检测,在近期的焊缝质量检测中,出现了以下不合格焊缝,1、焊缝A1+81,三次返修不合格,进入第四次返修;2、焊缝:A1+8,两次返修不合格进入第三次返修;3、焊缝:A1+86两次返修不合格,进入第三次返修;4、焊缝:A1+87,两次返修不合格,进入第三次返修。二、针对焊缝质量的信息反馈 在超声波探伤时,探测人员一定和项目部的技

2、术人员和电焊班组长沟通好,近期出现的多次不合格的焊口,由于探测单位对缺陷位置标示不明,施焊人员所返修部位不是缺陷所在,从而多次返修。而对于出现不合格的焊缝,不管是初次检测,还是第几次返修,返修后的结果首先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的外观质量评定后,通知监理部的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进过双方的初步验收后,通知指挥部领导和检测单位到场对评定的焊缝进行检测。三、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影响焊缝质量的好坏,焊接工艺、焊接材料选用、烘烤,焊接设备,焊工操作技能,施焊环境及操作者责任心都会影响焊接缺陷。再次是由于近期阴雨天气繁多,空气潮湿,电焊条的药皮受水汽潮湿;现场土质不良,塌方、流泥严重,开挖的工作坑环境不好,等原因影

3、响,致使近期的焊缝质量屡出不合格现象。因此,技术员应根据探测单位提供的信息缺陷种类、形态及分布等情况和原焊接工艺及施焊记录,有针对性地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出合理的返修方案。若属工艺原因,在返修中应注意适当调整规范参数或工艺措施;若属操作原因,则应在返修中提醒焊工纠正。对于已在返修处发现的缺陷,若是前次返修时未挖除造成的,在返修工艺中应注意侧重对挖除过程中的指导;若在返修中新产生的,则应侧重指导补焊过程;若属操作不当造成的, 还应视缺陷严重情况决定是否换人返修。若属于工作环境不好,下雨或工作坑开挖不出来,应该加强沟槽开挖的技术措施改进,阴雨天气不要进行电焊操纵。1、 常见外部缺陷原因

4、普通钢板焊缝常见外部缺陷,可以观察的到的有: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根部内凹、弧坑、表面气孔(砂眼)等,由于焊工和质检员双重验收,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弧坑、表面气孔(砂眼)都容易检验,只有焊瘤及根部内凹在管径小时无法检验。a、焊瘤(管道内)产生原因(1)焊工操作技术不熟练,运条不当。(2)焊接规范选择过大,熔化金属温度过高,液态金属凝固缓冷,自身重力作用形成。b、根部内凹产生原因(1)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过慢。(2)焊条、焊丝角度与焊接位置不适应。2、常见内部缺陷原因分析a、气孔产生原因(1)工件、焊丝油、锈、氧化皮未清理干净。(2)焊条烘干的温度、时间不正确。(3)焊接速度太

5、快,焊接电流过小,熔池存在时间短,使气体来不及逸出。(4)电弧过长,熔池失去保护作用,空气侵入熔池。b、裂纹产生原因(1)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等降低冷速措施不当。(2)焊接规范不合理,焊接拘束度大,内应力大,焊接顺序不当。c、夹渣产生原因(1)焊接规范不当,如电流过小、焊速过快,使熔渣来不及逸出。(2)清理不好,使焊缝边缘、焊层间、焊道间熔渣难以上浮。(3)焊条角度和运条不当,熔渣和铁水分不清,使熔渣难以上浮。d 、未焊透产生原因(1)焊件坡口不正确,角度太小, 钝边太厚,间隙太小,使得电弧不能伸到根部。(2)焊接电流太小,焊速太快,使基体金属未得到充分熔化。(3)操作角度或电弧偏吹,使电弧损失

6、大或偏向一方,使基体金属未得到充分熔化。e、未熔合产生原因(1)电流过小,焊速过大,使母材金属或先焊过的未充分熔化。(2)母材金属或先焊过的焊缝金属表面上的锈、熔渣或污物未清理干净。(3)操作不当或电弧偏吹,电弧作用较弱处盖上熔化金属。四、 有针对性的制定返修方案1、缺陷清除及坡口准备超声波探测一般是可以把缺陷部位、类型、大小等显示出来,要作何和探测单位的信息协调,从探测单位掌握第一手的缺陷资料,以便于返修时候把缺陷彻底清除干净,确保返修一次性合格。管道焊缝缺陷的清除常用的方法有:手工铲除法和气割法2种。缺陷清除的程度及坡口尺寸、形状取决于缺陷的性质、尺寸及其所在部位。缺陷清除的程度以挖尽为原

7、则;坡口应该越小越好,便于补焊操作即可。根据缺陷性质,可按下面情况考虑缺陷清除及坡口准备:、缺陷尺寸不大,补焊处数量不多,间距不大,则一般用单个坡口逐一分别补焊。 、需补焊部位为数处,且它们间距又较小(小于2030mm),为不使两坡口中间金属受补焊应力-应变过程影响,可将诸缺陷挖凿成一个坡口, 连接起来进行补接。、缺陷有好几处,且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挖成的补焊坡口形状不规则,可能局部很深或很宽,这种情况下补焊次序为:先将深处补妥,使该处同其它部位坡口一样平齐;或者先在坡口宽的部位补焊,使焊条补焊坡口宽度趋于均匀,然后将整条坡口补焊妥。、同一焊缝的同一位置超过3次返修的,则按照规范要求,将整个

8、焊缝割掉,重新打磨新的焊口进行补焊。2、返修工艺措施为消除旧缺陷,防止补焊过程新缺陷产生,一方面应遵守返修工艺要求;另一方面还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工艺措施。、为了防止在起弧、接头等部位产生气孔,首先焊丝应清理表面油、锈、污物等,焊条严格按规定烘烤,并放入保温箱内随用随取;起弧试验电流应在引弧板上进行,运弧时压低电弧加强保护并作适当摆动使气体逸出;每层焊完后,用角磨机打磨并进行检查。、缺陷清除后形成凹槽往往宽窄不均匀,补焊方式不当,易造成夹渣、未熔合等缺陷,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补焊方式:当待焊层宽度3d(d 为焊条直径)时,采用单道焊,两侧稍作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补焊方式;当待焊层宽度3d(d为

9、焊条直径)时,采用双道焊或多道补焊方式,保证两侧熔合良好,同时认真清除焊层、焊道间熔渣。、对于较深凹槽,为防止未焊透, 打底焊所用焊条、焊丝应触到凹槽底部,同时焊接电流要稍大。、为防止裂纹,首先应严格执行返修工艺要求,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等,同时还可以采用锤击焊缝以消除焊接应力。必要时还可以焊接退火焊道,即凹槽焊满后再多焊23层, 冷却后再打磨多余部分,使其与原焊缝平齐,当焊道长度在300mm以上时, 宜采用分段焊接,并注意错开焊层焊道间的接头。3、焊缝返修的初步检验焊缝补焊完毕,清除焊缝周围飞溅、熔渣等,修磨返修焊缝高度,使其表面圆滑过渡,然后按规定检验,检验标准不低于原焊缝标准。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100%检查,或者采用汽油渗透简易方法初步检测。待项目部和监理人员初步验收合格后,通知探测单位对返修好的焊口重新探测,出现场探测单。五、以后预防多次返修的措施首先,对现场施焊的每位电焊工进行质量技术教育,一定严格重视焊接质量,签订质量协议书,每个焊口责任到人,出现多次返修的电焊工不能再从事焊工作业。其次,一定做好焊口工作坑的维护工作,克服土质不良的因素,保证焊接工人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再次、焊接过程中,焊缝缺陷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采用合理的返修方案,基本可以保证一次返修合格,焊缝质量达到技术规范要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